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解读单位
随州市教育局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主题词
发布日期
2021-06-26
信息来源
随州市教育局
编辑
随州市政府办公室
审核
杨文明
《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政策问答

1.《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愿望。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随州教育现代化(2019—2022年)工作责任清单》。教育部党组要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要同总结经验、立足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解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问题、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问题、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一大背景下,立足随州实际,回应群众期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强基导向,下大力解决当前影响随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稳定教师队伍,增强办学活力。

2.《意见》的起草过程是什么?

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起草工作,市长克克多次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副市长郑晓峰召集有关部门同志座谈,多次听取起草情况汇报,研究文稿内容。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部分学校校长座谈会,摸清全市教育教学情况,依据国家、省有关政策,于2021年3月底形成初稿。 

随后,市教育局在系统内部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会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4月16日将征求意见稿发至7个市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认真研究修改;5月6日将修改后的文稿发至各县(市、区)政府、随州高新区和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征求意见;征询了法律顾问的意见,征求了市司法局的意见。5个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和7个市直有关部门都作了反馈。根据各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市司法局的法律意见书,对文稿再进行了修改,形成了现在的文本。

3.《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意见》一共对6大方面18项具体工作做了明确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展党史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健康第一,实行辖区医疗机构包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强化监测评价,提升教学质量。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实施“集团化办学”,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制定普通高中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因材施教,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

三是强化教研支撑,深化教学改革。配齐配强市、县教研部门各学科专职教研员,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教研队伍结构。大兴教研之风,完善区域、校本、网络等教研制度,建立区域内校际联合集体备课机制,加强区域、校际间教研交流合作,构建一体化的教研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创新教师管理,盘活用人体制。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引进人才机制,面向全国招聘名校长、名教师。完善师资补充机制,县域内教职工编制实行区域、城乡统筹和动态管理,招聘储备教师。尽快推进定向培养本土师范生补充教师队伍。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稳定教师队伍。建立乡村教师和教育教学突出贡献激励机制。健全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业绩为导向的荣誉激励和职称评审机制。完善分配机制,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六是健全培训体系,促进专业发展。加强继续教育中心队伍建设,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人员发展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级落实培训经费。

4.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意见》在抓落实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意见》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优先保障到位。各地要参照市级模式成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部门职责,切实解决编制、经费、教师待遇、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督导考核,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