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解读单位
随州市发改委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主题词
“十大工程”;行动方案
发布日期
2020-10-28
信息来源
随州市发改委
编辑
杨文明
审核
杨文明
《随州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接落实好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强化机遇补短板、强功能,确保政策落实、项目落地。8月2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根据市政府领导要求指示,市发改委召集卫健委、交通局等牵头部门召开工作部署会,商请相关单位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对标对表省政府“十大工程”补短板强功能行动方案和重大项目清单,拟定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三年实施项目清单。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随州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一)对标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按照中央和省“六稳”“六保”要求,正确处理保运转和促发展的关系,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统筹用好各类资金,用三年时间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非常时期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扎牢随州疫后经济社会发展底盘。

(二)对标现阶段重点任务。围绕以政府投资为主早干晚干都要干的重点任务,瞄准现阶段关键领域建设需求,明确既要补短板更要强功能这一根本目标任务,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部署,聚焦《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五个根本解决”要求,对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投向,明确公共卫生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城市、产业园区提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等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

(三)对标专项资金争取要求。在谋划筛选纳入“十大工程”的重点项目时,突出项目可争取、可落地、可实施。要求纳入的项目最大程度符合国家政策投向,可争取到国家各种专项资金支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施。

二、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大工程”的三年目标、主要任务和投资估算,提出了统筹推进、分级落实、要素保障、督查通报等四大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项目库,储备谋划项目696个,估算总投资1874.1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163.8亿元。

(一)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通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基层防控体系、重大疫情信息平台、医养托幼体系等建设,全面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年拟实施项目172个,估算总投资150.8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25.1亿元。

(二)交通补短板工程。通过实施一批干线公路、客运站场、四好农村路、旅游交通等重大项目,进一步补齐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三年拟实施项目29个,估算总投资244.7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15.4亿元。

(三)水利补短板工程。实施一批防洪提升、引调水及骨干水源、灌排提升、农村供水、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等工程,着力解决随州水利工程及城镇防洪能力不足等根本性问题。三年拟实施重大项目30个,估算总投资202.2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15.2亿元。

(四)能源提升工程。通过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进度、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质量、优化电网建设布局等,推进全市能源基础设施和保障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三年拟实施重大项目45个,估算总投资238.6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36.4亿元。

(五)新基建工程。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教育、智慧旅游建设。三年拟实施重大项目81个,估算总投资160.5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11.7亿元。

(六)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补短板工程。通过实施一批项目,着力补齐县域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三年拟实施重大项目29个,估算总投资49.7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5.1亿元。

(七)城市补短板工程。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排水防涝、老旧小区、供水供气、公共体育设施等短板,建设现代化城市。三年拟实施项目190个,估算总投资292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14.8亿元。

(八)产业园区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园区各类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智慧科技生态园区,提档升级乡村产业园,实现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整体提升。三年拟实施项目59个,估算总投资398.5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27.9亿元。

(九)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三年建设高标准农田52万亩,估算总投资16.3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3.3亿元。

(十)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围绕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市三年拟实施重大项目49个,估算总投资120.8亿元,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8.9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