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解读单位
随州市财政局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主题词
发布日期
2024-12-30
信息来源
随州市财政局
编辑
罗皓月
审核
罗皓月
《关于财政金融联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一、政策起草背景

当前,随州正处于厚积薄发的释放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后发赶超的黄金期。结合我市自身实际,研究借鉴十堰市支持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在《进一步优化市级财政扶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随政发〔2023〕14号)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形成了《关于财政金融联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送审稿)(以下简称《措施》)。该《措施》起草目的主要是为克服财政资金不足,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推动财政资金精准高效使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撬动金融资本、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从而实现稳增长、强金融、壮产业的发展目标。

二、政策起草过程

该《措施》的起草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了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意见,共收到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修改意见21条,采纳吸收16条,5条未采纳。

该《措施》的起草,先后组织开展了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制度廉洁性评估;通过了市市场监管局公平竞争审查、市卫健委健康影响评估、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等;于2024年10月15日-11月17日在市政府网站上公示1个月,按照规范性文件发文程序,形成了该《措施》(送审稿)。

三、政策具体内容

该《措施》共五个部分。鼓励科技创新引领。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支持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申报各级科学技术奖、支持创业平台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创新研发等8个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支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从支持专汽产业扩能增效、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创建、推动数实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奖励特别和突出贡献企业及企业家等7个方面重点发力。支持市场主体培育。从加强规上企业培育方面增加力度。加力惠企财政贴息。借鉴十堰经验,市级财政每年统筹资金2000万元,通过10倍放大规模,用于支持“产供强链贷”“产业升级贷”“科技创新贷”“农业龙头贷”。明确了申请条件、支持类型、办理流程、贴息方式等具体内容。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支持承担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修订)、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鼓励标准创新、支持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引导服务市场主体。

该《措施》在加力惠企财政贴息方面,重点围绕“产供强链贷”“产业升级贷”“科技创新贷”“农业龙头贷”四项惠企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细化具体工作流程。市财政局与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对接,优化贴息操作流程,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于2025年2月12日联合印发《随州市惠企财政贴息操作指南》。按照“部门推荐—银行受理—担保公司承接—银行放款—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风险分担及追偿—信息报送”的闭环运转,原则上每半年贴息一次。

该《措施》除奖励特别贡献、突出贡献企业及企业家条款外,其他奖补资金由市级财政和企业所在地县、市、区财政按比例承担。其中,市级财政和县(市)财政按2:8分担、市级财政和区级财政(含高新区)按现行财政体制分担。本措施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四、下一步具体做法

优化资金兑现流程。由行业主管部门对奖补的项目和金额审核把关,汇总企业账户信息,报市政府同意后,奖补资金通过国库支付系统,直接拨款到企业账户,确保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应享即享。

释放惠企政策红利。联合市数据局运用好惠企政策资金直达快享服务平台,确保惠企资金事项全量入驻、数据共享、统一管理,依托线上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系统、线下惠企政策窗口,实行“线上一平台、线下一窗口”惠企政策兑现模式。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协调配合相关部门落地落细,继续深化惠企财政贴息政策走深走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向产业汇聚,加快促进重点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兑现方式,实现惠企资金即审即享、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全面提升企业便利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