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解读单位
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主题词
城市节水
发布日期
2022-06-30
信息来源
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编辑
杨文明
审核
杨文明
【新闻发布解读】《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解读

6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对《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进行相关政策解读。

新闻发布会上,市住建局对《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起草的背景、过程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随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确定了“2022年12月前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2025年12月前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目标。2022年5月30日市政府五届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以随州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2022年6月10日开始执行。

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经信局和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就《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出台后如何发挥相关职能作用,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进城市节水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发布、随州政府网、随州论坛、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并现场提问。


《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市住建局总工程师 郭国成

一、《办法》起草的背景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减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并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方针,发出建设节水型城市号召。为贯彻中央要求,积极开展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湖北省先后制定了《湖北省节约用水条例》、《湖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求“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随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随州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确定了“2022年12月前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2025年12月前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目标,随州市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报省级节水型城市。

二、《办法》制定的过程

按照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要求,依据《湖北省节约用水条例》、《湖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充分借鉴省内城市节水管理工作的做法,市住建局制定了《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市政府网站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向25个市直单位和县(市、区)、管委会书面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并经法制部门审查同意后,形成了《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送审稿)。2022年5月30日市政府五届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以随州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2022年6月10日开始执行。

三、主要内容

《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分总则、用水管理、节约用水、保障和激励、法律责任、附则共六个部分的内容:

一是适用范围和群体。随州市本级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使用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二是明确主管部门及各有关单位职责。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政策、规划、标准的拟定,组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等管理制度,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供水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同时,由发改、经信、教育、科技、公安、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旅、卫健、市场监督管理、统计、城管执法、机关事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节约用水相关工作。

三是计划用水管理主体及要求。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用水户实行分类管理,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

四是城市节水措施。建立健全节水长效机制,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措施。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约用水方案,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等;鼓励加强节水科研,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器具等;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加大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和分区计量设施建设,降低城市供水漏损率等。

五是城市节水保障和激励。发改、财政等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建立完善分类定价、差别水价、阶梯式水价等水价机制,通过水价调节、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立项争资等方式支持节约用水项目、活动,对节水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促进和引导全社会节约用水。

六是附则说明。《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对部分名词进行了解释,明确了办法的生效日期2022年6月10日起,有效期5年。施行过程中上级国家机关有新的规定的,从其规定。


答记者问摘要

1.《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出台后,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贯彻落实?

市住建局总工程师郭国成

市住建局总工程师郭国成:

我们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统筹开展节水“四进”活动,将宣传深入到企业、机关、学校和社区等,组织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工作培训、现场观摩节水型标兵单位,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呼吁节约用水,做到一水多用,循环利用水,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节水的热情和积极性,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提升对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认同感和参与度。

二是强化节水管理。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落实取水计划;加强城市节水建设管理,以最严格的管理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分区计量设施建设,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大中水管网和雨水收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率;组织开展节水器具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持续推进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小区建设活动,同步提升建筑项目“三同时”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促进城市节约用水。

三是保障供水安全。住建、生态环境、水利和湖泊、卫健、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供水安全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城市供水企业严格落实制水工艺流程,科学调度保供水,加强“从水厂到水龙头”全过程专业化管理,推进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管护移交工作,共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2.根据《办法》要求,要有稳定的年度节水财政资金投入,专款用于节水科研、节水宣传、节水奖励、节水改造和节水技术推广、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等工作,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市财政局副局长钦传标

市财政局副局长钦传标:

财政部门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加压发力,为全市节水工作纵深推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财政支撑。

一是强化节水资金保障,全力克服财政减收增支影响,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健全财政节水资金稳定投入机制。近3年来,全市累计筹措各类资金超20亿元,大力支持我市节水事业建设,专项用于节水科研、节水宣传、节水奖励、节水改造及节水技术推广等城市节水工作开展。

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节水领域短板弱项。坚持以水资源节约利用为抓手,聚力聚焦节水领域近30个重点项目建设,基本补齐我市节水领域问题短板,逐步形成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治理格局。

三是狠抓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节水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严把节水项目资金支出关卡,坚持把节水领域支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绩效自评范围,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我们正会同住建部门抓紧研究制定《随州市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将节水资金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不断提升节水领域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水利和湖泊部门作为本行政区域节水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部门,将如何开展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在城市节约用水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王先高

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王先高:

开展计划用水管理工作方面,一是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度,要求相关用水单位按取水许可证的定额和计划的要求做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

二是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在开展水资源规划、取水许可审批、计划用水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评价等工作方面严格使用行业用水定额。

三是科学编制节水“十四五”规划。按照湖北省节约用水条例要求,已确定编制服务单位编制随州市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预计12月份出台。

推进节约用水的举措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做好农业节水。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下一步,将以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

二是推进工业节水。加强电力、煤炭、纺织、造纸、化工等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加快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积极推行科学合理用水模式,推进串联用水、分质用水,提高重复利用率。

三是提高城镇生活节水效率。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减少跑冒滴漏,降低管网漏损率,建设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单位,推广普及节水型用水器具,提高节水意识,提倡一水多用、循环用水,减少浪费水现象。

4.市经信局作为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如何指导工业企业做好节水工作,提高工业用水效率的?

市经信局副局长周世元

市经信局副局长周世元:

我们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激活政策“软”环境,提升企业用水效能。《随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中明确,对新上节水节能项目的企业予以补贴,支持企业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用水效率。青岛啤酒对污水污泥压榨用水、除臭喷淋用水进行技改,处理后的废水经市污水处理站二次处理后达标排放,公司去年成功申报国家绿色工厂,并获奖补资金100万元。

二是聚焦服务“硬”实力,创建工业节水企业。与市水利和湖泊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工业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的通知》,召开专题培训会,加强业务指导,组织青岛啤酒、健民叶开泰等企业开展节水行动。犇星新材料、青岛啤酒、雅都纸业等一批重点用水企业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机构,完善节水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监督检查,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2021年,广水康恒新能源成功创建“湖北省工业节水型企业”,今年拟再推荐申报5家。

三是打造产业“新”结构,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生物医药、应急救援装备、新型功能材料、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方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用水。鼓励三峰透平、双剑风机加大污水处理风机研发力度,参与全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5.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应当发挥节约用水示范作用,请问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如何加强管理,推动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发挥节约用水的示范作用?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余真新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余真新:

我们将继续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公共机构全员节约用水意识。积极组织全市公共机构采用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等系列活动,促进节水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使全市干部职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践行节水优先方针,树牢节约用水意识,以身作则宣传节水观念,劝阻浪费行为。积极配合住建、水利等部门开展的各项节水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节水的社会氛围,自觉接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倒逼公共机构实施更高的节水标准,率先承担节水环保社会责任,主动引领节水实践,努力使公共机构工作人员成为节约用水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二是长效化推进节水措施升级,确保公共机构在节约用水上走在前列。全面掌握全市公共机构用水器具情况,对使用落后、浪费及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截止阀等五类国家明令禁止的用水器具分批次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同时,积极对标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的《公共机构节能节水技术产品目录》,积极推广节水先进技术,协调督促公共机构采取新技术节水器具和节水措施,确保全市公共机构器具使用率达到100%,真正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用水上的示范作用。

三是实质化推进示范创建,强化公共机构节约用水的监督考核。一方面,精心抓好典型示范,持续推进节水型单位示范创建活动,推广示范节水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全面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履行《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办法》确定的节水目标责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制度考核,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考核标准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全市公共机构完成节约用水目标的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对存在浪费现象的个人和单位警示通报,督促限期整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