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对市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10-08 09:37
  • 信息来源:随州市商务局
  • 编辑:随州市商务局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尊敬的刘洪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恢复涢水农贸市场功能或新建高标准涢水农贸市场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曾都区政府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主城区农贸市场现状

目前,我市主城区共有11家农贸市场,分布在东城3家、西城1家、南郊3家、北郊2家、高新区2家,市国投公司全资或参股经营管理6家农贸市场,社区经营管理3家,个人经营管理1家。近些年来,虽然我市城区农贸市场发展较快,但在规划、建设、管理和组织等环节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市场规划统筹不强。一是规划没有做到全覆盖。从城区总体规划来看,还存在诸多盲点,现有农贸市场多集中在老城区,很多新城区和新小区没有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存在城市发展快,农贸市场布点规划慢的问题。二是现有规划的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建设跟不上城市快速拓展的步伐,城区框架拉大,居民人口增多,城乡居民卖菜难、买菜难、买菜贵问题比较突出,现有主城区农贸市场改造难度大。三是规划执行不严。由于缺乏刚性约束,部分规划建设农贸市场的区域往往被改做商业铺面、超市等其他用途。

(二)市场管理措施不到位。一方面农贸市场管理不善,问题突出得不到整改,开办单位置若罔闻,不行动,不落实;另一方面监管缺位,相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形成部门合力,导致农贸市场日常监管出现真空。

(三)市场建设标准不高。一是虽然部分国有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但存在先天不足,功能不配套,设施不完善问题。二是产权单位复杂,在营的农贸市场有国有投资农贸市场、集体产权农贸市场、民营企业建设的农贸市场,市场主体不一,对市场经营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一,落实规范化经营管理比较困难,农贸市场周边的“马路市场”问题,取缔困难,一直不能彻底根治。

(四)财政投入力度不够。我市现有主城区域农贸市场均建于上世纪80年代,规划设计不能满足现代农贸市场发展需求,改造难度较大;随着城市发展变迁,现有的农贸市场不能满足城市和人口发展需要,仍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二、涢水农贸市场相关情况

涢水农贸市场于2016年建成使用,建设主体为市建投公司,因建设投入较大,客流量较少,该农贸市场于2018年停业,改为商业服务区。原来入驻的海源生鲜超市经营范围包含蔬菜、肉类、海鲜等,但目前该超市已经息业,其主权单位市建投公司正与该超市进入法律诉讼程序,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其农贸市场的功能。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继续向省商务厅、市政府汇报,进一步争取财政投入,支持农贸市场新建改建。随州现有农贸市场中,绝大部分市场不同程度存在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等问题,需要市、区政府在配套服务、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农贸市场的投入,同时增加国有农贸市场份额,增强政府对市场的有效调控能力。

二是做好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我局将积极会同规划等单位提前谋划全市农贸市场建设规划,进行统一标准制定,按规划标准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建设改造。

三是针对涢水市场建设问题,经与市建投公司沟通,市建投公司提出两套解决方案:一是在原农贸市场外停车场区域,根据实际需求建设钢架式结构交易区;二是在涢水二路与白桃一路交叉口,新建农贸市场综合体。待方案确定后,我局将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涢水农贸市场高标准建设,确保片区居民的食品安全和居民生活需求。

在此,衷心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并恳请您对全市商务工作继续予以帮助和指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