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随州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随州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九月一日
随州市“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与政治、经济、国防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
随州地处湖北北部,为丘陵山地地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丰富的气候资源,为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又是暴雨、干旱、大雪、冰冻、强对流等重大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如2007年7月的持续暴雨,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秋冬的持续干旱,2009年6月6日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2010年7月持续特大暴雨,都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3%,重灾年可达8%以上,同时也给我市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一、随州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随州气象事业发展现状
1 、综合气象探测系统初具规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地面气象自动监测、雷电定位监测、农业气象观测、GPS水汽探测、酸雨观测、太阳辐射观测、46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综合气象监测网。
2、气象预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初步建成了现代气象预测预报业务体系。暴雨、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开展了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技术研究和试验。
3、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由决策气象服务、应急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等组成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服务初步实现精细化、多样化、个性化。
4、气象通信网络发展迅速。初步建成了以地面宽带网和卫星通信为主的,覆盖全市、连通全省的气象通信网络,形成了较强的数据共享能力。建成了省—市远程视频天气会商系统;建成了省—市—县三级NOTES网络办公系统。
5、气象信息发布逐步规范。构成了由电视、广播、报刊、12121电话、气象短信、互联网等多渠道的气象信息服务网络。
6、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成效。加强太阳辐射、风力强度监测,开展风能、太阳能可利用资源的评估,为制订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7、气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随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随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综合气象探测体系有待完善。我市气象探测网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在观测站点、气象要素和观测手段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欠缺和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气象探测种类不全,城市特种气象探测、生态气象监测等探测领域尚属空白,缺乏对大雾等气象灾害的探测能力,探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实时化水平不高。
2、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有待提高。现在的预报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防灾减灾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主要是天气预报时效不够长,预报精细化程度不高;突发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短时预报和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决策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时效性有待增强;应急气象服务和机制有待完善;公众气象服务内容、方式、手段有待改善;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处于停滞状态;为农气象服务有待深入;专业专项服务产品不够丰富,服务领域不宽,覆盖面不广;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还不够畅通。
4、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能力相对滞后。气象通信、信息存储、运算能力有限,气象信息共享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不强。通信网络带宽不够。气象仪器设备特别是自动站传输率低、故障率高,设备维护和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5、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能力不强。在数值预报模式、数值预报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探测设备应用等领域的开发应用进展缓慢,重大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方法没有重大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为业务应用能力不足,造成了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质量水平的提高不够显著。
6、气象基础设施落后。办公用房破旧,办公面积严重不足,特别是业务系统用房不能满足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发展的需求。我市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工作和生活需要。
二、“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坚持“四个一流”的标准,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大力提升气象科技对社会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生态建设的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实现随州气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牵引的原则。
2、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
3、坚持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
4、坚持完善和发展随州气象现代化体系。
5、坚持统筹策顾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满足随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完善、功能齐备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建成“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立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公共气象信息覆盖率达90—95%;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90%,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0—85%;建立形成与气象事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
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水平,发展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技术,建立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未来3小时内)预警业务系统;进一步完善短期气候预测(10天以上)业务系统,滚动制作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和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质量提高2—3%。区域性暴雨落区预报提前36小时制作与发布,暴雨预报的漏报率和空报率在目前基础上降低10%;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准确率达到70%;强降温预报提前72小时发布;干旱预报准确率提高5%以上。气象灾害国民经济损失占全市GDP的比重控制在2%以内。
三、主要任务
以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为中心,以增强综合气象探测能力为基础,以提升常规气象要素预报的精细化能力、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气象通信网络建设、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全面开展气象综合探测体系、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建设。
(一)气象综合探测体系。优化和完善气象台站探测系统,保障天气雷达等探测系统的稳定运行,建设远程可视天气监测系统、车载式流动气象观测站,完善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形成布局合理、密度适宜的立体、全程、自动化、高精度的基本气象观测系统。
(二)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体系。建设随州气象预警中心为载体的现代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我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机制,提高我市对气象灾害的应急预警能力。提高对暴雨、干旱、大风、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及洪涝、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衍生灾害的预测、预警和评估能力。
(三)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连续滚动、个性化、多媒体化及动态跟踪全程服务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电话、移动通讯、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建立内容丰富、贴近百姓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
(四)气象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资源的普查评估,建立随州市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档案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优化资源配置原则制订科学的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区划。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设一个市县联动、装备齐全、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系统。加强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建设,实现由季节性抗旱向全年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的转变。
(五)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提高气象信息网络传输能力,提升气象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能力,为气象信息的综合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重点项目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和任务,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随州气象综合监测工程、随州市气象防灾减灾预报预警系统工程、随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随州市粮食抗灾增产气象保障工程和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五大工程,全面推动随州气象事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重点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00万元,市政府投资500万元。
(一)气象综合监测与信息处理工程
建设内容: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卫星接收系统建设;气象信息处理与共享工程;随州市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工程投资约300万元。
1、综合观测系统。将28个单要素站升级为多要素站。在随州、广水气象站建能见度自动观测站。建设车载式移动气象站。开展大气成份观测。
2、卫星接收系统。建立卫星遥感信息应用系统和资源卫星资料接收及处理系统。利用现代技术对全市生态气候环境、气象灾害等进行动态监测。开展植被覆盖、森林火灾、干旱、洪水、涝灾、水体污染、雾、雪等监测业务。
3、气象信息处理与共享系统。建设由气象通信网络系统、海量信息存储检索和加工处理系统、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组成的气象信息处理与共享工程。
(二)随州市气象防灾减灾预报预警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中短期预报系统(1—5天预报),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预警系统(3-12小时),暴雨预报预警系统,雷电预警系统。工程投资约100万元。
1、中短期预报系统(1—5天预报)。利用中国气象局、欧洲气象中心等数值预报产品建设3天内以12小时为间隔、3天以上24小时为间隔的精细化预报系统。完善现有的预报方法和手段。
2、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预警系统(0-12小时)。在中尺度加密资料和雷达联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建立灾害性天气短时(0—12小时)强度和落区预报系统。同时建立暴雨、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系统。
3、暴雨预报预警系统。对致灾暴雨的预报技术方法进行研发,建立致灾暴雨的短期、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
4、雷电预报预警系统。建立雷电信息子系统,逐步实现雷电信息资源(雷电显示、历史雷电重放、雷击灾害事故查询、雷电参数统计)的社会共享。探索综合雷电预报技术和方法,开展雷电预报。建立雷电预警系统。
(三)随州市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随州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建设;随州市气象信息“村村通”工程。工程投资约410万元。
1、随州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建设
以手机气象短信为主要手段,依托12121电话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建设面向关键人群(党政领导、应急管理人员、防汛人员)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2、气象信息“村村通”工程
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每个乡镇有1名气象协理员,每个行政村有1名兼职气象信息员。
(四)随州市粮食增产气象保障工程
建设内容:建设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工程投资约410万元。
1、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依托气象基本业务系统,建立现代化的人影业务技术体系,装备先进的探测和作业设备,建成以实时监测、信息加工、作业决策、效果评估为核心的科学作业指挥系统,高炮、新型火箭等多种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作业催化系统,完善业务流程,提高作业效益。在随县、广水、曾都区分别建设1个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增加作业火箭3架,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影响范围覆盖全市。购买车载移动火箭1—2具,建立市级人工影响天气移动作业系统,满足城区防雹、开发利用云水资源、森林防火、降低城市温度、应急服务等需要。建立市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
2、建设特色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
根据我市农业生产特色和发展需求,选择主要特色农作物和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对其生产、生育期的农业气象资源和灾害进行研究和评估,提出风险区划,进行动态评估,为农业生产决策、农业风险管理(保险和救灾等)提供科学数据基础。
在随县、广水、曾都区各建1个示范基地,在基地对可控气象灾害(冻害、冰雹、干旱、病虫害等)探索科学、经济、实用的灾害防御措施,并进行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开展干旱遥感监测、预警和干旱影响评估业务。
(五)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
建设内容:随州气象预警中心,气象装备保障系统。工程投资约580万元。
1、随州市气象预警中心建设
气象预警中心。预警中心6层,总面积3000平方米。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业务服务平台、会商室、电视节目制作室、会议室、档案室、资料室、图书室、文化陈列室、学术报告厅、科普馆、活动室等。
辅助设施。大门及门卫室、道路、供电、供水、围墙、绿化、排水、排污、照明、安全监控、防雷、消防。
2、气象装备保障系统
配合省局做好多普勒气象雷达、闪电定位仪、自动气象站等气象探测装备的测试维修;建立固定和移动维护、维修工作室,提高对气象探测装备维护维修的快速反应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实施人才强业战略,推进科技创新
要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统领,优化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建立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机制,加强一线中青年业务骨干培养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坚持研究、技术开发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强干旱、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研究;加强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雷电防御技术的研究等。
(二)完善气象投入机制
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应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靠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气象投入机制。把气象事业发展全面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预算中,建立起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渠道;探索开展“局企合作”,通过市场机制,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气象事业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双赢。
(三)加强气象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不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省和地方政府的各项政策规定,依法加强气象社会管理职能,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规范社会气象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推进科学管理和文化创新
积极推进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相一致的面向全社会的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初步建立面向全行业的公共气象管理体系;形成管理规范、运转协调、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气象文化创新,建设有特色的,以发展为核心的随州气象文化。大力弘扬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服务奉献精神,提高气象事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气象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把各级气象台站建成当地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宣传窗口,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