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河畅 水清 岸绿 景美——我市全面推进河长制综述之三
  • 发布时间:2017-11-17 09:2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本报记者 包东流 通讯员 孔双健 郑贵猛
  11月16日,初冬时节的先觉庙水库,依然绿意盎然,葱郁的树木从防护网上探出头,为道路边的水源地保护标志牌挡住蒙蒙细雨。
  先觉庙水库是我市主要水源地之一。“今年根据省环保厅《关于湖北省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实施方案》,市水利局启动了先觉庙和王福窑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邹炎平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将会把先觉庙水库入库区上游200米范围的农田、沼泽地约300亩改造为尾水生态湿地处理区,同时还将建设生态护坡、防护林100亩。
  “这是我市推进河长制的创新举措。”市河长办主任、市水利局局长向学军说,在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中,除了做好规定动作,我市还结合实际,自我加压,全力开展了饮用水源地达标、水库水质保护、黑臭水体治理及河道水生态修复等工作。
  在河长制工作推动下,水库、河道投肥养鱼和拦汊养殖整治行动初见成效。
  为解决河道流域内水库水质污染问题,《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中提出,2017年底全面取缔水库、河道投肥养鱼、网箱养鱼、拦汊筑坝等污染水体的行为。市河长办印发了《关于全面禁止小型水库投肥养鱼和拦汊养殖行为的通知》,并由市农业局与畜禽集中养殖污染问题一起同步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大部分水库已经重新规范了承包合同。
  驱车沿着府澴河流域一路探访,只见河道内水流潺潺,部分河段水清见底。“以前府澴河流域已经有河流水体湖泊化的趋势,今年通过生态补水,才恢复流动的景象,水质也有明显改善。目前河道内的水基本都是各大中型水库放的水。”邹炎平告诉记者。
  我市的河道基本上都处于源头,河道断流频繁,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把“大中型水库向下游河道生态补水”写进了《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今年汛前,市水利局对全市所有水库调度规程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生态用水调度》章节,要求大、中水库按照多年来水量的10%作为生态用水,在正常情况下按折算流量向下游河道不间断补水(特殊年景服从防指统一调度)。为保证生态流量下放后下游河道无断流河段,桃园河、两河口、高峰寺、霞家河等水库还投资对输水管线进行了改造。目前,全市所有大中型水库向下游河道生态补水已呈常态化。
  我市还围绕河流生态,拓宽融资渠道,启动了一大批助力河长制工作的项目。以“长江生态大保护”“随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背景,我市包装了《五水绕城》项目,其中“随州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包装13个子项目,拟对随州市境内府河、㵐水、 涢水、漂水、徐家河等五大水系进行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完成87.98公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11.31万亩湿地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65.89公里城区黑臭水体河道治理工程,配套完成连接各水系的19.13公里排水沟渠的综合治理,建设水利配套设施35座,铺设截污管网246.32公里。目前,市发改委已批复立项。市政府《关于随州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PPP模式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项目开展,项目已申报国开行贷款35.6亿元。11月15日,项目开标。
  同时,随州高新区、曾都经济开发区正在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加上随州城区原已建成的中心城区、城南新区污水处理厂,随州城区污水处理布局已经实现全覆盖。2018年,全市乡镇污水处理厂将陆续开工建设。基于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2018年初步实现全市城镇及工矿企业污水无直排”的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河长制,努力实现“河长治”,必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