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围绕河长制工作方案落实、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河长制落实落地,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体系。中央、省委全面推行河长制意见出台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了传达学习,召开了全市推行河长制工作动员会,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坚定不移执行中央、省委决策和部署,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构建自然生态河道。目前,市、县、乡三级河长全部予以明确,均建立了由各级党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行政首长任总河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总河长的河长制责任体系,河流河长设立均延伸至乡、村级;其中市级10条河流河长分别由市委常委和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市所有河流干流、各支流、各河段共明确市级河长10人、县级河长57人、乡级河长241人、村级河长1102人;共设置市级河长公示牌25个、县级83个、乡级404个。
二、健全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一是方案编制科学。于2017年4月28日印发了《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形式、职责分工及保障措施等九大任务。同时,各地迅速行动,全市5个县级、45个乡级实施方案全部出台;公布了62条50平方公里以上及其它穿城区、水库、景区重点河流目录。二是机构建立健全。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并落实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市直管河流白云湖段、城区内河段、先觉庙和马鞍山水库段,都分段明确了专职管护人员。全市所有河流的村级河长(或专管员)均由村干部(或“洁美家园”保洁员)担任。全市所有河流流经的乡镇河长与流经村村级河长(或专管员)签订了《河道分段管理责任书》。各乡镇结合村干部年终奖励兑现工资、“洁美家园”、“一事一议”等工作,落实村级河长(或专管员)巡河报酬。三是顶层设计精准。基本完成了62条河流的“一河一策”方案(送审本)编审工作。省规定6项制度已全部建立,并创新地研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制度、河长工作细则等工作制度。
三、河长尽职尽责,工作思路明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既挂帅又出征,市委书记、市长履行总河长职责,并深入到一线调研督导河长制工作,其他市领导以上率下,带头领责履责,有力带动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到位履职。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1692余人次。
四、狠抓宣传培训,营造工作氛围。2017年5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河长制动员会议,市委书记作了动员讲话。5月18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推进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市县两级及时宣传报道工作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同时,在随州各大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市县政府门户网站、随州市水利局网站均设置了河长制宣传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了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全面推进河长制良好氛围。
五、注重问题整改,增强工作实效。按照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开展部门督察、河长办督察和河长督察,突出组织体系、河流管护、资金投入和监督考核等主要内容,强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做到工作督查有记录、有整改意见、有情况反馈、有效果。通过长江委和中央环保督察的河长制年度工作、“府澴河湖泊化”、溠水唐县镇段占用河道建房等问题都予以销号。对县级党委政府和市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2017年度河长制工作进行了目标责任考核。
六、加强综合治理,改善河道环境。一是扎实开展了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河道清河保洁工作,全市参与河道保洁行动党政人员约745余人(次),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公众8197余人(次),投入资金848.5万元,清理河流长度3174公里,清理垃圾杂物666余吨,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5起,关停取缔非法采砂场7家,拆除、摧毁非法采砂设备63台套,清理、拆除阻水建筑物和违建物面积21996平方米,全市河库面貌有所好转。二是启动了一批水生态治理项目。市发改委包装了“五水绕城”项目,市城投公司打包“随州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启动;市住建委实施了城区东西护城河连通工程,市环保局推进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市水利局实施了河道生态补水等。三是组织开展取缔水库、河道投肥养鱼、网箱养鱼、拦汊筑坝等行动。全市超过20%的水库收回了承包合同,50%以上的水库规范了养殖合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