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随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发布时间:2024-08-16 18:05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随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油茶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解决粮油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市推进国土绿化、实现绿色发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路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经济优势。发展油茶产业,随州大有可为。

一、随州油茶发展基本情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不少能人乡贤回乡种植油茶。2010年以来,每年新增油茶林2万亩以上,社会资本投入超过10亿元,已有相对集中连片油茶面积54.25万亩。2022年,随州承办全省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现场会。2023年,随州以全国第5名的成绩,成功争取到5亿元的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是全省历史上最大单体林业项目。总得来看,随州油茶产业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基础好。现有省级油茶育苗基地2个、油茶采穗圃2个,年产优质油茶苗500万株、优质穗条525万条。千亩以上基地47个,高标准万亩基地6个,可用于新造的面积还有38万亩。油茶产业龙头企业15家,油茶果储运初加工基地12个,油茶主题公园6个,油茶品牌11个,“栎园春”品牌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绿色产品交易会金奖。2022年“随州油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是氛围浓。随州一直有种植油茶的传统,全市85%的乡镇、60%的村种有油茶。现有油茶种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27个,大户73家,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农户近3万户、从业人员15万人,每年举办油茶文化节。三是支撑强。随州市先后同10多家科研院所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转化应用先进专利技术26项。实施油茶科技特派员制度,46名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00多位“乡土专家”,常年深入山头地块包片指导。

二、随州发展油茶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资金投入难题。油茶产业投入大、周期长,门槛较高,农户种植达到50亩左右,才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但不容易形成产业带动效应。且油茶树生长缓慢,5年才能进入初果期,8年才能进入丰产期,按照技术管理成本计算,一亩新建油茶林到盛产期共需投入资金4000元,之后每年收入与支出持平。再加上极端天气、森林火灾,病虫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往往无法坚持投入。

(二)生产技术难题。一是种苗质量重视程度不够。油茶基地建设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种苗的品种和质量。比如,随州地区四十年前的老油茶林多大未经过区域试验,有的是点籽造林形成的实生林,有的是图便宜随便调运的非嫁接的优良苗木,存在不结果、少结果、裂果、僵果、出油率低、品质差等现象。二是地块选择不当、配栽模式不当、抚育修剪不科学、用药过当,持续经营能力弱。三是油茶是花果同期,种植基地地形复杂多变,导致采摘机械研发难度大,加上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薄弱,油茶管理、采摘基本全靠人工劳力简易工具,人工成本高。

(三)品牌创建难题。随州油茶起步较晚,大面积油茶基地还没有进入丰产期,本地产量还很有限,加上融资难度大,茶籽收购竞争激烈,加工企业不能满负荷加工生产,设备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或加工其他食用油,不能形成拳头产品,带来品牌影响。随州现有注册商品7个,茶油品牌知名度低,除品牌企业按照标准生产外,大部分小种植户现榨现卖,自榨自用。销售模式主要以当地销售为主,还远远达不到上商超、线上平台销售的产量和品质。

三、对策建议

随州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抢抓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机遇,高标准规划设计,强化科技赋能,全力打造集种苗培育、基地建设、产品及衍生物加工、茶旅融合、商品展示、品牌推广、现代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集成示范园区,真正做到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一)坚持规划引领。根据《随州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实施方案》,合理安排油茶用地,科学确定项目建设内容。根据油茶的品种特性、立地类型和经营管理方式等,在33个乡镇新造油茶林16.30万亩;针对不同低效林林分及水源状况和相应技术要求,在29个乡镇改造油茶林4.82万亩;配备水肥一体化21.12万亩,推动市域油茶资源扩面提产达67万亩,实现新造油茶林盛产期亩产42公斤,改造低产低效油茶盛产期亩产32公斤。

(二)坚持科技兴茶。按照基地标准化的要求,严格按照良种良法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强化品种配比、合理密度、水肥管理。选用省林业局推荐的8个主栽品种和4个配栽品种。用口语化、简单化、可操作的方式,总结推广运用工土布覆盖、稻草掩土覆盖保墒等好做法好经验。

(三)挖掘品牌效应。充分挖掘“随州油茶”公用品牌价值,支持岳雄丰、田丰土产、湖北现代、湖北寿山做大做强,树立标杆,形成示范,扩大影响。引导企业完善油茶果储运加工体系,升级改造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互联网+现代特色油茶产业电商交易中心,重点打造“SC”绿色食品认证、“COFCC”有机食品认证、森林生态标志产品认证的茶油产品。积极组织开展油茶节会、设立专卖店或专柜、借助知名线上平台,畅通销售渠道,增加市场占有率。

(四)畅通融资渠道。积极协调农发行、国开行、国家大型基金和省属大型平台公司,争取中长期低利率大额资金支持。同时,畅通油茶企业以油茶基地或者其他不动产做抵押的贷款渠道,满足油茶种植、加工的固定资产投入需求和补充季节性流动资金。(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