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做活文旅产业大文章 激发富民强县新动力
  • 发布时间:2024-06-18 09:19
  • 信息来源: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做活文旅产业大文章 激发富民强县新动力

随县地大物博,山水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是湖北省旅游大县。近年来,随县依托炎帝故里独特资源,坚持高站位推进、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着力构建旅游新格局、探索发展新路径、助推发展新升级,奋力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随县文旅产业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随县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1家,其中:明玉珍故里、西游记漂流、田王寨等4A级景区6家,神农部落、云峰山万亩茶园等3A级景区5创建封江口、淮河国家级湿地公园2设立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3个,荆楚文旅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湖北省旅游强县”“全省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强化顶层设计,旅游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工作,坚持将大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谋划推进。一是坚持系统布局。围绕全市打造“休闲度假到随州”文旅新品牌,结合随县资源禀赋、旅游要素,牵头打造以“禅修运动”为主题的随南大洪山休闲度假区、以“寻祖探源”为主题的随北桐柏山休闲度假区;按照景城一体思路,以炎帝文化为核心,协同打造主城区历史文化体验区;以明玉珍故里为依托,配合打造银杏谷休闲度假区。形成四大度假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特色各异的旅游发展格局。二是坚持高位统筹。成立休闲度假区建设工作指挥部纳入全县“4+5”重点工作攻坚机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统筹协调各责任单位切实履行职能,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坚持强化保障。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奖励办法》《促进休闲度假区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激励措施强化政策支持。县财政每年安排1%公共一般预算收入专项支持旅游发展,并将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扶贫等项目资金整合投放,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和拉动作用。

(二)强化品质提升,旅游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围绕旅游整体形象提升,系统谋划旅游项目,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潜能,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着力健全旅游产业体系。一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产品更加齐全。扎实推进文旅项目招引,吸引樱花谷旅游生态田园综合体华蜂生物蜂蜜加工及蜂旅融合项目洽谈投资,为全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东润紫海田园、田王寨、神农部落、明月谷等重点文旅项目加速建设,山里、清香荷院、抱朴谷森林木屋等6家民宿被评为随州市十大旅游名宿。二是美丽乡村成效显著,旅游供给更加丰富。精心谋划“两环线一片区”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建成57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和随南美丽乡村示范片,大力培育四季乡村主题游产品,统筹推进三里岗常安店村、洪山温泉村、长岗喻家湾村、庹家村、珍珠泉村等5个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打造环大洪山110公里沉浸式休闲长廊,共建洪山—长岗—三里岗“自在乡村”漫游新业态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开展旅游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投入4500余万元对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民宿(农家乐)、景区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基础进行提档升级,开通随南、随北2条旅游直通车,刷黑旅游公路125公里,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25座,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游客体验度不断提高。

(三)强化宣传推广,旅游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持续抢抓市场机遇,创新宣传理念,完善营销机制,不断扩大随县旅游品牌影响力。一是对外形象不断提升。高水平制作以“随县正好”为主题的旅游宣传片,在车站、酒店等重要场所高频联播,加大旅游市场拓展力度。创办“游随县”抖音号,发布短视频60余期,累计网络播放量超800万次,通过形式多样的策划宣传,随县旅游资源得到更好地推广。二是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发布10条春季赏花踏青路线、4条“五一”假日出游路线、3条夏日亲子旅游路线,精彩举办炎帝文化庙会、桃花文化旅游节、炎帝夜游文化节、骑纪中国随县机车嘉年华等节会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走进随县品美食、赏美景。三是战略联盟效益凸显。坚持“襄十随神”文旅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枣随房”文旅合作联盟作用,推出了卡通炎帝文旅标识、“人生好福气,随县拜炎帝”文旅口号,积极与各大旅行社开展对接,不断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二、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资源丰富,但整合力度不够。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但是从全产业发展角度看,景点多而散多而小,资源整合力度不,大部分旅游产品仍停留在传统观光层面,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不够,全域联动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相对乏力,尚未打造出与优质资源相匹配的、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内在潜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影响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旅游需求旺盛,但供给质量不高。随着国家促消费、扩内需系列政策的接续出台,旅游业加速回暖,旅游需求持续保持旺盛增长,但从我县旅游供给来看,产品类型还不丰富,产业链还不完备,旅游购物、文化娱乐等要素还处于短板状态。有些地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存在标准低,投入滞后等问题有的盲目跟风、照搬照套,千景一面、千村一面,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有的地方公共服务滞后,环境差、设施简陋,少数旅游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经营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不高,满足不了旅游消费需求。

(三)旅游特色鲜明,但宣传推介不够。由于本地缺少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市场化宣传营销的投入不足,仅靠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宣传推广,很难形成较为系统、长久和较大的促销规模,旅游品牌营销乏力,客源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相关部门及媒体在宣传理念、宣传手段上创新不够,“线上线下”不能有效结合,旅游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同时,缺少旅游产品策划、开发、包装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宣传推广的效果不好。

三、文旅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加快推进四大休闲度假区建设,依托炎帝故里独特资源,做好挖掘、转化、放大文章,叫响“谒祖圣地”核心品牌,着力构建“文化氛围浓厚、文旅产业强劲、服务配套完善”的文旅新格局,以全域联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坚持以文塑旅,解码文旅基因。深入挖掘炎帝文化、红色文化、淮源文化、西游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人文始祖”“淮河源头”“梦幻西游”等文化旅游品牌。精心办好炎帝文化庙会,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炎帝精神,讲好随县故事。围绕炎帝祭、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保留原生态和本真性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发扬地方民族特色。建立文旅人才信息库,培养一批有知名度的文艺家、民间艺术传人、乡土艺术家等,持续传承、弘扬、赓续传统文化。支持炎帝故里创建5A景区、原石部落等创建3A景区。

(二)坚持品质提升,优化文旅环境。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神农部落、义阳水镇、东润紫海田园等文旅项目建设,强化旅游发展硬支撑;深度挖掘香菇、泡泡青、黑蒜等随县美食文化,打造地域特色餐饮品牌;提升旅游住宿品质,打造明月谷等一批爆款网红酒店、特色民宿;优化旅游交通客运网络,开通旅游专线和直通车,加快旅游环线道路提档升级和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加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随县。

(三)坚持业态融合,激活文旅特色。持续做好“旅游+”“+旅游”文章,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拓宽“旅游+农业”赛道,充分挖掘随县农业资源优势,以神农牡丹谷、丰产油茶示范林基地、云峰山万亩茶园等为重点,打造农旅融合旅游环线。延伸“旅游+工业”链条,加快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步伐,建设参观体验工厂,支持现代农业、裕国菇业、中国香菇智慧交易城等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释放“旅游+文化”活力,依托炎帝故里、田王寨、琵琶湖、车云山、抱朴谷等景点文化资源,规划寻根拜祖游、红色教育游、文化科普游等精品研学主题线路,打造省内外知名研学旅行目的地。

(四)坚持精准营销,擦亮文旅品牌。实施全民旅游宣传行动,整合新媒体、自媒体、平面广告等各类平台资源,开展旅游产品、文旅景区、网红打卡点等线上营销推广,策划打造引爆点,实现文旅资源多渠道、多元化宣传展示。用好节会资源,高标准筹办全省户外运动大会暨环大洪山公路自行车联赛、全市文旅产业暨休闲度假发展大会,打造桃花节、牡丹节、油茶节、农民丰收节等节会品牌,推广随县文化旅游形象标识,提升文旅节庆赛事知名度。鼓励本地旅行社与国内外百强旅行社、大型旅游集团客源互送、合作共赢,加强与头部旅游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预订市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襄阳都市圈,充分发挥“枣随房”等文旅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开拓客源市场。(随县政府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