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 发布时间:2024-12-16 16:0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陈刚
  • 审核:陈刚
打印

12月13日,全市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我市农业品牌打造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今年以来全市以农业品牌建设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情况。“随州香菇”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并确定为省级8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区域品牌价值达176.28亿元,蝉联全国161个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随州香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107.4亿元,成功进入湖北大米品牌第一方阵。我市组建了随州香菇科研推广中心,推广“集中制棒、分户出菇”及“四季出菇”等新模式,制定了省、市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出口检测行业标准共17个。在全省率先搭建了随州香稻数字一体化平台,可对随州香稻实行统一赋码、统一管理,实现全过程、全要素质量安全监管,为随州香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推进“随州香菇”品牌建设赋能产业发展、“随州香稻”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和进展成效等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发布、随州市政府网、随州论坛、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今年以来全市以农业品牌建设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情况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黄苹


围绕“土特产”做文章,产业特色更加鲜明


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全力推动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并逐步成为富民的支柱产业。以香菇产业为例,全市香菇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年种植规模近4亿袋,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


围绕“名特优”做文章,精品名牌更加响亮


“随州香菇”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并确定为省级8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区域品牌价值达176.28亿元,蝉联全国161个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随州香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107.4亿元,成功进入湖北大米品牌第一方阵。


围绕“好品质”做文章,科技赋能更加强劲


组建了随州香菇科研推广中心,推广“集中制棒、分户出菇”及“四季出菇”等新模式,制定了省、市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出口检测行业标准共17个。


围绕“全链条”做文章,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健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网络,补齐“产一运一销”全流程冷链物流短板;探索建立农产品多渠道销售模式,搭建了首个国家级香菇供应链平台和香稻可追溯体系;组织“随州香菇”“随州香稻”品牌产品走进粤港澳,开拓大湾区市场;利用“小明正能量”等电商渠道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01

记者提问

今年农业农村部门在推进“随州香菇”品牌建设赋能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后续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鲁建

答:一、开展品牌提能行动。设计“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宣传口号、文创产品;邀请李玉院士团队、武汉大学程虹教授团队进行品牌包装策划宣传;走进北京、杭州、广州、武汉,开展“随州香菇 香飘万家”全国推广活动,获得超5000万次流量、超1亿元订单。


二、开展品质提升行动。组建随州香菇科研推广中心,培育一级菌种生产资质企业3家;全市香菇种植规模同比增长13.5%,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基地达到380个;制定香菇菌种、机械、种植、加工产品、仓储物流、分级分拣、社会化服务等标准17个;做大做强品源、裕国等龙头企业,丰富产品业态,促进产品溢价。


三、开展平台破局行动。以中国香菇智慧交易城为载体,搭建首个国家级香菇供应链平台。目前,平台注册会员288家,认证企业62家,交易额达3.52亿元,金融授信达5000万元,线下共享冷库使用率达80%。

  

接下来,我们将以供应链思维持续推进“随州香菇”品牌建设,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品牌定位、目标和路径。

02

记者提问

能否介绍一下“随州香稻”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和进展成效?“江汉大米”“随州香稻”品牌联动怎么做?

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李进山

答:一是守牢了群众“米袋子”。“随州香稻”数字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对生产加工以及物流销售轨迹可视化、可追溯,全流程实时量化分析、预判预警和动态管控。
二是充盈了农户“钱袋子”。“随州香稻”数字一体化平台构建起选育品种、订单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一体化联合体,全市推广“双订单”超过65万亩,收购价格平均每斤比普通稻谷高0.4元,每亩可增收300元以上。
三是激发了产业新活力。“随州香稻”数字一体化平台让过去沉睡的种植、收储、交易数据创造价值,产业链各个参与者形成紧密协同关联,各类资源、资产得到全面统筹和优化配置。
在品牌打造方面,我市主动将“随州香稻”融入“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创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结合寻根节等重要节庆活动和“江汉大米”走进粤港澳产销洽谈活动等省内外大型展销会,持续开展强势宣传推介,依托12家“随州香稻”授权加工企业和行业协会,线上进驻多家电商平台,线下进驻商超门店、开设品牌形象体验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