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随州文化
古道雄关扼南北
  • 发布时间:2015-08-12 09:1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桐柏山,一山分南北。而在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有几条沟通南北的要冲古道,由几个重要关隘把守,这便是位于广水市北部的武胜关、平靖关、黄土关。三关鼎峙,北望中原,南控江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三关”得失兴废的脉络中,也就可以感受到历史变迁、社会进步的踪迹。


“楚失三关,而后失江山”


    公元前506年,“昭王奔随”是春秋时代随国史和楚国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导致楚国大败、郢都被破、昭王逃到随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吴王阖庐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伍子胥,趁楚不备,奇兵突袭,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坐战船,由淮河溯流而上,进抵淮(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孙武突然决定舍舟登陆,由向西改为向南,挑选3500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直辕(武胜关,春秋时期称直辕、澧山,秦统一中国后改为武阳关,南宋时期易名武胜关)、大隧、冥?三关险隘,不出数日,挺进到汉水东岸,实现对楚的战略奇袭,战胜楚20万大军,并占领郢都,几乎灭了楚国,所以有人感叹:“楚失三关,而后失江山”。
    这是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奇兵破关是其取胜的关键。
    武胜关位于广水市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咽喉。此关雄踞于峡谷之中,地处险要,扼控整个通道。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城墙坚固,古人以“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形容其险。
    楚国与吴国,原本相距遥远,风马牛不相及。
    西周初,芈姓的楚国被周成王分封于丹淅之地,为子爵,建都于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辟在荆山,荜露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
    而与周王室同宗的姬姓吴国,在西周初年,即被周武王封为伯爵。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吴国列为“世家第一”,从世系上讲,吴的先祖太伯、仲雍与周的先祖季历为同胞兄弟,老大太伯与老二仲雍为了让位于老三季历,从陕西跑到江苏一带。那时的东南地带,还是蛮荒之地,以至于太伯与仲雍入乡随俗,“文身断发”,将当地名为“句吴”,并受到当地“夷蛮”的拥戴,“从而归之千余家”。周武王灭商兴周之后,饮水思源,“求太伯、仲雍之后……因而封之。”
    司马迁对吴太伯“以天下让”推崇备至,称为“至德”。而太伯、仲雍的后人,在相当长的时间,也继承了“以天下让”的传统。《吴太伯世家》记载:吴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长子诸樊在服丧期满之后,又让位于四弟季札,季札竟抛弃家室财产跑去种田。此后老大、老二、老三达成默契,兄终弟及,老大传老二、老二传老三,一定要传位给老四季札。但如此传到季札时,季札还是坚辞不受,再次“逃去”。无奈之下,老三余昧的儿子僚接班当了吴王。但这下,老大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不满了,终于打破了老吴家的礼让传统,伺机派猛士将匕首藏在烤鱼中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吴王,是为吴王阖庐。
    但此时的楚国,随着周幽王被杀、平王东迁,周王朝势力日益衰落,早已大肆扩张到江汉江淮及南方广大地区,与吴国接壤,并“问鼎中原”,称霸一方了。
    吴王阖庐为了在诸侯争霸中胜出,招贤纳士,知人善任。父兄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阖庐“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军事家孙武,则是吴王阖庐从齐国“引进”的人才。而块头儿庞大的楚国,这一时期却政治昏暗,内乱迭起,叔侄相残,兄弟相争,父子相迫、佞臣当道、忠臣被害的故事,层出不穷。
    深得“人和”的吴王阖庐,此时抓住楚昭王年少、楚令尹子常贪得无厌、楚内外怨声载道的“天时”,迂回奇袭、迅速突破楚之“三关”的“地利”,出其不意地向楚军发起了进攻,终于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楚昭王从郢都逃到随国,吴王“闻昭王往,即进击随,欲杀昭王。”随国人说昭王不在随国,并拒绝吴军自行进入随国搜捕的要求,从而保全了楚昭王的性命。对于楚昭王来说,雄险的“武胜关”等三关没有能保护他,而仗义的随国却救了他一命。


北望中原,关羽“憾这关”


    同样是鄂豫交界处,位于武胜关西的平靖关,春秋时称冥?,三国时又名“恨这关”、“憾这关”、石城山。北魏时易名“平靖关”。关底宽80——200米,海拔200米。两侧五峰岭、凤凰山双峰对峙,将平靖关夹峙其中,山势险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两侧山脊上仍留有数百米石墙遗址。《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称“天下九塞,冥塞其一”,为“淮汉兵争要害”,有“形胜控淮南,要害辖楚尾”之说。
     从平靖关关名的演变中,就可以看到历史变化的踪迹。
     先秦两汉,无论是“冥?”还是“冥塞”,都是突出了关隘的险峻与难以逾越。而名之为“恨这关”、“憾这关”,则赋予了这无情的山石城垣,以强烈的感情色彩。
     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镇守荆州,陈兵于此,恨不能过关直取中原,故更名“恨这关”、“憾这关”。
     据《三国志》载,刘备“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公元211年,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当时,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而武胜关、平靖关一带,正是蜀、魏势力短兵相接的地方。
    而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给刘备等人描绘了一幅“愿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从此,“跨有荆(荆州各郡)益(益州,四川一带)”,直取中原,便成为刘备的既定国策;而“将荆州之兵以向宛(南阳)洛(洛阳)”,更是关羽志在必得的目标。而“向宛洛”的路线之一,便是出平靖关北上。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魏兵,曹魏不得不退出汉中。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到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所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选择了攻下襄阳、樊城以“向宛洛”的路线。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魏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此时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将军吕常驻襄阳。“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以至曹操准备从许昌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
    但“威震华夏”的关羽,很快就中了曹魏的离间计,刘孙联盟顷刻瓦解,孙权趁虚“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成为敬慕关羽忠义美德的人们的扼腕之叹。而“恨这关”、“憾这关”的命名,或许也是借此表达对关羽的敬慕、怀念与遗憾。
    但“忠义”并不是关羽人格的全部,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然羽刚而自矜……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孙权“遣使为子索羽女”,关羽不同意儿女婚事也就罢了,还“骂辱其使”,违背了“外结孙权”的国策;又,手下的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士仁,“素皆嫌羽自轻”,稍有差池,关羽就撂下狠话:“还当治之。”以致“芳、仁咸怀惧不安”,在孙权的诱惑下,叛变投敌,后院起火,终致全盘皆输。


“楚塞三关隘,长烟带古烽”


    “楚塞三关隘,云峰入望重。何年戎马地,空有昔人踪。积水见秋嵘,长烟带古烽……”这是明代文学家何景明咏楚北三关的诗。何景明祖籍湖北罗田,生长在河南信阳,对鄂豫交界处的武胜关、平靖关等三关,当感到更为亲切。而在大一统的明朝天下,三关更成为他探幽访古、咏物抒怀的所在。
    南宋时,岳飞、李庭芝也曾驻兵于此。岳飞派大将牛皋驻守武胜关地区,以这里作为收复中原的根据地,时有城垣庙宇等建筑,后毁于白朗讨袁之役。
    1259年,忽必烈率军渡淮河,攻武胜关,宋军凭关据守,攻不得克。后因戍兵弃关南逃,方越关南下直取鄂州(今湖北武昌),逼南宋求和,订下纳币议和的城下之盟“鄂州之盟”。
    明代平靖关设驿道、驿站,嘉靖年间移巡检司于此,设巡检司衙署营房、通驿古桥、墩台,万历年间整修关道后,官差、商贾络绎不绝。清康熙十二年增设平靖腰站。明清之际,因百年老杏遍布山涧与驿路两侧,又改名“杏遮关”;旋因来往行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又叫“行者关”等。
    武胜关在清代、民国年间,常有驻军于此,曾建有碉卡、烟墩、炮台,原修关城2500米,墙高5米,城南门石刻“武胜关”三字。1900年京汉铁路建成,关下凿成铁路隧道,贯通京广线,成为南北交通、货物运销的重要通道。峡谷间公路骑关而过,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北伐战争时期,两军在此展开激烈争夺,北伐军团拿下武胜关后,很快取得了战争胜利。
    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此阻击由信阳向南侵犯的日本侵略军,据关固守,血战6日,日军伤亡惨重而不能破关。
    黄土关也是豫楚重要通道,因关口东侧有黄土寨而得名。清末有关墙长1500米,高3米,关城高7米,后为抗击日军南下立下汗马功劳。关城毁于战火。黄土关与武胜关、平靖关合称“广水三关”。
    古称“义阳三关”的则为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古名大隧,故址在大悟县北豫鄂交界处)。
    武胜关南有将军寨。据《应山县志》记载,北宋名将狄青,曾在此屯兵扎寨。此寨全以大片石构筑,长约700米,高4米,厚3.6米,上端每隔4米凿一插旗圆孔,四面各有一高出寨墙之券顶砦门。将军寨气势威武,俨然盘龙。周围除东面一径可盘旋攀登外,余皆悬崖峭壁,尤东西崖下各有一溪,婉蜒汇于山寨南麓,更显地势险要。寨内尚存井、塘、窖穴、蹬道等设施。寨北控武胜关,东望九里关,南邻烽火台等,为兵家争夺要塞。
    如今,雄关不再,天堑变通途。但三关遗迹仍雄踞鄂豫,向南来北往的人们诉说着烽火岁月,并成为人们探幽访古、攀崖揽胜的好去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