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解读单位
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主题词
政策;文化旅游业;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实...
发布日期
2023-10-16
信息来源
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
罗皓月
审核
杨文明
《随州市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解读

2023年10月16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随州市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随政发〔2023〕17号,以下简称《政策》)正式印发,针对文旅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文旅市场主体培育、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文旅体人才培养等实施政策性奖励补助。这是进一步推进文化旅游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全市文旅市场恢复重振,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惠民惠企激励政策,将全面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有力助推随州文旅名城建设。

一、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政策》出台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文旅复苏。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市文化和旅游业遭受巨大冲击,发展形势严峻。当前新冠疫情结束,面对省内外文旅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亟需出台扶持政策,提振文化旅游市场信心,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激发市场活力。随州文化底蕴深厚,但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慢,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值;文化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以完全满足全市人民对优质文旅服务的期待;必须优化文化旅游业发展环境,激发文化旅游业发展内生动力,补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短板。

三是抢抓政策机遇。文化旅游业投入大、见效慢,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文旅产业发展促进政策,我市出台《政策》既是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也是借鉴外地发展经验的重要举措。《政策》的出台对于加快推进随州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随州打造文旅名城、建设品质随州势在必行、恰逢其时,《政策》的出台有助于调动各方积极因素,让全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各项环节要素充分涌流。

三、《政策》出台的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文旅政法发〔2021〕40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8〕35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0〕36号)、《随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随政发〔2020〕10号)等等,这些均为《政策》的制定出台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四、《政策》的主要内容

《政策》文本包含支持文旅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文旅产业主体、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文旅人才培养力度、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的内容,共计21条。

(一)规定了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奖励项目。一是支持文旅项目建设。主要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和新业态项目的用地和落地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对新入库、高成长性企业和新业态给予支持,对示范园区(基地)、文旅品牌创建、社会资本投资文旅产业和事业给予支持;三是对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奖补;四是加大文旅体人才培养力度。对人才培训和引进予以支持,对人才获奖或表彰称号给予奖励。

(二)明确了奖励政策的保障措施。一是设立市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明确其使用范围,同时为文旅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二是明确了政策奖励资金由市本级财政承担。

(三)明确了奖励政策适用范围、违规惩戒措施及实施主体、实施期限等。

五、《政策》的主要亮点

《政策》力求简洁明了,重在出“干货”、能落地、见实效,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突出招引大项目。《政策》规定,对新引进的市级文化旅游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予以政策支持,由市级领导包保推进。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文化(体育)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给予重奖。

二是鼓励发展新业态。《政策》支持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等新业态产业和创意设计、文旅产品制造等产业项目,对成功创建高等级新业态文旅品牌的单位给予奖励。

三是多措并举补短板。针对我市文旅体产业市场主体少且小、文旅体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专业人才匮乏,文创和旅游商品缺少精品等问题,均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措施和奖励办法。

四是落实保障强有力。市级财政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扶持文旅产业发展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同时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加大对文化旅游发展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