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医保改革,优化服务效能,参保扩面、待遇保障、经办服务、异地就医、四级经办服务体系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全民参保扩面提升,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2024年,随州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98.6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9.13%,居全省前列。
为提升群众参保率,随州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多措并举,深入基层,广泛宣传。一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市政府专题推进参保征缴工作,市领导带队下沉督导,形成全域攻坚合力。二是创新“数据赋能+精准动员”模式,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动态摸排新生儿、大学生等群体参保情况,建立11.2万条未参保人员台账,逐一动员实现“应参尽参”。三是优化参保服务,完成“统模式”改革,推行职工自主申报缴费;针对老年人、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上门帮办服务,打通参保“最后一公里”。
服务效能持续升级,打造便民惠民样板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巩固拓展四级经办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联合卫健、政数等部门推出19项重点任务,实现多表合一、证照免提交,办事材料压减30%以上。二是拓展服务场景,大力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职工医保个账家庭共济、医疗救助对象“即参即享”、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有关工作成效在全省经办工作座谈会上得到肯定。三是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新增建行、农商行等合作金融机构,建成53个医保便民网点;推动16项乡镇事项、12项村级事项下沉,实现高频业务“就近办、家门口办”。
区域协同纵深推进,释放同城化改革红利
主动融入襄阳都市圈建设,在全省医保同城化现场会两次作经验交流。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圈内通办”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建立“三单”督办机制,实现周调度、月攻坚。二是深化部门协作。联合襄阳、十堰、神农架医保局及政数部门打通系统壁垒,设立“襄十随神”通办专窗,24项服务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三是拓展异地服务。开通10个门慢特病种跨省结算、生育医疗费省内直接结算,异地定点医药机构增至530家,线上备案“零跑腿”,惠及超100万群众。全年异地就医结算116万人次,基金支付6.91亿元;
基金管理提质增效,守护群众“救命钱”
坚持精细化管理与风险防控并重。一是预算与预付并行。规范预算编制,抓实绩效管理,2023年医保资金绩效评价全省第四,DIP清算进度位列前三;积极开展基金预拨,全年预付医疗机构资金3877万元,惠及42家医疗机构;推行基金拨付“业财一体化”,实现网上拨付、全流程自动化处理。二是严格两定管理。严控两定机构准入,动态考核704家医药机构,对考核不合格的医药机构给与扣减质保金或暂停医保服务处理;推动医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开展协议网签,网签率实现100%。三是创新监管机制。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梳理76个经办风险点,开展全市基金运行月度监测和风险排查。
宣传引领打造品牌,医保声音深入人心
创新宣传形式,打造随州医保特色名片。随州申报的《依托数据赋能 推动结算提速》获国家医保局医保经办典型案例优秀奖;广水市短视频《异地就医的“医”靠》获国家医保局“医保好声音”三等奖;随县医疗救助案例被《中国医疗保险》刊发;曾都区开展“扫街入户”政策宣讲,推动医保宣传从“广覆盖”向“精准达”转变。
奋楫扬帆再出发,砥砺奋进谱新篇。随州市医保服务中心将始终锚定群众需求,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以规范化管理为重点,以精细化服务为抓手,奋力书写随州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郑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