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居民“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 发布日期:2024-12-0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罗皓月

近日,患者孙奶奶因“头晕、乏力5天余,晕厥2次”入住曾都医院心血管内科,曾都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专家经过充分的讨论、会诊,顺利为患者实施了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现已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近年来,曾都区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龙头,以曾都医院为枢纽,以镇卫生院为基础,紧密构建曾都区“医联体+医共体”医疗服务新格局,建立起以省级三甲医院为依托的区、镇、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上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亚心医院等省级医院,下联基层卫生院、卫生室,常态化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初步形成上下联通、信息共享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今年8月,74岁的冯大爷因“突发说话吐词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被家人紧急送往府河镇卫生院,医生综合评判患者为急性脑梗塞,在府河卫生院启动院内卒中救治的同时,曾都医院卒中防治中心接收到讯息,一边由中心经验丰富的专家电话指导、实时会诊,一边组成溶栓小队迅速赶往府河卫生院,现场指导当地医生静脉溶栓,用药10分钟后,患者语言功能及右侧肢体肌力逐步恢复。
  “脑卒中患者的黄金救治时间为3至4.5小时,必须争分夺秒实施抢救,此次救治的成功得益于府河镇卫生院与曾都医院信息的联通。”曾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洪斌介绍。曾都区8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2家村卫生室已于2022年底完成了市级数字一体化平台接入和试运行。
  构建“医联体+医共体”医疗服务新格局以来,曾都区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步伐,建立建成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五大资源共享中心。2024年,心电中心远程诊断会诊6830例,病理中心病理切片诊断3740例,通过省级平台会诊75例,曾都医院共下派到医共体成员单位专家545人次、手术30余台次、坐诊320余人次、指导专科建设13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