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有力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等方面强弱项、补短板。
从幼儿园到大学,贫困娃不用再愁学费;看病到社区,小病不出村,就近就能享受基本医疗健康服务;改造危旧房,新村新生活,数万困难群众实现安居乐业……随着一项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的落实,随州百姓的生活画卷愈来愈温暖动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学有所教,让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漂亮的教学楼、多彩的文化墙、标准化的运动场、设施齐全的活动室……走进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长岗镇中学,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眼前一亮。长岗镇中心学校校长伍从军感慨道:“这些都是‘全面改薄’带来的巨变!”
长岗镇中学曾和很多农村学校一样,患有基础设施薄弱的“通病”,教学楼破旧、操场不成型、教学设备简陋。近年来,借助“全面改薄”的东风,学校改造了教学楼、运动场,新建了学生公寓、实验楼、教师周转宿舍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让学生们在安心学习的同时,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我市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作为补齐教育民生“短板”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打好硬件基础。2014年全市启动“全面改薄”工作以来,累计投资8.68亿元,项目覆盖义务教育学校265所,学校硬件建设快速提档升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更多孩子共享优质教育。我市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在全面落实惠民教育政策的同时,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到高中、中职,到大学的资助体系,学生资助工作实现“全覆盖”,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到多媒体教学普及,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教育,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随州教育努力实现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的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
病有所医,群众健康路上奔小康
在随县高城镇高黄村,走进村卫生室就像进了一个袖珍型的医院。在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卫生室里,有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等,屋内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前来看病的村民进进出出。
村医金培财在这里从事乡医已有10多年了,见证了卫生室这些年来的“蜕变”。他说,卫生室在没改造之前,房间比较小,杂乱、拥挤。2016年高黄村卫生室开始标准化改造,建设用房面积扩大,室内布局更合理,基础医疗设施逐渐齐全。诊疗条件和就医环境改善了,村民们交口称赞。
“小病不出村,大病去医院,出院就能报销,现在就医方便多了……”高黄村村民谢女士用“越来越好”来概括就医感受。2015年她在村里进行免费“两癌”筛查时,被查出患了乳腺癌。因为发现早,治疗及时,手术很成功,身体恢复得很好。谢女士说,她的家境并不宽裕,幸亏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优化医疗资源,改善就医条件。随州设立地级市以来,全市共实施建设项目1000多个,累计投入建设资金数十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了一大批医疗卫生单位。2019年,总投资8亿元的随州市中心医院文帝院区启用,拟投资3亿元的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了33个“四化”乡镇卫生院、3个甲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864个“五化”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网底”进一步筑牢。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近年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医疗服务行为和服务秩序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随县中医院、广水市中医院、曾都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我市积极探索新医改下的医联体建设,构建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正在形成。
如今,我市已建立起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社会各群体全覆盖,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近年来,全市医疗保险保障待遇水平稳中有升,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额度,确保国家谈判药品政策落地,进一步拓展救助渠道,实实在在地减轻了老百姓看病就医负担。
住有所居,生活有安全感幸福感
“我家住房由小变大,由暗变亮,由旧变新,由土变洋,每一次住房的变化,无不使我内心充满着激动、喜悦和幸福!”随州市民钱先生回想几十年买房、换房的经历,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农村到城镇,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随州人的住房条件和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无偿分配的公房制度和低租金的福利体制,人口多、住宅面积小是当时最常见的普通居民生活状况。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城市土地使用权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随州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随州房地产业迅速发展。随州人开始转变观念,购买自己满意的房子,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而随着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日益凸显。随州自2007年开始建立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通过发放租赁补贴方式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积极开发和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自2016年开始,随州中心城区公租房实物配租保障率已达到100%,公租房供需做到了基本平衡。保障性安居工程就这样承载起了许多困难家庭的住房梦想。
群众住房有保障,居住环境也持续改善。2011年,随州全域纳入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至今共有3.3万余户房屋得到改造。2013年,随州全面启动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改善旧城区老旧居民区和规划区内居民的住房条件。与此同时,我市全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显著改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链 接
随州市于1997年(广水市于1996年)通过省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合格验收,完成了我市教育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2014年我市所辖3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随州成为湖北省第三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市、区)全覆盖的地区。
我市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集中体现在国际公认的综合反映健康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上:人均期望寿命2018年提高到78.2岁;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 8.47/10万;2018年婴儿死亡率下降至1.94‰,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我市以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为工作总目标,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助推脱贫攻坚进程。自2011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全市共改造农村危房3.3万余户,2019年还需实施4类重点对象3773户,即实现农村危房4类重点对象全部“清零”。按照计划,我市在2019年底前将实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