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是劳动者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拖欠工资是引发劳动关系纠纷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近年来,市人社局作为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领导小组牵头单位,大力推进依法追讨工资向依法治理预防方面转变,深入实地摸排调研,开展法规政策宣传与服务农民工维权结合,把维护农民工合法利益落到实处。
多方式了解农民工需求
市劳动保障监察以掌握劳动者需求作为问题导向,组织执法员分组深入劳动现场了解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需求。日常巡查用人单位时,既听单位负责人介绍,更注重走访农民工,询问工资支付情况,倾听农民工的诉求。日常受理举报投诉电话专人值守,如实接访记录劳动者反映情况和诉求,简易案件当日调解办结。开展建筑领域劳动用工摸底抽查、走访找问题活动,先后走访中梁楚悦府、曾都锦园、健民扩建项目、高铁小镇、桃园大桥等建筑工地,向农民工进行现场政策宣讲解答,听取意见;深入超市、酒店等服务型企业与职工直接交流;到生产制造等劳动用工密集型企业及出现拖欠工资苗头的用人单位了解工资发放情况,掌握信息。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在每周工作例会上进行分析,理清特性,调整工作思路及时化解劳动用工矛盾。
多形式开展法规宣传
以多种形式进行法规、政策宣传。在生产、制造等企业的工作与生活区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工资发放办法等管理制度。在用工流动性大、临时性多的建筑工地挂横幅、张贴标语和统一宣传画,向农民工发务工手册。向农民工宣传收集证据的方法和欠薪投诉时限、注意事项。对辖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宣传规范劳动用工的义务、途径和办法,引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
多途径服务农民工维权
针对农民工合法维权意识淡薄的实际,市劳动保障监察畅通服务农民工维权平台,夯实服务基础,规范服务窗口建设,对外公布投诉电话,通过“12333”热线等保持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建立健全服务劳动的用工指导制度。指导纠正困难企业或管理不规范企业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强化主动监察方式,健全日常巡查细则,对监察对象尽可能扩宽监察范围,组织专项检查,有效遏制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分类监管,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重点企业实行干预监察和预防预警,预防和遏制违法行为发生。
多举措强化维权执法
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健全措施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以治理拖欠工资为重点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对投诉举报内容初步筛查确立。以法律关系简单,案情双方涉及单位少、人员少,案因演变过程明晰,涉案纠纷内容较为清楚,争议双方差距相对不大,能够及时化解结清的纠纷和案件为重点,辅以掌握纠纷双方性情为着力点,以先化解双方怨气为基础,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通过说理释情式教育,促动双方互谅互让,推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决纠纷。今年以来,全市接待协调投诉200余起,协调成功率98%以上。
日常维权执法中,以举报投诉案情为线索,对被投诉举报的用人单位进行遵守劳动保障法规情况的全面检查。循追欠工资的原因,查审被诉单位月工资报表、社会保险缴纳凭证,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及管理规章等资料,纠正拖欠工资同时及时纠正发现的其它违犯劳动保障法规行为。对被投诉的单位进行全面的“体检”,发现违规及时纠正,既维护了职工权益,也起到解决一案规范一家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规的效果。
加强联合执法的细微调查。在追讨农民工工资过程中,积极主动发挥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加强精细调查和争议调解力度。随着各级政府对治理欠薪的高度重视和媒体高度关注,对用工企业发生的“讨薪”现象,调查同时注重甄别拖欠内容并向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按责任主体限期支付农民工工资。针对建筑承包人以“亏本”或玩“失联”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投诉,坚持及时立案、调查,快速确立方案,从细微处着手完备欠薪相关证据,及时向司法机关移送。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市接待投诉经协商、协调、督办、查办、限期整改、移送等方式,为劳动者追欠工资1400余万元,建立了与建设、司法等部门共同治理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综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