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制造业集聚发展新动能
  • 发布日期:2018-03-2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3月13日,走进玉柴东特专用汽车公司危化品罐式车生产车间,只见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罐体依次排开。工人们头戴安全帽,面戴防护罩,挥舞着焊枪,弧光闪闪焊花飞溅。
  “老式制罐工艺繁杂,隔板笨重,不利于轻量化生产。”该公司技术部长罗定林介绍,去年,公司投入500多万元更新设备,建成制罐生产自动线,不仅工序简单,而且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车辆自重,半挂车辆每台减重400至500公斤,累计降低成本近80万元。
  “通过改进焊接工艺,焊缝拍片合格率稳定在95%左右,减少重复修补,在降低工时、缩短交付周期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质量。”罗定林补充道。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玉柴东特公司除依靠自主研发和高等院校联合研发外,还与前端的制造厂、终端客户建立研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技术共享,形成研发、试制、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技术体系。现已成为东风、解放、重汽、陕汽、北奔、福田等知名汽车企业的专用车生产基地,还成为中石化、中石油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像玉柴东特公司这样跑出创新加速度的,在曾都区并不鲜见。重汽华威公司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持之以恒把创新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该公司创新生产方式,调整渣土车工艺布局,实现流水线生产作业,生产效率提高25%以上。此外,该公司改进自卸车和罐式车产品零部件的结构和工艺流程,既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创新驱动逐浪高质量发展大潮。三环铸造公司通过改进工艺,提升产品综合合格率3.67%,增加经济效益51.33万元;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该公司已为方盛车桥、科峰传动、东风柳汽、徐工传动科技等12家主机厂开发新产品80个,形成量产70个,2017年,新产品实现收入1252万元。
  制造业的创新之路,正在成为曾都区经济动能转换的助推器。来自曾都区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该区完成技改投资135.66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74.5%,对新增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0%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