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底,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4.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65%。其中中心城区销售面积7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8.03%,库存平均消化周期6.28个月。库存面积由年前的120.98万平方米下降至77.92万平方米,去化周期由11.2个月降至6.28个月,随州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
纠其原因,在于随州打的组合拳,从消费侧入手,增强内生动力,让更多的购房者拥有购买力。
一是出台20条去库存新政。对照各级房地产去库存政策,随州加强政策研究,摸清自身底数,出台了服务随州实际的20条去库存新政,其中不乏土地供应、农民进城、水电气开户费优惠、金融贷款支持等系列政策,增加城乡居民入城的信心。科学制定住房用地年度计划,适度减少商品房供地规模,均衡供应住宅用地,实施动态监管。严控供地,促使更多闲置用地开工建设,变向减少房产库存。税收方面,对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由5%减按1.5%缴纳增值税。推进城市新区水、电、路、气以及学校、医院、商场、养老、文体等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人气、商气。我市金融结构也频频“出招”,推出了安家贷、装修贷等优惠产品,更好地调动市场能动性,办理农民安家贷615笔1.5亿元。
二是用好公积金撬动杠杆。在广大购房者中,对住房公积金的认知和依赖度较大,究其原因是贷款利率低,减轻购房者的压力。为此,随州放宽公积金贷款提取条件,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随州市住房公积金异地缴存本地购房(装修、商转公)贷款实施办法》,出台了《随州市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和贷款办法》,将农民工、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连续足额缴存6个月以上的,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目前,随州共有1122名进城务工农民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其中733名申请公积金贷款2.46亿元。
三是货币化安置出新购买力。随州房产去库存成效明显,还有一大推动力,就是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简单地说,棚改户拿到补偿款后,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购房,不再进行现房安置。我市明确提出,不再集中新建公共租赁房,通过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从市场上筹集公租房房源。也就是说,公租房“隐藏”于现有的开发小区中,通过购买或利用租金补贴,让城市低收入群体及外来务工人员享受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棚户区改造中,对选择货币化安置的住户有较高的奖励标准。具体来说,被征收人选择货币安置,在规定时间内签约并搬迁的,除常规奖励外,按住宅房屋补偿评估价格的23%给予奖励。被征收人按期搬迁且在领取货币补偿款之日起12个月内购买新建商品住宅房屋的,根据购房纳税凭证,再按被征收房屋评估价格的10%给予补助。去年,我市棚户区改造9052套,其中货币化安置5514套,丰富了市场购买力。今年,全市计划再改造各类棚户区7836户,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50%以上,力争达到80%。
四是利用网络进一步去库存。市房产部门将协调职能部门跟进发布楼市去库存新政,充分调动开发企业适当让利、便民利民优质服务,进一步活跃房地产市场。联合房地产开发龙头企业,遴选安全可靠的房源,筹建“随州商品房网上超市”,搭建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方便选择货币化安置的棚改对象购买商品房,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探索网络购房新模式,试行市民线上选房、线下看房,网上交易的购房方式,为购房户提供更多便利,更大优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