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新闻发布会摘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3-04-04 14:1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黄苹

一、《意见》起草背景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支撑保障全局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市、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一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结合随州实际,制定出台《中共随州市委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二、《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共6个方面23项重点工作。
  (一)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抓好粮食生产和粮油产能提升,保障“菜篮子”供给,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质效。
  (三)以“现代农港”建设发展乡村产业。要加快推进“五大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
  (四)以“宜居宜业和美”目标抓好乡村建设。要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优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五)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乡村治理。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不断夯实新时代“三农”工作组织保障。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乡村合作公司平台重要作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工程,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
  三、工作举措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46万吨、油菜面积达到46万亩。推广种植优质稻,力争“随州香稻”种植面积扩大到80万亩。
  加快建设“现代农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做实“土特产”文章,围绕五大特色产业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650亿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争取新增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办好乡村合作公司,鼓励发展“龙头企业+乡村合作公司”“乡村合作公司+乡村合作公司”“专业合作社+乡村合作公司”等多种合作模式,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治理,增强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开发冬闲田、撂荒地,向土地要收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农用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农房等资源。
  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好大田种植线、美丽乡村线、乡村旅游线、“四好农村路”线、擦亮小城镇建设线“多线合一”建设,打造6个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为全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示范引领。持续深化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今年将新打造4个示范片,涵盖40个示范村、169个整治村,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答记者问
  1、我们注意到在随州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中将粮食安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请问我市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方面有哪些目标、举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平: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在耕地保护上,各级党委、政府负有主体责任,相关部门负有监督责任。去年年底,结合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市划定耕地保护红线343.8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297.65万亩,这个目标要保持到2035年不变。接下来,将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把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县、镇、村,落实到农户、田块,每年进行考核结账,对突破耕地红线的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党政同责、终身追责要求。
  全面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不论是建设占用耕地,还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都必须严格管控,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尤其是要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符合政策、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非农建设占用的必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农业结构调整占用的要做到耕地“进出平衡”。同时,还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用地,从源头上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切实加大执法工作力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抓好土地卫片执法、耕地卫片监督、耕地保护督察、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清理、耕地流出问题整改等工作,巩固违建别墅清理成果,以“零容忍”态度严查各类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
  2、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涉及了众多与农文旅融合相关的内容,请问我市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目标、举措?
  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陈传义: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将持续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为目标,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提升。
  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广水黄土关农文旅小镇、月光海·渔火露营、东润紫海田园、桃源村等一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质量与进度,全力打造以洛阳镇百美村庄、裸心隐乡村民宿等为代表的“千年银杏、随宿洛阳”乡村文旅品牌。
  做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重点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点、乡村旅游干线、乡村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建设;实施乡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满足游客引导管理、人流密集预警、广播寻人等播发需求;抓好美丽乡村文体广场、美丽乡村健身长廊等群众身边的文体设施建设。
  做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全面谋划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体育等产业的融合,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云峰山万亩茶园等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新典范。
  做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拓展。搞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与包装,通过各类乡村旅游活动提升乡村旅游形象;开展“美丽乡村一日游”等活动,加快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做好湖北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创建。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功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随州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3、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请问我市在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有哪些目标、举措?
  市城管执法委副主任杜丹:市城管执法委今年将抓好生活垃圾治理,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高水平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建成厨余垃圾(易腐垃圾)处理设施。随州市中心城区、广水市城区今年要建成并运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城市厨余垃圾单独收集、集中处理。建制镇的镇区,要新建小型化、分散化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到今年年底,建制镇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建成率达到20%;自然村湾易腐垃圾实行就近就地堆肥处理,实现农村易腐垃圾不出村。
  稳步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确保政策倾斜、资金支持、项目配套等工作的一致性;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达到每个村具备垃圾分拣和回收功能,每个农户具备家庭生活垃圾分类需要;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督导引导,按照每个村配备一名保洁员的要求,配齐农村保洁员队伍,充分发挥保洁员在垃圾收集过程中的宣传和督导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