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缔造鄂北生态屏障升腾油茶富民梦想 ——随县推动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纪实
  • 发布时间:2022-10-10 09:2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实地调研油茶产业


  ▲随县县委书记陈良、县长刘伟到澴潭安居等地调研林业产业等工作


  ▲中国油茶之乡

▲中国油茶之乡

▲油茶果挂满枝头


  ▲专家现场指导  


  ▲茶油产品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特约记者 江开军 通讯员 沈端平


  一方油茶基地,一道生态屏障,一项富民产业,一个振兴梦想。  
  发展油茶产业,是国家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  
  随县林地面积522万亩,居全省第二,森林覆盖率54.4%,活立木蓄积1487.8万立方米,发展油茶产业基础好、空间大、潜力足、条件优。  
  从“绿满荆楚”到“精准灭荒”,近年来,随县抢抓机遇,将“两香一油”(香菇、香稻、茶油)作为“强县工程”的重要战略支撑,大力引主体、建基地、育龙头、促融合,全县油茶种植面积23.5万亩,油茶产业总产值超2.2亿元,跻身湖北省油茶生产重点县。  
  2022年,随县扎实推进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激励全县破解“四大问题”,共同缔造鄂北生态屏障,升腾油茶产业富民梦想! 


  强化思想引领破解“为何种”问题  
  大抓油茶产业,是国家所需、随县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随县举旗定向,提升站位,把好思想总开关,谋定产业大蓝图。  
  站位国家粮油安全。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70%左右依赖进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油茶绿色环保,一亩百斤油,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且发展油茶产业,不与粮棉争地,又能增加油料供给,是解决我国粮油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站位区域发展战略。油茶产业,事关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事关随州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事关随县强县工程,是落实省市县发展战略重要抓手。  
  站位民生民本立场。林地资源丰富是随县的重要优势,随县七成人口生活在山区,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油茶产业是必然选择。澴潭镇皮台村等多处老油茶基地实现“10亩油茶林,年收两万元”,印证油茶是富民、惠民、利民的“铁杆庄稼”。  
  随县知责担责,迅速启动“3年新栽8万亩”行动,确保2025年高标准油茶基地突破30万亩,以一域争光为全域添彩!


  强化政策驱动破解“谁来种”问题  
  推进油茶产业大发展,必须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主体,随县创新体制机制,以政策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把政府的引领力、市场的决定力、群众的推动力凝聚到一起,形成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构建支持体系。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大抓油茶产业、抓大油茶产业的鲜明导向,随县把油茶产业列入“强县工程”战略支撑项目,发挥政府统筹“点石成金”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作用。先后出台油茶发展“五个一”(即成立一个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一个油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编制一套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个支持油茶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建立一个油茶产业发展协会)“一揽子”支持措施,其中,支持政策分四个方面(产业基础、科技支撑、品牌建设、政策保障),切实解决用地、资金、种苗、管理、加工等现实问题。  
  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大资本、大企业、大业主上山,鼓励农民以林地入股形式参与油茶产业开发,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经营权、收益权,增强投资的积极性,真正使市场主体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已有万亩以上基地4个、千亩以上基地11个、百亩以上基地32个,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和压舱石。  
  升腾产业热度。培育出木本油料省级龙头企业6家,油茶产业市场主体160余家。支持粮油企业开发油茶产品,生产出茶油、精油、茶粕、皂素、护肤品、有机肥等30多种系列产品,实现对油茶资源“吃干榨尽”。  
  今年,随县产油茶青果1.6万吨、茶籽4000吨,可加工茶油1000吨。 


强化科技支撑破解“怎么种”问题  
  随县推动科学技术进基地,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坚持规划科学。秉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适度集中、多点突破”原则,结合县国土绿化、交通网络、设施农业等建设规划,编制《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总体规划》和《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三年计划》,提升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坚持种植科学。良种是油茶的“芯片”,管理是效益的保障。随县严格落实“引种—试种—选优—推广”流程,育苗圃和采穗圃实行“四定三清楚”(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苗木供应品系清楚、种源清楚、去向清楚),推广“五统一分”运营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购苗、统一栽植、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管理和受益),确保稳产高产。  
  坚持管理科学。突出水、土、肥、草、病、虫、形七大关键,把牢时间节点,做足绣花功夫。常态化开展科研院校联基地、林技人员带农户活动,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解决油茶抚育、施肥、修剪等关键技术,让油茶经营管理主体懂经营、善管理、会操作,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先后争取到国家油茶科学中心、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湖北省林科院等4家科研机构,在随县油茶设立油茶科研基地,开展油茶种植技术的科研、推广。  
  目前,随县油茶丰产示范园6年树苗亩产青果过800斤,亩均收益达1600元,引领全县油茶开启“黄金时代”!  


强化产业富民破解“为谁种”问题  
  随县强化统筹融合,推动油茶基地发展旅游经济、服务经济,将油茶产业办成“全民盛宴”。  
  全力办好试点。支持澴潭镇打造4万亩油茶示范带,13.5公里产业线一线串珠,形成集种苗、基地、加工、科技、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殷店镇大东岭村投资百万元成功改造老油茶基地,全县各地学有榜样、赶有标杆。  
  带动群众参与。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县油茶产业发展政策,提高社会认知,营造良好氛围,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形成全县动员、全民参与的共同缔造新格局。全县共有6854户农户种植油茶,面积达12.6万亩,年产值达5800万元,户均增收8000余元。  
  擦亮油茶品牌。响应随州品牌战略,促成随州油茶、随州香菇、随州香稻列入湖北省“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叫响“两香一油”特色品牌。  
  推动融合发展。对接乡村振兴大棋局,将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油茶产业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以花园形态打造油茶基地,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让基地美起来、产业强起来、文化扬起来、群众富起来。  
  一方产业一方兴,百里油茶百里富。  
  放眼未来,随县将扎实推进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奋力争创全省油茶产业强县、全国油茶产业重点县,全力争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强县工程争光,为生态湖北添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