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县均川镇—— 舞动农业“龙头”拓宽“共富”之路
  • 发布时间:2022-09-05 08:2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湖北共富牧业百万头养猪场。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魅力均川,金船扬帆。
  均水河畔,唐王广场上依然留有“日游大洪山,夜宿古均川”的千古佳话。美丽乡村,遍地开花的绿色产业焕发“特色农业重点镇”的蓬勃生机。
  产业强镇,“龙头”引领。
  一头猪的产业链条到底有多长?在位于均川镇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北共富牧业有限公司,“共富”探索不断刷新着产业链的长度。
  8月末,均川镇永福寺村,9栋8层高的楼房拔地而起,数十名工人正在进行外部装修和设备安装。这是共富牧业的智能化楼房养猪项目,今年10月分批建成后,可存栏种猪1.4万头,年出栏生猪30万头,配套建设污水处理中心、生物有机肥场、3000余亩有机农田。公司向“智慧型”现代养殖迈出关键一大步。
  从30年前的3头母猪起步,到2007年在均川成立公司,共富牧业的探索从未停步。他们与台湾福昌集团合作,建设“中系”种猪繁育项目,解决“种猪芯片”问题;成立湖北宏远机械公司,研发生产散装饲料运输车、禽苗和生猪运输车等,在自用同时,九成产品外销;每个养猪场配套建设生物有机肥厂,供肥于自建的有机农产品基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建设生猪屠宰与食品加工厂,打造“百万头生猪食品全产业链”……
  一个龙头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均川镇生猪养殖由来已久,专汽等生产也具备历史基础。该镇党委书记席耀鸿表示:“全力支持共富牧业做大做强,放大‘以商招商’效应,吸引共富有机肥厂、饲料运输车生产厂等上下游企业进驻,延链补链打造随州生猪食品全产业链第一镇。”
  目前,共富牧业围绕生态农业、食品加工、智能制造三大板块,逐渐形成集现代养殖、有机种植、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生猪屠宰、农牧智能装备制造、冷链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成为全市最大的养猪企业、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该公司生产总监曾攀介绍,计划三年内全产业链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亿元。楼房养猪等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出栏生猪60万头、年产值35亿元以上,计划5年内达到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产值超过50亿元,在目前基础上实现翻番。
  共富牧业带动“共富”。均川镇28个村和两个居委会140余户规模养殖户、400余户专业养殖户科学发展生猪养殖,配套行业蓬勃兴起。宏远机械公司新引进4家专用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流程整合,打造共富智能装备产业园,2021年产值超过5亿元,二期建成投产后,可年产专用汽车1000辆。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均川镇以乡村合作公司为抓手,以“三乡工程”为引擎,广招乡贤能人回乡创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等产业,激活乡村各类资源要素,不断拓宽“共富”之路。
  龙泉村东润紫海田园景区,鲜花铺地,青绿遍野。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先才介绍,该项目由龙泉村成功人士刘从高回乡创办,流转土地8000亩,打造集花海、民宿、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生态体验旅游村落,带动50余人就近就业。58岁的周春林正是景区发展的受益者,他说:“在家也闲不住,园区有活就力所能及地干,一年可以增收1万多元。”
  曾家河村银子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一个个绿油油、肥嘟嘟的果实挂在枝头,100亩八月瓜今年首次丰收。该村党支部书记储建勋喜上眉梢:“基地由村合作公司领办,今年产值预计达到7万元,3年后丰产,预计实现产值7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该村还通过盘活抛荒地200余亩,发展青茄、养鸡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均河口村,返乡能人张家刚创办佳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撂荒地种植随州香稻2000余亩;解河村,乡贤刘海开垦荒山1200亩,投资500万元,建起了油茶基地,昔日荒山变成绿洲……在一个个乡村合作公司的引领下,在一批批乡贤、能人的带动下,均川镇的大棚蔬菜、瓜蒌、中药材、香菇、香稻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加快发展,带动集体增收、农民增富、乡村增色。
  产业兴,镇域兴。该镇投资1300余万元对集镇主街道全面刷黑,铺设人行道6公里,划定停车位110个。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参与“五清一改”、“三三工程”、国家卫生乡镇创建,集镇面貌日新日进。
  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入实施强县工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席耀鸿介绍:“均川镇将围绕打造‘特色农业重点镇’目标,以共富牧业为龙头,延链扩能、融合发展;以乡村合作公司为抓手,持续深化‘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格局;以湖北省第二批‘擦亮小城镇’示范镇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让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