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市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发展纪实
  • 发布时间:2024-01-15 08:4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隆冬时节,我市城乡供销市场异常活跃:销售化肥、农药农资,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电商“云”端卖货、直播带货,将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加速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供销部门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023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牢记“为农、务农、姓农”服务宗旨,抢抓改革契机,创新工作理念,着力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努力谱写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崭新篇章。
  “农服平台”助农业增效
  以为农之心,谋利农之事。市供销合作社以“数字助农,智慧兴农”为抓手,创新融合、聚焦重点,大力开展供销“农服平台”建设,全面激活服务乡村振兴内在动力。
  采取“供销+农技+农机+X个村级经济组织”的“3+X”模式,全市供销系统参办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20家,重点种好农户分散田、集体机动田、统一流转田、冬季闲置田“四块农田”。
  推广应用供种、育秧、机插、供肥、机防、收储“六统一”模式,推动供销社由单一购销服务向全程综合服务转变。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12万亩次,积极履行农资供应主力军作用,全系统供应农资1.8万吨,储备9000吨。
  开发“随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小程序,打造一站式专业化信息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精准对接群众日常生产需求。随县、曾都区、广水市供销社被省供销社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单位,争取中央农业社会化专项资金1210万元,发挥了撂荒弃荒土地耕种“兜底”作用,保障新形势下粮食安全。
  “两网融合”助农村增色
  干净的村道,整齐的民居,美丽的花坛……这是广水市郝店镇铁城村常见的景象。在走进铁城村之前,很难想象农村的环境如此干净整洁,村庄几乎连一张碎纸都看不到。
  “这是因为我们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与农村垃圾分类相结合,全面改善了这里的居住环境。”郝店供销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郝店供销合作社承担全镇农村低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回收处理工作任务,建立全程分类回收处理网络体系,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问题。
  为贯彻落实总社关于推动再生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县乡村流通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
  引进湖北省再生资源集团和垃圾分类及城乡环卫专业企业“江苏阳光朗洁公司”,在随县安居镇和随县盛世华源小区建立试点,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营模式,建立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和环卫保洁管理体系,改造镇级垃圾转运站,建设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先后建设垃圾分类亭100处、垃圾分类房1处、有机垃圾处理车间1处、投入环卫、保洁车辆80台,分类回收废旧物资累计610吨。
  “村社共建”助农民增收
  以助农增收为目标,市供销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利益联结,积极构建“村级党组织+基层供销社+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力促实现农民群众得实惠、村集体经济得壮大、基层党组织得加强的多赢局面。
  采取“供销社主导,农民主体、能人领办”模式,成功培育随县新街镇刘家岗村乡村振兴供销服务站,打造集生产生活服务、公益性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创办众合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纳580家农户、种植大户、经营能人入社,实现了“农民变社员、社员变股东”,为村民年增收8.5万元。
  发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示范引领作用,组织27个试点村成功申报省供销社共同缔造“以奖代补”资金129万元。设立合作发展基金,制定印发《随州市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截至目前,已提取基金115.22万元,重点支持基层组织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等,提取基金68.22万元,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和乡村振兴项目。
  与此同时,抢抓全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机遇,指导随县供销社牵手金融部门,以“政银担”模式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供销系统与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累计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金融2082笔、12.3亿元,在保项目1200笔、4.65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家、2万农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