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 ——探寻黄鹤楼酒业的高品质酿造之旅
  • 发布日期:2023-03-1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从百年前富有传奇色彩的辛氏传说,到蝉联两届“中国名酒”称号,黄鹤楼酒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湖北人的集体记忆。
  日前,黄鹤楼酒业再添新荣,黄鹤楼酒业(随州)有限公司荣获“随州市第四届编钟质量奖提名奖”。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该公司是如何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的?
  粮为酒之本,酿酒源于粮、兴于粮,高品质美酒离不开高品质原粮。2022年10月31日,黄鹤楼酒业与随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街镇打造30000亩粮源种植基地,种植小麦、籼稻谷、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
  “要酿得美酒,‘种’是第一要诀,种出最适合酿酒微生物发酵代谢的专用粮,再通过自然馈赠与古法工艺完美交融,呈现一杯‘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美酒佳酿。”黄鹤楼酒业(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闵波平表示,公司坚持建好田间“第一车间”,推进酿酒专用粮研究和专用粮基地建设,在满足企业酿酒需求的同时,带动一方农业农村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
  据悉,近年来,黄鹤楼酒业先后打造了京山大米、随州小麦、咸宁玉米三大酿酒专用粮基地,推进专用粮种植标准化、精准化、智慧化管理,实现原粮100%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以高品质原粮夯实黄鹤楼酒的品质基石。
  水为酒之血,也是酒质的关键因素。黄鹤楼酒业采用漂水河地下619米深层地下水,依托自动化制曲、自动化酿酒、智能化摘酒、“131基酒老熟”等9大技术,在源头上实现“技术+品质”双保障。
  走进黄鹤楼酒业(随州)有限公司智能酿造园,蒸腾的热气袅袅升起,阵阵酒糟香味清冽扑鼻,自动润粮系统有序地扣合翻转进行高温润粮。酿造车间里,“向生产要质量,向质量要口感,向口感要风格,向风格要不同”的标语格外醒目。
  “黄鹤楼酒是‘磨’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在黄鹤楼酒业的生产理念里,食品安全与质量保障是生命线。
  2016年4月,黄鹤楼酒业与古井贡酒正式开启战略合作,开创“中国双名酒”新格局,与此同时,“135精益质量管理模式”也被导入进来。通过“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黄鹤楼酒业对每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和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都作出了详细规定。
  秉承“质量为天”的质量理念,黄鹤楼酒业随州公司高度重视白酒质量与食品安全,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建立了质量、食品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四位一体”管理体系,构建常态化的“211N”质量法律法规管控方法,推行“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核心,实施管理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服务共赢化、风控常态化、知识传承化的“一核五化”质量管理模式。公司自2015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来,实施文化梳理、战略制定、品牌复兴、员工契合等六大行动,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公司不断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未出现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市场抽检合格率100%。
  酿酒原粮从种子到成长为合格的酿酒原料共经过100余道工序及品控保障,优选原粮到酿成原酒共经历120余道工序及品控保障,原酒从洞藏的陶坛中到达消费者餐桌上共经历80多道工序及品控保障。“选料、制曲、配料、发酵、蒸馏、贮存、勾调、灌装等工艺流程,黄鹤楼酒业对每个环节都进行全方位研究论证,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黄鹤楼酒业(随州)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负责人汪方方表示,300多道工序及品控保障,每一项都制定了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匠人精神确保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美酒。
  近年来,在回归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黄鹤楼酒业在产能方面也加速扩张。“今年随州工厂首次开启春酿,自正月初七酿造线开工以来,每天可产原酒约12吨,到5月产能将全面释放,全年产能有望突破万吨,力争税收过亿。”酿造中心总监孙培彬介绍,全面开启春酿,既是黄鹤楼酒口感上乘、品质极佳的重要原因,也是企业做好自身、提升品质、加大优质储能的关键信号。“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就在于产能升级,持续扩充优质产能是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方式。”孙培彬说。
  闵波平表示,黄鹤楼酒业将继续恪守“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企业价值观,持续推进质量强企建设,加快赋能白酒产业升级,为国家创造税收,为社会创造效益,为新时代消费者酿造高品质美酒,更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