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区织密“三资”监督网守好群众“钱袋子”
  • 发布日期:2024-12-0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罗皓月

“以前总有村民担心村干部掏空集体的‘家底’,肥了自己的‘ 腰包’。现在村里的‘三资’事项都要经‘四议两公开’程序,大小支出都公开透明,‘晒’得明明白白。”日前,曾都区何店镇桂华村村民余正海面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回访高兴地说。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村集体资产有多少,资源分配给谁、资金用在哪儿,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4月以来,曾都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资产资源管理混乱、集体合同签订不规范、“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开展系统治理。联合财政、住建、农业农村、审计等职能部门对全区11个乡镇202个村(社区)近三年来集体“三资”管理处置和村级小型工程建设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三资”动态管理台账,完善自查问题清单、责任整改清单和案件查办清单。为进一步提升问题纠治精准度,该区在开展大数据比对、现场核查、重点抽查和交叉检查的基础上,对全区177个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村(社区)开展专项审计和提级审计,督促整改面上问题963个,移交问题线索83起。
  该区纪委监委紧盯“ 三资”管理中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聚焦集体“ 三资”管理使用、经营、收益分配等环节,强化执纪执法,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提级办理、联合办案等方式,严肃查找在集体“ 三资”管理中以权谋私、监守自盗、贪占挪用、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深挖彻查群众身边“蝇贪蚁腐”,集中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共查处“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214个,处理247人,推动健全完善制度39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件。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通过总结突出问题和典型经验,着力探索“智慧平台+监督”模式,积极推广基层小微权力“一点通”智慧监督平台运用,拓宽乡村振兴新路径。如今,南郊街道红山头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土地流转,采取“流转+分红+就业”模式,盘活抛荒地发展薄荷种植产业,不仅撬动村庄发展,还带动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洛阳镇胡家河村通过专项整治不仅解决村集体“三资”管理遗留问题、厘清了资产权属、规范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和山场发包程序,还唤醒了沉睡资源,让村集体累计增收60余万元,从源头化解了群众信访矛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