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新常态下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随州市审计局紧紧围绕“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目标,扎实推进预算执行全覆盖的路径和措施。
一是调整审计方式,拓展审计深度。采取集中分析、分散审计的方式,分两个阶段拓展审计深度。第一阶段为数据准备阶段,5月初由财政科牵头,从各科抽选部分人员,组成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办公室,由办公室集中对58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利用数据集中分析结果,找出重点疑点。第二阶段为重点核查阶段,将每年必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16个部门集中分析结果分配到各审计组,于5月底进点,至7月15日前结束,并形成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报告;另外由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办公室派出核实小组,到另外42个被审计部门核实疑点,统一形成报告。
二是深化审计方案,突出审计重点。紧扣 “三个坚持、八个大力推进”要求,在把握2015年度市直预算执行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向年度预算执行“两头延伸”,着重揭示预算编制不完整、项目预算不细化、使用不规范、项目资金结余过大等问题,重点分析年初预算与预算执行结果存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规范预算执行意见和建议。通过对2015年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专项审计,着力促进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六条意见”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各项政策落实。重点围绕在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底已经开展的 “四项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对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和工资津补贴发放情况的合规合法性进行审计核实,规范部门经费保障和人员经费开支。加大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推动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和机制,规范资金使用,防范和遏制违纪违规问题屡查屡犯。
三是合理调配审计资源,科学安排步骤。打破科室、专业界限,整合审计资源,动态调配力量,举全局之力,集中力量突破审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场审计中,严格按照审计项目网上审理的规定,及时上传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笔录等现场审计资料,并按法规科要求及时修正相关资料,防范审计风险,切实保证审计质量。同时在财政数据联网的背景下,有效利用AO现场审计现代技术及现代各项技术资源,通过明确方案、形成制度、定期召开业务研究会议等方式,统筹有序安排审计步骤。
四是强化成果意识,注重审计成效。现场审计结束后,各审计组要围绕审计方案所列的审计内容和要求,逐项汇总、上报审计情况。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按照市人大批复的部门预算口径,全面反映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揭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2、部门单位在编制和执行部门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3、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客观反映项目支出的效益效果情况,揭示影响效益实现的因素,从制度和体制上提出改进和完善部门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