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峰、苏明、张小元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我市医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商市财政局、市卫健委,现答复如下:
市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三重制度”保障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狠抓扩面征缴,做大基金“蛋糕”
我局高度重视参保工作,参保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2023年,圆满完成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领导、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参保扩面工作新机制,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横向建立医保、税务、财政、公安、民政、乡村振兴、卫健、教育等12个部门工作协同机制,纵向强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建立宣传发动、信息共享、调查核实机制,形成参保扩面推进“一盘棋”。压实工作责任。将医保参保纳入强县工程考核,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镇村,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开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摸底调查,组织与户籍人口、住房人口、养老保险、重点群体、上年度参保、市外参保6轮数据比对,精准锁定扩面对象,逐一动员参保。强化宣传动员。加大医保惠民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发送提醒短信300余万条,组织入户宣讲,将参保和医保政策送到群众身边,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保;畅通缴费渠道,实现参保缴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厅联办”,职工个人账户可为家人缴纳居民医保;免缴新生儿出生当年参保费,出生12个月内随时可缴,待遇可追溯,实行“出生一件事”一事联办,确保新生儿及时享受待遇;实行分类资助参保,2023年全市资助参保21万人,资助金额4033万元,做到困难群众、农村低收入人口等特殊困难人群应保尽保、不漏一人。
二、聚焦保障提质,健全制度体系
近年来,医保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有效减轻,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做到同城同待遇,同服务。2023年市域内职工、居民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7%和72%,职工普通门诊支出5535万元;职工基本医保年封顶线由15万元调整为20万元,取消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封顶线。居民基本医保年封顶线由12万元提高至15万元、大病保险由30万元提高至35万元,居民门诊年限额由200元提高至350元;门诊慢特病病种由25种扩大到37种,取消起付线,提高报销限额,职工慢性病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80%、特殊疾病由80%提高至90%;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每年减轻“两病”患者负担2500万元;兜牢保障底线,2023年为农村低收入人口报销8.61亿元。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2023年依申请救助2685人、支出3709万元;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基金支付,居民住院分娩由定补800元调为按住院政策报销,取消职工住院分娩起付线,产前检查由500元提高至800元;2021年推出湖北省第1家城市定制版商业健康保险“惠随保”三年来保障不断升级和优化,并支持职工个人账户为自己和配偶、父母、子女购买“惠随保”。
三、发挥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发展
发挥医保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通过自愿申请,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以及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护理院以及养老机构内设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提高中医药服务价格。2019年对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41-48类)价格上调20%;对“颈椎病推拿治疗、烫熨治疗”两项中医技术进行了专项调高;2023年协调市中医院对7项院内制剂进行了调价申报,获批了5项(另2项仍保持原价)。将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4年随州市纳入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机构制剂目录范围的自制剂(中药制剂、化学制剂)达66种。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实施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遴选中医病种,合理确定分值,实施动态调整。推进实施中医按疗效价值付费,引导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遴选发病率高、基层具备诊疗能力的病种作为中医基层病种,实施同城同病同价,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适宜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对康复医疗、安宁疗护等需长期住院治疗的中医优势病种,可按床日付费。
四、聚力经办提质,创新服务模式
着力打造体系健全、方便快捷、标准规范、高效智能医保服务,群众体验感不断升级。异地就医更加便捷。异地就医定点医药机构增至338家,异地安置退休、异地长期居住及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实行承诺制备案,通过现场办、电话办、鄂汇办APP、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多渠道、全方位提供便捷的异地就医备案服务,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23年,全市结算异地就医30万人次、6.84亿元。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建立了“区有大厅、镇有窗口、村有柜台、村组有网格员”的四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以41家公立医院、44家银行保险网点为延伸建立便民服务点。县市区实现29项医保服务全市通办,镇级可直接办事项15项、帮代办事项8项,村级可办事项9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银行能办事项10项,群众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医保服务。便民服务提速升级。24项医保服务实现“襄十随神”都市圈无差别“圈内通办”,生育津贴实现“免申即享”。慢病认定下沉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由过去一年一次变为现在随时可办,患者在医院“只填一张表,全程免跑腿”,为符合条件的慢病患者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处方,开通药店互联网处方,群众购药更方便。信息应用加快拓展。医保码激活122万人,全省排名第6,结算率全省第2。在部分医疗机构部署IOT刷脸设备,方便老年人、儿童刷脸激活医保码,刷脸即可进行医保结算。4家医院开通医保移动支付,患者无需在窗口排队,通过手机即可在线完成看病缴费。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巩固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细管理服务、数据提质赋能为主线,以巩固拓展现有改革成果、贯彻落实国家省改革要求为重点,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医保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随州实践。
随州市医疗保障局
2024年5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