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 第22026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2-12-14 15:54
  • 信息来源: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编辑: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张金林委员:

十分感谢您对随州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随州市全民健康医疗大数据改革的建议》(第22026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州市卫健系统在全面推进各项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现,部分工作落实不彻底、推进不顺畅,是因为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没有整体建设规划、现有系统架构陈旧、应用发展水平不平均、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技术支撑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不仅无法实现业务间、机构间、区域间融合协同,也无法满足全市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和全市卫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0年,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在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的支持下,申报了“随州市区域医疗数字一体化平台项目”,历时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了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预算评审和公开招标工作,并通过了省卫生健康委和随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该项目开展了13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基本包含了您提案中的建议内容:

1、开展以“基于IPv6、主备线路+5G、云端态势感知+边缘安全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升级改造,实现全卫健行业“万物互联”、持续高效且安全的网络支撑;

2、开展以“租用云空间、本地化运行+异地全量灾备”为主的业务上云工作,实现硬件环境的“集约化使用”和业务安全性的大幅提升;

3、开展以“容器化为主、虚拟化为辅、中台全面支撑、大数据深度应用”的数据底座建设,实现所有健康相关的医疗、卫生、监管、辅助数据统一管理、互联互通和深度二次应用;

4、开展以“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规范流程、统一流转标准”为主的临床业务一体化建设,发挥信息化手段在促进各项业务标准性、规范性提高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用信息化手段尽可能约束各类不规范医疗行为;

5、开展以“统一组织管理与人、财、物、事全要素全流程管理”为主的运营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各类管理向更精细化、更科学化发展;

6、开展以“提高群众在预约、就诊、支付和实名制身份识别”为主的便民应用一体化建设,大幅提高群众在接受卫生健康服务过程中的便利性与快捷性;

7、开展以“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全生命周期居民健康档案建设”为主的公共卫生应用一体化建设,实现卫生健康服务的更全面化、更深入化、更个性化、更精准化;

8、开展以“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区域影像、区域检验、区域心电、区域病理”为主的协同共享一体化建设,实现全行业、全过程的深度协同,促进“任意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够集合全市医疗资源并解决大部分早期诊疗需求”等目标的实现。

9、开展以“统一服务总线、统一平台门户、统一规则管理”为主的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和CA认证平台,充分考虑短期无法实现上云机构的对接,实现一体化框架内一个账户密码和一次任意点登录就可以打通整个服务体系。

10、开展以“实时监测、快速响应、支撑处置、统一指挥”为主的疾控应用一体化建设,实现所有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的全自动化,满足各类流行病学调查的快速化、标准化、深度化和灵活性,解决卫生应急指挥“发生什么、指挥什么”的问题。

11、开展以“辅助诊断、辅助随访、辅助监管、辅助服务”为主的AI人工智能辅助应用建设,让群众接受更优质医疗服务、基层医务人员更快提高医技水平、医疗机构更好为病人提供病愈后期服务、卫健行业部门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

12、开展以“桌面端向移动端全面延伸”为主的即时通讯与协同工具建设,建立更为方便的医患沟通渠道,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沟通、协同效率,群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快速询医问诊,医护在任何终端、任何环境都可以高效办公、学习。

13、开展以“智慧病房、云桌面”为主的创新业务探索,实现诊护服务、医患交互和各类便捷服务的床边化,降低各类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和维护难度,提升医疗服务的快捷性和透明度,减少各医疗服务环节的等待和不必要的感染风险暴露。

目前,“随州市区域医疗数字一体化平台项目”于2022年5月下达了开工令,正式启动了项目建设工作,预计在2023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并投入使用。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将督促中标单位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让项目建设成果惠及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服务于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实现。

                                                            2022年6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