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21075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1-12-24 19:23
  • 信息来源: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编辑: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李方委员:

您提出的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该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设性和指导性。为此,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组织对提案进行了学习研究,充分吸收其中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工作实际,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随州市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聚焦服务意识不优、融资渠道不畅、法治环境不优、人才支撑不够等重点问题,发布了提升行动60项政策措施。围绕贯彻落实60条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竞相出台具体措施,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发力,直面难点堵点强力攻坚,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一是狠抓统筹联动,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市县两级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强化统筹协调、调度督办,将60条硬核措施和90项重点任务清单以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地各单位,强力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优化营商环境作出重要批示,克克市长专题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出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代表行动方案》,市政府先后召开2次工作推进部署会,政府常务会议先后3次专题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政协开展“协商在一线有事好商量”活动,市纪委监委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文件、市委巡察办开展专项巡察活动,市委组织部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市委宣传部连续召开2场优化营商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督促各地各相关单位面向社会发布公开履职承诺。市营商办提前筹备做好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迎检工作,制定《营商环境评价参考指标责任清单》,将19个一级指标、98个二级指标、553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35个市直单位,建立起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是狠抓重点突破,打响集中攻坚战。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难点,全面启动优化营商环境“清文件、减审批、降收费”专项行动,市本级共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共19件,市县两级压减审批时限比例达到75%,比去年提高10%,出台31项“降收费政策举措,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积极开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示范创建工作,7项改革项目入选省级改革试点。开展“转供电违法加价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完成“转改直”改造用户1.4万户,推广“转供电费码”应用,清退多收电费22.76万元。切实抓好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问题的交办整改,实行市县两级双向交办,对弱项指标重点督办,督促有关单位切实拿出整改措施,三个县市区分别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合作,开展营商指标提升辅导、培训、整改,强力攻坚破题。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营商环境知识进市委中心组学习、市委党校课堂等活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大抓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三是狠抓刀刃向内,强力推动自我革命。坚持以小切口改革推动实现营商环境大变化。扎实推进全国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企业犯罪相对不起诉改革试点),目前已获批适用企业合规案件9件。各县市区区域性统一评价工作全面完成,房屋建筑工程试行分段许可分段施工,推行产业项目单体竣工提前验收;全面推行工程领域使用保函代替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政府采购免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随州海关66日成功开关,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非紧急政务热线与12345热线整合,共整合热线24条;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成功出让标准地7宗;率先在全省开展供用电合同电子签章试点。市级政务大厅将市直22个单位的307个政务事项整合为一窗集中受理;市区不动产相关业务联办改革试点顺利推进;与东莞市开展“跨省通办”合作;与襄十神开展“省内通办”合作;住房公积金业务全面推行“全程网办”“不见面办”“零材料办”,鄂汇办-随州旗舰店正式上线运行;随县开展全省县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精简试点,精简率达31%

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务环境方面。所有事项的总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减了70%30%以上事项都能即来即办,90%以上事项“最多跑一次”就能办结,全程可网办事项占比超过90%,“一事联办”并联集成办理事项达120余项,7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域办理”。法治环境方面。开展涉市场主体案件“少捕慎诉慎押”专项监督,检察机关对涉市场主体依法不捕1316人、不诉88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出台《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对35种轻微违法行为实行容错监管机制。融资环境方面。目前,各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150多个,推出“香菇产业集群贷”、“产业链金融”、“存货质押贷”、“农业科技贷”,实行“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市级融资担保机构共为797家企业担保贷款30.66亿元,其中今年新增3.6亿元。人才环境方面。先后引进省级“科技副总”8名、“院士专家企业行”专家23名、“博士服务团”成员4名,帮助解决技术难题11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5项。成立随智产业研究院,并与智联招聘达成合作,联手为我市企业扩宽引才渠道。通过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力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1-5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9063户,同比增长100.2%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我市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与企业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政务服务的便利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发展的要素保障还不优、市场主体获得感还不强、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还未完全形成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营商环境领域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再压责任、再加力度、再强措施,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

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7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