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发布日期:2021-07-15
  • 信息来源: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 黄振忠

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随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二一年七月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环境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五、发展目标

第二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

二、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四、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章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

一、突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二、集聚发展高成长性产业

三、壮大发展新兴产业

四、转型发展传统产业

五、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章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促进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三、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第五章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随州

一、积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二、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三、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第六章 承接区域发展布局打造“汉襄肱骨”

一、建成“桥接汉襄”关键支撑

二、打造“融通鄂豫”重要枢纽

三、构筑“众星拱月”发展矩阵

第七章 提高新型城镇化品质  建设“神韵随州”

一、优化中心城区功能

二、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八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九章 推动更高质量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第十章 统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发展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二、提高能源安全保障

三、完善水利设施网络

四、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第十一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随州

一、加快建设鄂北生态屏障

二、持续强化污染防治

三、推动资源节约绿色发展

四、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第十二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一、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二、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增强随州文化影响力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二、建设健康活力城市

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十四章 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促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一、保障居民充分就业

二、促进居民持续增收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五章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效能

一、深化民主法治建设

二、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三、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第十六章 强化保障措施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二、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

三、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序言

本纲要根据《中共随州市委关于制定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主要阐明随州到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承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全面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建设,加快形成“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的联动发展新局面,奋力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努力实现“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定位,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随州贡献。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异常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坚决果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十三五”时期,随州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过“千亿元”关口,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900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降低,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快速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6.9:47.9:35.2调整为2020年的15.8:43.5:40.7。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被国家纳入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创建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通过验收,在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十三五”时期,随州坚持特色领航,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发展逐步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创新发展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34家企业跻身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程力集团入围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泰晶科技、江南专汽、三峰透平成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业支撑作用凸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704家,专汽及零部件、香菇、风机、铸造、电子信息五大省级成长型产业集群快速壮大,专汽、农产品加工产值均突破400亿元,新能源发电量居全省第一位。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异军突起,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为全省重要文化名片,随州市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田王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随州荣膺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十佳魅力城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广水市跻身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市,随县被评为全省“三农”发展进位显著县;“随州香稻”“随州油桃”“随县泡泡青”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随州香菇”“随县香菇”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香菇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00亿元,年出口创汇6亿美元以上。

三大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三五”时期,随州集中力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各类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非法集资等金融领域违法活动得到进一步遏制,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全面完成精准脱贫任务,126个贫困村出列、1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8755户、17642人,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考核要求,城区空气PM2.5年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省定目标,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14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3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营,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十三五”时期,随州稳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试点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双百”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0.2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供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8%;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完成绕城南路、文帝大道、广水永阳大道等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区域性交通枢纽能级提升,汉十高铁全线通车,完成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大随至汉十段、316国道十岗至厉山段和107国道广水段改造等交通项目,以铁路为骨架,以公路为主干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融入武汉“半小时经济圈”。城市管理不断优化,数字城管系统建立运行,“市区一体、以区为主”的城管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效,城管执法迈向规范化、法治化、智慧化。“擦亮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重大成果,镇、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淅河镇、洪山镇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随县洪山镇、广水市杨寨镇列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曾都区洛阳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广水市郝店镇获评“全国卫生镇”,大洪山长岗镇创建中国特色小城镇,3个镇入选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建设试点,广水市观音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4个村入选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改革开放创新不断深化。“十三五”时期,随州积极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努力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医养融合、混合所有制、纪检监察体制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建设服务型政府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曾都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县,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和农村宅基地产权确权登记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不动产登记改革“一窗联办、集中服务”受到省政府表彰。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实现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对外开放水平日渐提升,成立随州海关,获批国家级出口专用车质量安全示范区,“引进来”与“走出去”成绩突出,五年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83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14家企业在境外投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十三五”时期,随州切实落实“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绿满随州行动”等系列工程,生态绿化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厕所革命”任务顺利完成,建成农户无害化厕所13.27万个、农村公厕906个、乡镇公厕179个、城市公厕177个、交通厕所11个、旅游厕所108个;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复检,完成造林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9%;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空间不断拓展,城市绿道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面积达551万平方米。绿色示范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建成随南“百里画廊”、随北“百里生态风光走廊”、广水市北三镇“40里生态画廊”、曾都区何店镇—洛阳镇—府河镇“生态产业及生态景观走廊”、随州高新区淅河镇“美丽乡村示范片”,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镇、19个国家森林乡村、8个省级“森林城镇”、324个省市级绿色示范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时期,随州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步,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新增城镇就业10.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考核居全省前列。养老保险待遇不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提高到2100元,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待遇提高到103元。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大病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04.8万人。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城乡居民,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8692套,122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长足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所学校入选省中小学数字校园试点,建成省市级名师工作室13个。建设“健康随州”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新建随州市中心医院新院等15个医疗卫生项目,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3.1%。

市域治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十三五”时期,随州不断健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高。建设“平安随州”全面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效,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工作成效明显,社会安全稳定。社会治理能力逐步提高,推动政法机关信息化“1234”工程建设,发挥“党建+”力量,推广“网格+”管理模式,社会治理工作迈向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95.15%。

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州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加快恢复,为全国和全省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随州贡献。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基础弱;县域经济不够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转型升级任务依然繁重;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活力不足,人才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亟待破解;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生态保护责任重大,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需付出更大努力;民生领域短板和欠账依然较多,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二、发展环境

当前,虽然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多、挑战性增强,但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我市进入新发展阶段,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发展布局优化期、积势蓄能迸发期、市域治理提升期,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十分广阔。

从发展大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增强,社会大局稳定,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有利于我市形成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从发展支撑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在随州叠加,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赋予随州新使命,均为随州发展带来宝贵机遇和战略支撑。从发展基础看。经过“十三五”时期发展,我市区位、资源、文化、生态等多方面优势正在扩大,产业特质鲜明,成长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发展气场看。党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提供强力支撑,伟大抗疫精神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向上、求变求强,干事创业热情高涨,随州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全市上下要胸怀“两个大局”,以全面、辩证、长远、系统的眼光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开好顶风船、打好主动仗,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四个着力”殷殷嘱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承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全面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建设,加快形成“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的联动发展新局面,建设成为全国具有引领力的专汽之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具有吸引力的谒祖圣地、具有竞争力的风机名城,奋力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努力实现“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定位,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随州贡献,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完善各级党委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民生事业,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以特制胜。顺应大势、保持定力,立足自身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把握好随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放大区位、产业、文化、生态等比较优势,不比块头比特色、不比规模比质量,努力以差异化领域的创新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五、发展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随州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与“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相适应的综合实力。成为全省重要的创新型城市,科技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数字随州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城市空间格局、经济格局、城乡格局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鄂北生态屏障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安随州和法治随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优质高效,较好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我市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总量达到1800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航空物流装备制造基地、地铁装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和优秀旅游目的地,经济综合实力和各级政府财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水平明显提升。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融入新发展格局取得重要成效,外向型经济优势进一步放大;跨区域合作深度拓展,湖北对外开放“北大门”城市地位进一步彰显。

——城市功能品质提档升级。城市空间和功能格局进一步优化,新老城区紧密融合、共同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功能服务不断完善,环境秩序持续优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历史文脉得到有效延续,特色风貌更好展示,城市神韵不断彰显,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活力迸发,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新突破,城市软实力不断增强。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水、大气、土壤治理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鄂北生态屏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谱写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的“随州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市域治理效能达到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市域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十四五”时期随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

【累计】

属性

经济发展

1

GDP增长率(%)

-

-

7左右

预期性

2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

>7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6.8

62

-

预期性

创新能力

4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7

预期性

5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02

1.5

-

预期性

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0

-

预期性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

【累计】

属性

民生福祉

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7左右

预期性

8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5.5左右

预期性

9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

11.4

-

预期性

10

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人)

2.5

2.7

-

预期性

1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0

95

-

预期性

12

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0.32

2.4

-

预期性

13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5

77.9

【0.4】

预期性

生态环境

1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控制在省

下达指标内

约束性

1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控制在省

下达指标内

约束性

1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达标

控制在省

下达指标内

-

约束性

17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Ш类水体比例(%)

-

控制在省

下达指标内

-

约束性

18

森林覆盖率(%)

52.9

53.4

-

约束性

安全保障

19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

>29

-

约束性

20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煤)

-

230

-

约束性

注:1、GDP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按2020年可比价计算。

2、【】内为累计数。

第二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

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壮大实力、提升特色,形成推动随州跨越发展的特色竞争力和特色新动力,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创新型城市。

一、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工程”,在全市选择一批科技型企业,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采取“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十四五”期间每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有效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孵化服务功能。积极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

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在专用汽车、农产品加工、风机制造、能源化工、特种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研究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找准技术瓶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强互联网与产业发展跨界融合,促进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产业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我市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与外部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建设区域性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争取更多企业产品纳入《湖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钱变纸”“纸变钱”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科技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争取实现市域全覆盖。支持有条件的研发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基地,承担科技成果中间试验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产品化研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加强与湖北省“科惠网”等平台机构的联系对接,积极参与构建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活动,力争“十四五”期间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以上。

二、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创新平台培育认定。围绕专汽、香菇、风机等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行梯次培育,引导县市区和随州高新区开展县(市、区)级研发机构备案。积极组织开展传统型研发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创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突破2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40%以上。

推进创新平台转型升级。发挥随州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能级科技资源载体作用,大力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高标准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积极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乘数效应”。加快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省内外高校院所与我市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现有创新能力较强的泰晶科技、齐星集团、程力集团、毅兴智能、三峰透平、犇星新材料、金龙新材料等创新平台为重点,抓好定向培育工作,积极培育各类创新平台。支持引导科技型企业独立或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各类创新平台,有效解决企业建设研发平台的人才、技术瓶颈问题,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提升创新平台运营质效。推进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和差异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分类科学、运转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创新平台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创新平台运营质效。激励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升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和运营管理能力,引导“双创”平台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

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灵活引聚急需紧缺人才。优化炎帝人才支持计划,完善有利于柔性引才和智力成果转化政策、措施。瞄准国内人才市场,持续深化市校合作,围绕专用汽车、农产品加工、风机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企业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柔性引才项目,推动更多用人单位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聚才平台,大力吸引高校专家常态化来随对接合作,引导国内高校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随州集聚。充分利用我省国际科技合作资源平台,瞄准国际人才市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结合湖北自贸区建设,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引进急需的海外人才、智力牵线搭桥。

深化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的思想束缚和制度藩篱,加快构建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研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工作举措,完善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新机制,支持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创新实施企业家培育、名师名医名家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双创双带”示范基地建设等特色育才工程,统筹推进本地重点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投入,更大力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促进人才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等人才服务业发展。加大政府购买人才公共服务力度,推动人才服务机构与大型国企、行业名企、外企集团对接新技术新服务。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和协调机制,明确服务内容和办理程序,为人才提供职称申报、医疗、落户、社会保险、居留和出入境、住房、子女就读、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

四、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统筹”格局,建立完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研究平台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重点支持湖北省专汽研究院、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引进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方式,通过专家技术、资金入股等形式,提升运营服务质效,增强专家人才服务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科研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推进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科技、人才、财税等体制改革,重点在政府职能转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激励、科研项目管理、人才培育集聚、科技开放合作等方面推进制度创新。

积极发展科技金融。促进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有机结合,开展科技金融产品研发,提升金融领域科技服务水平。加强与省创业投资基金衔接,发挥创业投资支持创新创业作用。引导银行和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股权投资,对企业发展所需核心技术、关键设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融资支持。

第三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

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突破发展、高成长性产业集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发展。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0家,成为湖北省特色增长极。

一、突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以专汽之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炎帝文化、风机名城为基础,深化、细化、实化产业布局,扩大知名度,增强美誉度,形成有实力的大产业、新产业和强产业,专用汽车、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风机制造实现裂变式发展,专用汽车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专用汽车。擦亮“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金字招牌,把专汽产业作为随州产业体系的根基、城市发展的命脉做大做强,以专用汽车轻量化、安全化、绿色化和集群化为方向,推动实现裂变式发展,到2025年规模企业达到200家,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专用车年产量超过25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6万辆,建设全国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确立在全国专汽行业的“盟主”地位,打造在全国具有引领力的专汽之都,挺起“汉十汽车走廊”脊梁。抢抓国企混改机遇,推动央企、上市公司与本土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战略重组,引进集聚一批优质大项目、龙头企业、头部企业。支持优势企业整合兼并、扩大产能、转型升级,科学整合供应链体系,推动实现集团化、集约化、差异化、标准化发展。引导企业专业化发展,培育一批专用汽车制造领域的“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加快发展专用汽车配套产业,引进一批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建设专汽零部件产业园,推动专汽关键零部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加快培育专用汽车技术研发、电子商务、检测认证、技术咨询、现代物流、人力资源、融资租赁、售后服务等多种业态,推进随州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向服务领域延伸,建设专用车会展中心、汽车检验检测中心、公共智能涂装中心、专用汽车技术研发中心、汽车试验场,促进专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充分利用专用汽车产业开放平台耦合更多关联产业,发挥“湖北省特种车辆应急动员保障中心”资源优势,全力发展应急救援专用汽车,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具有随州地方标志性、领跑全国的应急产业地标。

——专用车整车。巩固传统专用车特色优势,重点发展危化品罐式车、消防车、抢险救援车、军品车、环卫车、房车、纯电动物流车等产品,将危化品罐式车打造成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加快发展智能网联专用汽车,推进智能网联示范应用,重点在城市环卫、危化品、应急救援等专用车领域实现智能化、网联化。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加快开发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加大对新能源专用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引进力度,引进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以及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电池回收等企业落户随州。进一步深化与恒天集团、东风公司、比亚迪战略合作,支持恒天新楚风、程力集团、东风随专通过重组、合作等方式发展新能源整车,提升研发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打造以新能源整车为核心的整车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城市环卫类新能源专用车,争取到2025年,城市环卫类新能源专用车产量占环卫车总产量比例达到25%以上。

——专用车底盘。壮大底盘生产规模,依托东风随专、恒天新楚风、程力集团底盘生产线,加大技改和扩能力度,重点研发适应随州本地专用车需求的个性化底盘。推动底盘配套发展,实现底盘企业与专用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展技术、产品公告、定制化生产等深度合作,力争到2025年,随州市专用汽车底盘本地配套率达到40%。

——汽车零部件。发展通用关键零部件,重点支持齐星车身、东风车轮、华龙车灯、新兴全力、亿丰泵业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拓展研发燃油供给系统、车身内饰系统、电器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汽车零部件技术,提高车桥、汽车铸件、变速箱壳体、液压件、油箱、油泵、汽车覆盖件等通用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发展上装零部件,开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重点引进和研发光电类传感器、电控系统、电液系统、变量液压泵、电磁控制阀、液压控制阀、各类液压元件、静液传动系统等专用汽车上装关键零部件产品。到2025年,随州市汽车零部件批量进入国内知名大型商用车的配套体系,力争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实现专用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的拓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

专栏一:专用汽车产业重点项目

1、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基建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实训基地项目。建设3800平方米厂房(生产实训区)、3000平方米室内实训场所(教学实训区)、3000平方米生活配套区域,新建移动应急设计中心、关键零部件共性技术研发中心、试验与检测中心、专用车数据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试生产线。

2、中航油航空物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设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万平方米成品仓库,新建6条机场特种专用车生产线。

3、东风“专攻天下”系列整车生产项目。建设18万平方米厂房、综合楼1栋,购置数控切割机、数控铣边机、运输翻板一体机、大型拼板机、数控卷板机、大型涨形机、无模板旋边机、异形罐体环缝等离子弧焊机等设备,新建“专攻天下”系列矿山自卸车、水泥搅拌车整车生产线各1条。

4、江南应急救援消防车生产项目。占地300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应急救援消防车生产线5条,涂装生产线1条及检测中心、试验场、研发大楼等。

5、程力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化及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项目。建设生产车间8万平方米、技术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1万平方米,新建应急救援特种车辆自动化生产线5条,购置生产、检验、检测等设备。

6、楚胜专用救援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建设30000平方米智能制造车间、4000平方米环保涂装车间、5000平方米商用车研究院,改造应急产品备料中心,购置智能化生产线及检验测试仪设备。

7、常森汽车零部件二期项目。建设汽车车身、车桥等模块零部件加工及涂装车间,购置自动化生产设备。

8、新兴际华智能化工程车制造项目。征地500亩,建设推土机、挖掘机、吊管机、自卸车等特种工程机械生产线。

9、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项目。征地500亩,建设10万平方米生产厂房和2000平方米研发中心,购置机械手、电液伺服数控折弯机、性能测试台、模拟试验系统测试台等生产、检测、研发等设备,配套建设供配电工程、室内给排水工程、空压动力工程、环保设施和室外工程、物流中心等,新建挖掘、铲土、运输、压实、桩工、钢筋混凝土、凿岩等机械制造生产线。

10、齐星汽车车身公司新一代汽车驾驶室技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线改造项目。购置3D激光切割机器人和激光切割设备、自动冲压设备及模具、加工辅助设备,新建自动剪切线、自动联运冲压线、自动零部件焊接线。

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实施主体培育和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进规、规壮大、大变强”,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建立产业集群与企业集团,将随州建设成为“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到2025年,力争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50家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60家以上,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实施“六个一”产业培育工程,围绕随州“两香一油”(香菇、香稻、油茶)、生猪、肉鸡、茶叶等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一朵菇”“一袋粮”“一壶油”“一头猪”“一只鸡”“一杯茶”等“六个一”产业,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走以外循环为主体、品牌化推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之路。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促进产业格局由分散向集中、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产业链条由单一向复合转变,发挥要素集聚和融合平台作用,培育产值超100亿元的“六个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发地随州食品创新示范园区。

——“一朵菇”。依托香菇产业联盟加大研发力度,围绕前端香菇棒集中制作、中端规模化种植、后端产品深加工,重点培育一批香菇加工企业,支持联丰、裕国等骨干香菇企业做大做强,品源现代建成全国同行业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香菇深加工与出口企业。加快随州香菇博览园、湖北香菇研究院、全省农产品检测中心和线上“随州香菇馆”、随州香菇交易所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香菇产业服务平台。抓好国家级香菇优势产业集群和香菇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高质量建设香菇现代产业园。支持香菇出口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全市香菇企业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和展示、批发、仓储、零售等营销服务网点。

——“一袋粮”。积极引导湖北现代农业、大自然米业、殷店米业、鄂北米业、金禾米业等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快实现品种、品质、品牌升级发展,支持金银丰集团打造全省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引导粮食加工向酿造等领域延伸,培育发展酿酒产业,支持青啤随州公司、随州黄鹤楼酒业进一步做大规模,万福酒业加快招商重组步伐。

——“一壶油”。推广油料低温冷榨、油料挤压膨化、逆流冷却干燥等新技术新设备,推动油料生产向现代规模精深加工转变。支持湖北现代农业、舜天粮油、田丰农业打造成全国稻米油产业领先企业和全国重要的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将随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优质食用油产业基地。

——“一头猪”。支持共富牧业、广水中粮发展壮大,建成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冷藏车间,大幅提升我市肉制品加工储运产能,将随州打造成全省领先的生猪产业基地。

——“一只鸡”。支持湖北正大扩大养殖规模,加快推进“亿只鸡”工程,实施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开发有机肥加工,将随州打造成中南地区产业链最完善的肉鸡产业基地。

——“一杯茶”。依托中兴食品、神农茶业、杨林沟茶场等茶叶企业,大力发展茶叶提取物技术,开发茶多酚、茶皂素、茶氨酸等制剂原料,加快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将随州打造成全省茶叶深加工出口基地,到2025年茶叶出口达到1.5亿美元。

专栏二: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1、品源现代调味品工业园建设项目。新建调味品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干制香菇车间及辣椒、花椒、大豆、花生、芝麻等辅料车间及冷库、普通仓库、研发检验中心、物流中心等。

2、华中地区茶叶加工出口项目。集中连片收购、建设12万亩标准茶园,新建10万平方米厂房、茶文化博览中心、茶叶研究院,新上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

3、香思里年产10万吨面粉生产线应急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年产10万吨面粉车间、2条熟食生产线、4幢低温冷藏仓库、科技楼及高质量检测中心等。

4、广水市粮食应急保障军粮配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应急指挥系统2套(含应急加工、应急配送、应急供应网点配套设施)、低温成品库2栋、冷库1栋、非油炸面食生产线1条、应急配送及装载车辆8台、军供一站式服务中心及展示厅,改建准低温库、低温库50栋(总仓容25万吨)及附属设施,新建4条空心奎面生产线、3条银丝贡面生产线。

5、黄鹤楼酒业(随州)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占地面积826亩,建设酿造车间、动力车间、制曲车间、包装车间、文化馆、原酒库存区等,新建12条现代化全自动生产线。

6、大自然米业年产10万吨优质香米应急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建设稻谷低温烘干生产线、年产10万吨稻米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日处理1000吨原粮清理中心、3万吨低温储备、检验检测室、香稻种植培训中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化设施。

7、湖北共富百万头生猪食品产业链项目。建设年生产加工分割冷冻、冷鲜肉制品69000吨的分割冷却车间以及库容2500吨的综合性冷库。建设锅炉房、机修物料间、无害化车间、胃容物处理间、废弃物暂存间等其他功能房间及污水处理站等环保设施。建设畜禽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其中:低温冷库总库容5000吨,配套冻货分拣暂存发货区1座;高温冷库总库容5000吨,配套蔬菜水果分拣暂存发货区1座。建设综合楼1座。

8、正大食品亿只鸡产业链延伸项目。扩大孵化中心、养殖基地和熟食生产规模,新上10万吨有机化肥、鸡副产品综合利用、冷链物流等项目。

9、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设谷维素、阿魏酸、糠甾醇生产线,谷维素制药厂,茶籽油生产线及产品(药品、食品)研发检测中心,新建10万吨大米生产线和年产20万吨面粉生产线。

10、联丰食品香菇制棒、菌种培育和栽培生产项目。新建50家三级菌种厂,建设5万个香菇标准化生产大棚、20条香菇集中制棒标准化生产线及食用菌研发中心。

文化旅游业。推动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等随州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农业、医疗、康养、体育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策划、储备、招商、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项目,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形态,建设文化氛围浓厚、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强劲和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的全国重要优秀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达到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80亿元。

——“旅游+”融合工程。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康旅融合、商旅融合、工旅融合、体旅融合,培育高端旅游业态,形成以旅游为引导的产业升级模式。加快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强化文物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力度,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文旅企业深度合作,高标准建设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擂鼓墩考古遗址公园,支持大洪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市博物馆功能综合提升,打造成为集展览、科研、教育、休闲、游憩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示范项目。推进中国国际乐器交易城、编钟大剧院、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奥林匹克中心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建设成为文化旅游“打卡地”。加快旅游与城镇化、工业化、商贸业融合,推动建设编钟音乐小镇、青铜古镇、大洪山自在小镇等一批旅游综合体,积极利用裕国菇业神农药菌园、黄鹤楼酒业、青啤公司、神农酒业等开展工业旅游,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美食购物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庄、共享农庄、乡村民宿和乡村休闲度假等农旅融合业态。加快旅游与教育、卫生、体育、生态产业融合,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康养旅游、体验式旅游和研学旅游。

——全域旅游创建工程。扩大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影响力,举办曾侯乙编钟文化节、曾都区银杏节、随县香菇节、随县桃花节、随县牡丹节、广水马坪詹王美食节、广水桃源柿子节、大洪山山货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探索建立“天天祭祀、月月有节、季季红火”的活动长效机制。推行全天候旅游标准,大力发展文化游、生态游、山水游和乡村旅游,策划包装炎帝神农文化之旅、中医药文化之旅、茶文化之旅、编钟音乐文化之旅、青铜文化之旅,打造全时四季旅游胜地。开展全域旅游创建,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推进随县、大洪山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洪山镇、淮河镇、长岭镇等创建湖北省荆楚文旅名镇。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发展以“炎帝故里”为核心,以“编钟礼乐”“千年银杏谷”“西游神话”“中国车都”“山地康养”为支撑的六大旅游品牌,打造全要素精品线路。

——旅游品牌塑造工程。加快塑造以炎帝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品牌,打造多层次、全产业链的旅游品牌体系。构建以裕国菇业为代表的工业旅游品牌,以尚市桃花、牡丹及大洪山野樱花、随州蕙兰为代表的赏花游品牌,以炎帝故里、市博物馆、西游记公园、云峰山茶场为主的研学游品牌,以洛阳千年银杏谷、广水桃源、万福店凤凰山为代表的乡村游品牌,以大洪山琵琶湖、徐家河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水旅游品牌,以九口堰纪念馆、张体学随县纪念馆、太白会议旧址、田王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水市吴店镇尹家湾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群为代表的红色游品牌。

——旅游形象提升工程。推进随州文旅整体形象构建“五个一”行动,将“炎帝故里、编钟之乡”打造成湖北省重要的文化旅游符号。推进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推动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功能拓展,把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打造成5A级景区,神农部落、神农乡韵(神农寨)等特色文化景区打造成4A级景区。完善文化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不断完善要素配套,提升文化旅游整体品质。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在重点景区组建旅游巡回法庭、市场监管派出机构,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区域联动发展工程。加大与武汉、孝感、襄阳、十堰等省内城市及河南南阳、信阳等省外城市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加强随县北部的桐柏山旅游区、西游记漂流及抱朴谷与河南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广水市北部黑龙潭、高贵三潭及中华山森林公园与信阳鸡公山风景区的跨省域整合联动。加强洪山镇、长岗镇、三里岗镇,钟祥市张集镇、客店镇与京山县绿林镇、三阳镇的旅游资源整合,实现大洪山区域一体化开发。加强洛阳镇千年银杏谷景区、九口堰新四军五师旧址、乾元山、柳林镇明玉珍故里与安陆市的钱冲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白兆山旅游风景区的整合联动。

专栏三: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

1、擂鼓墩文化遗址公园项目。依托擂鼓墩古墓群特色文物资源,建设占地2.6平方公里考古遗址公园,在园区内实施曾侯乙墓遗址展示工程,并对已发掘的大型墓葬建设现代化遗址展示厅,对未发掘的墓冢进行地面标识和原状展示,对擂鼓墩驻军土地、房屋置换打造等,园区内配套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2、编钟青铜古镇项目。占地约400亩,以编钟文化为主题打造集文化、风情、旅游、美食等于一体的特色古镇。

3、随州市大洪山自在小镇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00亩,建设文旅街区(樊家台)、颐养社区(人工湖)、诗画田园(空山谷)、艺渡空间(莲华渡)四大片区。

4、随县神农部落旅游景区项目。打造集生产式、生活式、体验式、文化性、休闲度假性和游览观光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原始部落景区。

5、西游记公园二期建设工程项目。新建大型游乐体验项目、室内多功能剧场、对酒店客房进行主题化改造,打造省委大院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研学基地(营地)、西游记文创基地,完善景区基础建设及配套工程。

6、湖北大洪山原石部落建设项目。新建游客行政服务中心、56个民族展示馆、火山岩户外运动中心、婚纱摄影基地、文化酒店、交通干线及景区道路、智慧停车场等,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7、广水市黄土关农文旅小镇项目。占地面积16.1平方公里,以黄土寨旧址为核心,打造关隘文化展示区、共享乡村生活社区、研学营地乐园区、森林康养度假区、美丽乡村样板整治区五大板块。其中:恢复黄土关、黄土寨等原址1.3万平方米;新建时光社区游客服务中心 、詹王厨师学校、特色民宿等10万平方米,打造智慧农场50万平方米;新建时光研学青少年文化教研基地、自然科普基地、户外拓展营地、亲子酒店等11.5万平方米;新建时光森林医养度假基地、油茶种植基地、红色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等41.8万平方米。

8、广水市迷彩飞客小镇项目。占地面积29.8公顷,建设军事接待中心,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八一广场、军事生活主题公园、国防科技展馆、生态停车场、军民双拥文化公园、票务服务中心、停车场;建设占地10.5公顷的研学旅游基地,新建国防科技公园、自然山地景观。

9、编钟音乐之都项目。占地面积约2200亩,以活化随州特色文化为主旨,以编钟古乐为核心,向上延伸中国古乐,向下衔接随州地域文化,打造5大产品体系。

10、田王寨文化旅游项目。修复古寨墙、瓮城,建设“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路线、游步道、红色文化博物馆、游乐设施等,打造田王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风机制造。高标准编制风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风机产业园建设,引导风机企业向园区集聚、抱团发展,壮大风机企业旗舰、形成风机产业航母,打造全国重要的风机生产基地。

——推动强链延链。引导风机产业在广水市集聚发展,依托三峰透平、湖北双剑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培育风机整机生产企业和电机、风阀等上下游企业,完善研发、检测、信息三大平台,打造从产品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到检测的完整产业链,筹建中南地区风机检验检测中心。

——推动转型升级。鼓励风机制造企业大力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互联网+协同制造”创新,实现结构调整升级。鼓励三峰透平、湖北双剑、湖北微特风机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新型风机,推进造气风机、化铁炉风机、二氧化硫风机转型升级,研发环保节能型风机、耐高温材料风机、两级二氧化硫低速高压风机、地铁风机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节能型风机产品,推动风机产品由“跟跑型”向“领跑型”转变,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

——推动耦合联动。引导风机产业与智能制造、钢铁冶金、新型能源、地铁装备等产业与关联发展、协作发展,拓宽风机在轨道交通领域和发电、冶金、矿山、商业等工业民用领域,以及核电工程领域、舰艇船舶领域等产业链下游领域应用。

——推动品牌创建。放大中国风机名城品牌效应,以风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科技化发展为方向,鼓励风机企业攀大靠强、嫁接重组,提升品牌竞争优势,提高MVR蒸汽压缩机、地铁风机、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大型硫酸风机等高端风机市场占有率。

专栏四:风机制造重点项目

1、三峰透平高效节能环保风机生产车间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新建2.5万平方米厂房,购置国产生产检测设备223台(套)及智能化工厂软硬件1套。

2、微特风机新型地铁风机生产线项目。扩建生产车间、仓库2栋,购置加工设备15台(套)及检测仪器、设备19件(套)。

3、双剑环境科技公司轨道交通配套设备生产线扩建项目。扩建标准化生产车间9000平方米,新建城市轨道交通换气通风装备生产线、轨道交通装备机械润滑配套生产线、城市轨道交通配套消音生产线各1条。

4、毅兴智能多轴联动装置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建2万平方米厂房、1条多轴联动装置生产线,购置加工和检测设备50台(套)。

5、三峰风机检测公司风机全自动检测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改造升级风机实验室,购置大型旋压机、五轴加工中心等加工检测设备。

二、集聚发展高成长性产业

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产业,打造特种装备、能源化工、文化印刷出版发行三个两百亿级产业集群,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特种装备。加快推进中航油集团与东风商用车、湖北圆通集团合作,大力发展机场客梯车、无障碍升降车、货物牵引车、货物传送车、升降车、飞机电源车等特种车辆,建设民航特种装备生产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物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齐星集团、毅兴智能装备、恒天新楚风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输送设备、智能化仪器仪表与关键零部件为主的智能装备。以地铁风机制造为核心,大力引进一批地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机车零配件、车站设备、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系统等产品,支持广水瞄准武汉、郑州等城市地铁市场,谋划一批与地铁装备、地铁工程对接的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地铁装备生产基地。

能源化工。依托国家能源集团随州电厂建设,加强与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对接,重点围绕电厂主机、锅炉、风力发电机组及其配套叶片、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谋划建设能源物流产业园,打造能源强市。加强同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对接,引进设立分支机构,力促部分科研成果在随州转化,科研项目在随州落地。加强同国家能源集团旗下氢能产业基金对接,在随州开展氢能开发示范推广利用工程,开展氢能及燃料电池等研究和生产。积极招引烟气脱硝、燃煤细颗粒物及前体物治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煤化工全产业链项目,开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全力推进化工园区建设,支持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广水化工产业园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建成技术领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精细化工园区。

文化印刷出版发行。发挥随州文化印刷出版发行领域产业传统优势,积极引进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等省内外大型文化出版企业集团,带动发展文化印刷出版发行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图书出版业,鼓励大同文化、猎豹图书文化、报业印务、广彩印刷、昌泰纸业、广泽印务等企业转型发展,运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建设华中国家绿色印刷包装物流产业园,打造成现代化数字出版产业园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教辅教材出版基地。积极承接东部优势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大行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引进力度,加快布局包装物流、文旅文创、教育培训、检验检测等相关产业,建设华中绿色印刷检验检测中心。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延长印刷出版产业链条,以造纸、金属制品制造产业为依托,提升包装产业链的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可循环、可再生资源包装,打造印刷包装全产业链条生产基地。

三、壮大发展新兴产业

优先选择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三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抢抓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医药产业向内陆转移机遇,以随州现有医药企业为基础,加快引进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支持随县同创农业、高城鸿发、三元特产、大洪山园泰等企业实现中药材产业链融合发展,在尚市、淮河、草店、均川、洛阳、蔡河等镇建设一批中医药种植和加工产业化项目,创建国家优质中药材种养殖基地。鼓励健民叶开泰、广仁药业、神农百草药业做大做强,支持尚市牡丹产业园、二月风食品、小森林蜂胶等企业加强中药保健品、功能食品饮料等中医药系列产品的研发。促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双星生物、利康药业、鄂北制药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开发新型生物药品、生物保健品和高科技生物医疗器械。加快建设智能制药、医药综合体、可注射人工骨等重大项目,构建产品研发、检测、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体系,打造中部地区医药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电子信息。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通讯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锂电池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5G科技产业园区。支持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依托泰晶科技、允升科技、广益通讯设备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鼓励新技术的创新和引进,提高音叉晶体谐振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新型显示器件、高频率器件及其锂离子电芯、光纤电流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

新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有序建设风力发电,探索发展农光互补、茶光互补、水光互补等新型光伏发电项目,合理利用生物质资源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曾都万店镇农光互补、万店风电、随县尚市镇农光互补、洪山镇农光互补、中广核余店风电、京能马坪镇集中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巩固随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四、转型发展传统产业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进退并转、分类指导”的路子,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冶金铸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立足随州在纺纱、织布等领域的产业基础,积极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打破产业两头在外的困局,提升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向深加工和中高档产品转型发展。鼓励采用智能化、连续化纺纱成套装备,生产高品质纱线。依托纺织服装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棉纺织技术和精特产品,加快布局发展高端纺织品和高端面料。鼓励本地企业迎合市场需求,布局生产时尚服装和高档服装领域的重点垂直品类。大力推动冰姿服饰重组、厉山纺织工业园升级改造,支持曾都区力丰针织、晖宏兴布业、随县艺鑫棉业、华裕纺织、雄丰布业、广水市昌瑞纺织、强海鞋业、新诚达时装等企业发展壮大,形成纺织服装完整产业链,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棉纱纺织和服装生产基地。

新型建材。规范发展石材产业,引导随县石材资源向技术装备先进、资源利用率高、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达标的大型优势企业集聚,推动石材企业由粗放经营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加快开发墙材新产品、新技术,扩大新型墙材生产规模,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支持随县建设石材绿色循环产业园。鼓励随州金环水泥转型升级,提高水泥自给率和产品竞争力,推广应用干混砂浆和特种保温砂浆。发展壮大涂布新材料、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扶持培育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支持以金龙新材料、永阳材料、广净环保、大洋塑胶等企业为依托建设华中地区重要的环保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防水卷材基地、新型建材制造基地。

冶金铸造。加快冶金铸造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支持新兴铸造、华鑫冶金等企业积极采用先进冶金、铸造技术与工艺装备,支持华鑫冶金通过产能整合实现做大做强,开发与随州专用汽车产业配套的特优钢。鼓励冶金铸造企业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和自主创新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打造全省重要的钢铁冶金产业基地。

五、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化提升商贸物流、生态康养、金融服务等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层次,带动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随州集聚,不断厚植服务业发展优势。

商贸物流。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依托吾悦广场、万达广场、卓尔青铜古镇分别在城北、城南、城西打造集商务、购物、文化、娱乐一体的城市商圈,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对老火车站片区改造,建设城东商圈。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打造社区“10分钟生活圈”。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发展网仓园区、液化品物流、无车承运人等物流新业态。依托随州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区以及快递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泛的现代物流中心,支持曾都区建设专用汽车电商基地和区域性电商仓储分拨中心。鼓励小微网商和个人创业者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网络分销与零售业务,形成一批网商集聚区。到2025年,全市电商企业超过1000家,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480亿元,随州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生态康养。以开展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华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康养度假中心。支持曾都区建设随州国际银杏康养谷,随县建设抱朴谷养生生态园、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文旅康养综合体及慈云医康养项目,广水市建设三潭康养基地。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加快建设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核心的护理院和疗养院。推进医养结合,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构建“互联网+居民养老”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个性化智慧预防、康复、健康咨询、移动健身等健康管理服务。

金融服务。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壮大地方金融主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加强保险资金运用,推进银税互动、银保合作、供应链融资等模式。培育绿色金融体系,提供绿色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研发符合本地产业特色的金融产品,推进知识产权、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融资模式。推动线上保险、线上银行等金融新业态发展,积极推进消费金融信贷产品研发与创新,提供精准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到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

专栏五:产业培育七大工程

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形成齐星集团、程力集团、湖北楚胜、东风随专、华鑫冶金5家100亿企业,重汽华威、恒天新楚风、东风车轮、新兴全力、常森机械、新兴铸造、广水新煌循环资源等7家30亿企业,湖北正大、品源现代、江南专汽、青岛啤酒(随州)、毅兴智能、中兴食品、湖北现代农业、犇星新材料、金龙新材料、健民叶开泰、三峰透平等一批20亿企业。

工业强基工程。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整机生产企业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生产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基础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工业云平台建设,整合行业资源,实现大数据互联互通共享。

技术改造工程。围绕品种质量、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做好工艺技术路线及设备选型,完善技术改造扶持政策体系,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注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改造,全面提升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加快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智能管控。

服务业提升工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促进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催生创造新的服务需求。实施服务业企业培育计划,围绕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规模大、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税收贡献大的重点企业,扶持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的成长型企业,实现“规下”服务业企业升“规上”60家,“限下”批零住餐小微企业升“限上”100家。树立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服务业制造化和制造业服务化,以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与制造业投入产出优化为双轮驱动,以服务价值支撑随州制造业高端攀升,以先进制造业带动随州服务能力提升。支持服务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支持服务业企业扩展经营领域,鼓励发展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健康文化等新产业。推动工业园区或开发区向“服务+制造”综合园区转型升级,围绕制造业集群发展金融、租赁、信息咨询、物流等相关服务业体系,以形成产业共融、市场共享、资源共用的互动发展格局。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在发展环境、财税支持、融资渠道、人才引留、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园区提质工程。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园区培育壮大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产业链完整的主导产业,加快形成共生互补、分工协调、错位竞争的产业生态体系。统筹推进随州高新区“一区四园”产业布局,将随州高新区打造成产业新城主引擎,随县产业园区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核心区,广水产业园区打造风机制造核心区,曾都产业园区打造应急产业核心区。

质量品牌工程。普及精益生产、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推广先进加工及成型、在线检测等设备,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建设品牌文化,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本地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加速本地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组织)主持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订修订,提高标准话语权;鼓励企业在工业、农业服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

军民融合工程。深化军民科技、产品、市场融合,引进航天科技集团、兵器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山东军地集团等优势资源,深入开展军民科技融合创新行动,积极创建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和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平台。以齐星车身、中航奥龙、程力专汽、泰晶科技等军品资质企业为依托,规划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加快研发军用专用车。推动导航、智能装备、高端风机制造、纳米新材料等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广水市创建湖北省军民融合示范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选择策划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军民融合,培育军民融合增长点。整合军地双方科技资源,建设、提升一批科研、设计、测试共享平台。构建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平台,促进企业融合发展。完善军民融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民融合的创业投资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支持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

第四章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重、扩大消费与优化投资并行,持续提升要素集聚、协同、联动能力,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一、促进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积极稳妥化解无效低效产能,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推动厂房、土地等各类闲置资产从供给老化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强大的国内市场为根本立足点,把握国家全面推进“两新一重”机遇,与稳投资相结合,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稳链强链补链,不断提升随州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压舱石”。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不断以优质增量项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加强联合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努力提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市场循环。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稳外资、稳外贸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构建产业链供应链良好发展生态。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推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优化城乡商业设施布局,城镇地区建设一批商圈、步行街、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等商业载体,农村地区加快完善农村集市、农村超市等业态布局,形成满足多层次消费体系。推进线上线下消费有机结合,引导制造业企业与供应商、采购商实现网络对接,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电子商务,发展“线上营销、线下成交”“线下体验、线上交易”业务。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和“后备箱”经济,繁荣丰富“夜游、夜娱、夜食、夜购”等消费业态,充分释放夜市消费潜力。依托举办各类节庆活动,以万达、大润发、吾悦广场、解放路等商圈为载体,推动旅游服务向休闲、度假、购物等转变,鼓励特色休闲业态开发和创新,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支持居民改善型消费需求,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加快电商向农村延伸覆盖,引导农村消费升级,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升级服务消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托育等服务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发展医疗康养、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产业。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秩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抢抓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机遇,聚焦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基础设施、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动态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继续实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拉练观摩、通报晾晒等推进机制,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压茬推进格局。做好企业“进驻-建设-运营-监管”全流程服务,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改善企业市场预期,提高企业投资信心。

二、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地方保护、行政性垄断等阻碍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各种痼疾,着力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破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准入限制,推动市场一体化发展,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以及商品和服务在城乡、区域间自由流动,实现空间配置合理高效,为畅通经济循环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在农副产品、电商、药品等民生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支持本地物流企业开展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向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方向发展。发展冷链物流,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发展智慧物流,搭建智慧物流云平台,建立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优化货物商品流通、仓储、集散分拨流程。构建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物流体系,推动城市末端配送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公路港”模式建设随州市综合物流园、钢铁物流园、能源物流园,配套建设随县大随通物流园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推动随州城乡万吨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中心、广水市南门货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和白沙洲物流园改造升级。

优化综合运输体系。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强公铁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货运枢纽的集散输运功能,打造区域性集散中心。

三、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加快开放体制机制建设。积极融入湖北自贸区建设,用好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出口专用车产业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等重要平台,整合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及其物流园区,提高园区档次和水平,着力将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承接产业的主要载体,重点围绕专用汽车、应急产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创建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随州海关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用好公用型保税仓,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依托中国(随州)应急产业发展论坛、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等活动,争取成为应急产业发展论坛和香菇产业博览会固定举办场所,积极搭建随州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继续深化产业援疆、资金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项目援疆工作,完善稳定长效投入机制,推动随州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师81团合作迈上新台阶。

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实现利用外资逐年增长。持续推进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优良环境。建立外资企业沟通协调长效机制,强化服务,充分依托我市特色产业集群,吸引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落户随州,延长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强化招商引资,利用外资激励机制。积极参加各类投资性贸易洽谈会,参与各类重大国际国内投资洽谈活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支持发展转口贸易。大力提升全市开发区(园区)开放水平,加大开发区(园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培育力度,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体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外贸新动能,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出口示范基地、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示范园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开展国际认证,规避贸易和技术壁垒,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扶持专用汽车、汽车零部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以及农产品、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特色产品出口,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建设全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和专用汽车出口基地,中部地区茶叶、中药材、生物医药出口基地。努力提高对外劳务合作层次,到2025年,全市新增10家以上境外投资企业,培育1家外派劳务资质企业,外派劳务人员达到1000人次以上。

第五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随州

聚焦未来前沿新产业,聚力智能工业新制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经济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形成与数字经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一、积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国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大力发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探索实施重点骨干企业智能化改造工程,积极开展规上企业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制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着力培育认定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积极打造“未来工厂”,推动制造企业实现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转型。面向专用汽车、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主导行业,选择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分类分步推进一批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积极布局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耳机为主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车载设备、智慧医疗设备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等新兴领域。

大力发展数字服务业。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加快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和网上超市,培育一批线上经济示范平台。建设华中(随州)工业互联网运营中心、随州联通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R/VR等科技手段,发展云逛街、云旅游、云观展和云阅读等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促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快建立面向农村的远程在线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车联网产业。依托随州专用汽车产业优势,以汽车无人驾驶等领域应用为突破口,加快汽车无人驾驶辅助决策系统研发,加快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网联终端、车辆智能化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依托亚美科技数据运营中心,应用车联网大数据发展智慧交通。

二、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加快推进智慧随州建设。整合相关部门行业数据资源,建成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心,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智能识别、5G、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数字城市管理系统架构进行全面升级、对城市管理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构建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整合数据资源,完善覆盖“市-区-街-社区(村)”四级的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实现指挥评价系统的精准管理。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共享行政许可、监管巡查、行政执法、考核评价、诚信惩戒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打造随州“数据超市”。建设智慧城管应急指挥、智慧园林监管、智慧市政监管、智慧环卫监管、智慧城管执法、智慧查违控违、城管便民服务、AI视频智能分析等应用系统,构建城乡一体的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督、考核“六位一体”智慧城管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问题信息智能采集、任务自动派遣、指挥及时精准、处置实时监管、考核量化评价和城市运行状态全感知、全监测、全分析。有效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强化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实现城市管理工作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长效化。

开拓数字应用新空间。积极推广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社交电商、工业电商、短视频电商、农村电商等电商新模式,创新电商服务新业态,支持湖北直播电商学院做大做强。大力推广新零售模式,加大智能售货机投放力度。推进生活服务场景的数字化升级,打通民生服务各领域的信息数据共享渠道,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民生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智能投递、智慧养老、智能停车等生活服务类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应用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打造新型乡村社区功能单元。推进数字经济在民生服务场景中的应用,加快智慧校园和智慧医共体建设。

三、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将数字化思维与部门运行机制融合,建成大数据能力平台,整合政府云平台,改造政务网络体系,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办公、财务、资产、业务、服务等数字化转型。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支撑平台,构建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拓展“互联网+监管”,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监管。实现数据充分共享、安全利用、有序开放,建成上接省、下联县市区,业务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三位一体的服务高效、治理精准、决策科学的整体数字政府。

第六章 承接区域发展布局打造“汉襄肱骨”

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国家战略和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形成“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的联动发展新局面,擦亮汉东明珠。

一、建成“桥接汉襄”关键支撑

深度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推动与武汉、襄阳等城市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布局相衔接,推动一体化发展,在“两翼驱动”北部列阵上发挥肱骨之力。

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融入汉十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与武汉、襄阳两市共同谋划一批交通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进一步优化以高速铁路、普通铁路为主体,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为支撑的交通路网,构建更加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合作。加强与武汉、襄阳、十堰在汽车制造、地铁装备、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打造全省产业协作样板区。

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汉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积极开展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建设和府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联防联治,共享监测数据,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共同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完善教育、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武汉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随州延伸,建设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重大疫情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推动开放合作携手共赢。积极谋划对接汉襄的合作领域,通过创新“飞地经济”、汉襄离岸产业中心等措施,积极探索“研发在汉襄、生产在随州”“总部在汉襄、分厂在随州”的合作模式,带动提升随州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二、打造“融通鄂豫”重要枢纽

深化与毗邻的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及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等城市的联动发展,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实现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文化互融、商贸互通、生态互建,努力建设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枢纽。

推进战略统筹。加强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及大洪山资源整合的谋划对接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利用规划、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等方面建立健全沟通对接机制,形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和城市建设一体设计、一体发展的格局,为共同争取国家和两省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奠定基础。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区域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促进公路、铁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共同谋划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能源水利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两省规划。

推进产业协作配套。积极推动开展产业合作与交流,鼓励支持组团开展招商引资,开展跨区域合作投资,共同推进旅游资源区域整合,建立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联动机制和共享机制,打造无障碍“一票制”旅游区,形成统一的旅游品牌,联合打造鄂北豫南跨省域生态旅游合作示范区。

推进商贸流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各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同城化”建设,营造无差别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支持商贸流通企业互相在对方发展连锁经营、特色农副产品互相进入对方市场超市、优势企业在对方市场拓展电子商务业务,促进物流业资源整合,打造统一、开放、有序的鄂北豫南区域性大市场。

推进社会事业深度融合。共同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支持实现教育资源、卫生资源、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共享。

推进生态环保共建。建立生态环保联动机制,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落地,共同加强水源地保护,共同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共同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共同争取国家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森林防火、水生态治理、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共同推动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建设。

三、构筑“众星拱月”发展矩阵

推动强县、壮镇,打造以点带面、块状组团发展格局。支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竞相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强势崛起、镇域经济多点发力,培育更多拱卫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支持县市区“争百强”。支持曾都区、随县和广水市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聚焦农业产业化和先进制造业,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具有竞争力的块状产业集群。支持曾都区对标百强县,重点发展壮大专用汽车、农产品加工、应急产业、文化旅游、纺织服饰、印刷产业等支柱产业,建设专汽之都核心区、现代农港引领区、城乡融合样板区、社会治理示范区,打造“活力曾都、魅力名城”,县域经济发展质效走在全省前列。支持广水市向百强县冲刺,培育壮大风机制造、智能装备、地铁装备、造纸包装、新型建材、钢铁冶金、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建设风机名城、现代农谷、文旅胜地,打造现代化中等宜居新城。支持随县进入百强储备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石材、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全国生态康养宜居福地、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区、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生态园林县城,打造初具规模的现代田园小城市和“武汉后花园”。支持随州高新区对标先进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壮大专汽及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全国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全市数字经济融合示范基地、绿色能源示范基地。支持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华中地区避暑度假目的地。

培育镇域“小老虎”。支持各街镇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培育形成适合本镇发展的主导产业。依托曾都区洛阳镇、何店镇,随州高新区淅河镇,随县洪山镇、三里岗镇、均川镇、唐县镇、万和镇、殷店镇,广水市吴店镇、长岭镇、陈巷镇、杨寨镇、郝店镇、武胜关镇,大洪山长岗镇等重点镇,打造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玲珑小市”。支持大洪山长岗镇创建国家特色小城镇,广水市应办多肉艺术小镇、郝店迷彩飞客小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培育洛阳古银杏小镇、洪山温泉小镇、淮河源特色小镇、三里岗吉祥寺香菇小镇、马坪美食小镇、太平吉阳大蒜小镇、余店三白蔬菜小镇、长岭水上旅游小镇、武胜关名关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

第七章 提高新型城镇化品质 建设“神韵随州”

优化城镇发展布局,促进中心城市与县城、重要城镇协调发展,推动人口向优势区域持续集中,产业向优势区域加快集聚,不断提升产城融合、以工带农、城乡一体化水平,形成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优化中心城区功能

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统筹推进曾都区和随州高新区发展,推动中心城区形成分工合理、设施完备、功能互补、特色突显的空间布局,建设神韵随州的高品质发展区,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能够容纳100万人口的承载能力。

——优化老城区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聚焦“特色品质、发展驱动、民生幸福”三大维度,突出“文化、休闲、商业、宜居”四大功能,补足功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擦亮文化名城,引导产业升级,增强老城区活力。

——推进中心城区向东发展,做强产业功能。促进淅河镇与随州高新区一体化发展,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区。加快实施满园工程,支持汽车电子产业园、铁北食品医药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引进一批头部企业设立区域总部、职能总部,推动武汉经济开发区随州产业园积极承接武汉经开区汽车及其零部件和光谷生物城大健康产业转移,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开放协同发展样板区、特色增长极引领区、数字经济前沿高地。

——推进中心城区向南发展,拓展城市功能。推进城南高铁片区、何店镇区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作为未来承载国家和湖北省发展战略的潜力空间,发展壮大现代商贸、精品旅游、高端医养、高等教育等精细化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专业化和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城市功能核心承载区、市级综合生活服务中心、新型现代生产服务中心。

——推进中心城区向西发展,重塑文化之魂。活化曾随文化,推动擂鼓墩大遗址保护与传承利用,加快建设随悦青铜古镇,促进与城市空间、城市功能融合,打造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推进中心城区向北发展,推动区域融合。促进中心城区北部区域与随县县城一体化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构建交通互联互通、产业互融互补、城市功能互促互进格局,打造区域性产城融合发展新标杆。

二、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实施神韵随州补短板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健全城市道路网络体系,持续推进道路畅通工程,以改造、新建城市主干道为骨架,打造畅通城市“微循环”为重点,打通“断头路”,消除“堵点”,增强全市道路互融互通。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完善老旧小区水电供应、停车位、无障碍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全力推进老旧小区配套改造工程建设,改造老旧小区300个以上。加快推动“净菜市场”进小区,加大以既有农贸市场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农贸市场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农贸市场服务水平。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立体停车场,增加公共停车位。启动城市排水设施改造工程,搭建智慧防洪排涝信息化平台,提高雨水收集、排放和回收再利用能力,消除城市易涝点,实现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小雨不积、大雨不涝”目标。规范城市管廊建设管理,加大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同步配建力度。

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修补,把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力度,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广泛开展庭院绿化建设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城市绿道系统建设,对空闲地、裸露地、废弃用地等绿化薄弱地区开展园林绿化建设改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9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0.5%。重拳整治中心城区挥发性有机物、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等大气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覆盖。建成污泥无害化处理厂,提高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能力。建立健全黑臭水体管理长效机制,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强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建成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拆除中心、可回收物分拣存储中心、有害垃圾分拣存储中心及垃圾预处理站,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提升城市供水供气供暖保障能力,建设城东应急水厂,加快城市主次干道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启动随州中心城区天然气复线工程,建设储气调峰站,高效利用天然气、随州电厂余热,推动工商业和居民住宅供热、供暖工程建设。推进城市防护工程和防震防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把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特色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打造吸纳大量人口集聚的重要平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力争到2025年,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确立,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

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全力推进随县县城和广水市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支持随县新建公办高中、“五馆一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游泳馆、体育馆、体育场)、社会福利院、县城污水管网、县城智慧交通工程,支持广水市建设一医院新建院区、妇幼保健院婴幼儿托育服务大楼、“四馆三中心”(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学术报告中心、广电传媒中心)、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应山老城记忆-印台文旅商业综合体、马都司生态新城基础配套设施、马都司污水处理厂、城市防洪工程等项目,着力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品质,适应进城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增强特色小(城)镇人口承载能力。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沿汉十高速、麻竹高速、随岳高速、随信高速打造四条城镇发展带,筑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底部基础。科学规划一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合理的重点镇,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集聚、生态良好的特色小(城)镇,全面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业人口向重点镇和特色小(城)镇转移,成为人口集中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大力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落户,对凡是符合落户条件并在我市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地社区必须无条件接受落户。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卫生健康、公共文化、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六大基本公共服务,鼓励居住证持有人落户城镇。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充分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服务,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建立购房与租房并举、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保留并维护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农业转移人口继续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他集体经济权益,并建立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机制。

第八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面貌改善,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优化农业结构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产业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一批布局合理、清洁环保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向优势产区集聚。支持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争创“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鼓励随县打造生猪、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广水发展生猪、肉鸭、肉鸽生产基地,曾都区联合随州高新区形成肉鸡、蜂产品生产基地。

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围绕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品牌创建等重点任务,统筹减化肥、减农药、减成本,提升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优质高效型农业,推动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实现增产、增质、增效。

——香菇。支持长久菌业、宝蕈菌业、耀兴大海等菌种繁育企业与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所、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的菌种研发机构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兴办高起点菌种研发实体,重点培育10家规范化、标准化、抗风险能力强的菌种繁育企业,建成全国重要的香菇菌种研发基地和推广中心。加强菇耳林培植和香菇替代原料研发利用,加强麸皮、石膏、磷酸二氢钾等添加剂质量管控。加快推进“集中制棒”“无残(留)烘干”“冷藏保鲜”标准化生产。加速推广“村集体+种菇能人(大户)+农户(自愿)+村干部”股份合作模式,建成3条标准化、规模化香菇产业走廊。到2025年,力争食用菌年总种植量稳定在5亿袋以上,总产量(折干菇)10万吨以上。

——香稻。以“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为主体,继续推进“双订单”产销模式,加快引进、筛选、推广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粮新品种,逐渐扩大规模化订单种植基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其中“随州香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55万吨以上。

——果蔬。围绕“随州蓝莓”“随县油桃”“广水猕猴桃”“随州泡泡青”“随州绿茄”“三白蔬菜”“吉阳大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加快品质改良和品种结构调整,扩大种植面积。持续推广“春提早、秋延后”和日光温室反季节大棚蔬菜生产,确保“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到2025年,力争全市优质水果基地达到10万亩、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

——食用油料。加快油菜机播机收技术推广,扩大优质油菜种植面积,到2025年,力争全市油料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优质油菜面积40万亩,年总产量6万吨。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继续加快低丘岗地改造,加强标准化油茶基地建设,到2025年,力争全市油茶面积达到60万亩,年总产量2.5万吨。

——茶叶。实施茶叶良种优化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继续深化有机绿色茶园建设,打造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态茶园12万亩,打造全省最大的茶叶出口基地。

——兰花。擦亮“中国蕙兰之乡”金字招牌,推广兰花种植,打造万和镇、大洪山区域等2大兰花种植基地,打造国家级兰花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最全、最高品质的兰花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

——中药材。重点加快金头蜈蚣、金银花、银杏叶、艾叶、虎杖、夏枯球、重楼、牡丹、瓜蒌等极具我市特色的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举办全国性的神农中医药发展论坛。到2025年,力争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标准化、规范化基地3万亩,培育3-5个道地药材,打造“随州金头蜈蚣”“神农大白艾”“随州重楼”“随州虎杖”等中药材精品名牌。

——畜牧。推行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设施养殖“四位一体”养殖模式,推动养殖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污染型向生态型转变、单一型向循环型转变。养猪以广水中粮、共富牧业为龙头,养牛以都市放牛娃、五丰牛业为龙头,养鸡以湖北正大、科宝为龙头,养鸭、养鸽以楚丹禽业、新鹏鸽业为龙头,到2025年,力争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20万头、8万头、60万只、1亿只。

——水产。积极推广健康养殖,大力发展“稻虾”“稻鳖”“稻鳅”“稻蛙”等综合种养模式,重点建设小龙虾、甲鱼、生态花鲢、黑斑蛙和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等五大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打造集约化、外向型的高效渔业养殖区和出口养殖基地,到2025年,力争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7万亩、水产专业合作社达到300家,创建部级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场30家。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市民下乡”,大力发展休闲康养、农事体验、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旅结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服务农村地区发展的综合产业体系,支持随县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武汉休闲消费需求,发展高铁沿线田园观光,炎帝农耕文化体验,香菇、香稻科普教育,大洪山、中华山健康养生等新业态;建设茶叶、果蔬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香菇、香稻、油茶主题公园、炎帝神农等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推动产村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宜游宜食宜玩的美丽田园综合体,满足城市居民高质量消费需求。实施“互联网+三农”模式,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智慧农业”和“数字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农业延伸。发挥随县和广水市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市)”、曾都区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市)”示范作用,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商贸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打造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和电商末端网点。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多次加工、精细加工,实现多次增值。鼓励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提升增值空间。加快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扶持和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新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围绕科技创新研发、原料基地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模式推广等方面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和创新创业带头人,同时吸引在外能人、富人、贤人回乡投资、创业、输技、扶智。

专栏六:现代农业重大工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以品源现代、裕国菇业、金银丰集团、湖北现代农业、湖北正大、共富牧业、大自然农业、中兴食品、田丰农业、舜天粮油等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六个一”产业化联合体。

“六个一”特色产业示范村镇培育工程。依托“六个一”产业资源优势,聚焦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示范村镇,打造一批优质原材料基地,产品初加工基地、集约精深加工基地。

特色农业品牌创建工程。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打造“菇的辣克”香菇酱、“大洪山”茶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每年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件以上,力争全市农产品“三品一标”总量达到300件以上。大力提升“随州香菇”“随州香稻”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推动“随州油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建立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地方储备安全管理,筑牢储备保底防线。优化应急结构布局,依托粮食储备企业、加工龙头企业、军供站点、“放心粮油”批发市场及连锁配送网点等现有社会资源,实现应急加工、储运、供应有效衔接。完善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分级建设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形成统一高效、分级管理、响应迅速、多元参与的粮食应急机制和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二、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施“三乡工程”,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应用,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完善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实现形式。统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农业水价、粮食收储、供销合作社等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道路交通、供水供气、宽带通信、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互通、共建共享。推动扶贫路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对脱贫村公路实施路面改造工程,逐步提高公路等级。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水利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优化区域电网结构,增强电力保障能力。大力改善农村地区通讯设施,推动宽带网络向农村延伸,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适时在农村布局5G网络建设,打造“数字乡村”。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风貌保护,统筹编制村庄布局、农房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健全乡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全面推进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五清一改”和“清三边治三乱建三园”村庄清洁行动,强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工程。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厕所革命”成果,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强化厕所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健全完善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文化”工程,完善农村文化站、体育设施建设,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方案,加快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与美丽乡村相融相通创新性发展。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创新“四位一体”治理架构,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城乡一体防控体系,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坚持“五级书记”抓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打造具有随州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到2025年,力争全市20%左右的村达到示范村标准,80%左右的村达到整治村标准,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化。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提升乡村绿化水平,到2025年,建设一批市级森林乡村,争取创建78个国家森林乡村。

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农村低收入人口,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同步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筑牢返贫防线。持续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度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加强兜底保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加强宣传引导,建立起社会参与、信息共享、精准长效的帮扶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两香一油”等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电商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双订单”和“产+销”一体化等产业扶贫模式,确保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引导经济薄弱村多元化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乡村“产业增效、农户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加大扶贫产品认证力度,加快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建设,加大互联网销售力度,不断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抓好就业扶贫,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为有就业愿望的脱贫人口做好稳岗就业,促进弱劳力、半劳力家庭就近就地解决就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落实过渡期内逐步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推进持续减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运用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推动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规划、政策、产业、组织、人才和项目等方面有效衔接。加强产业衔接,将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有序转到乡村产业振兴,推动现有扶贫专项资金和涉农资金整合,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开展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防止资产闲置和流失,确保扶贫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健全常态驻村工作机制,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吸引企业、能人、市民下乡兴乡,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九章推动更高质量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激发市场活力为重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切实打开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通道,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治理结构合理、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营高效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动性和规范性,进一步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完善法人产权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鼓励民营企业推进产权制度创新。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积极承接东部地区民营经济产业转移,全面放开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消除民间资本进入的隐性壁垒。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能源、交通等垄断领域,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BOT等方式,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创建全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区。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巩固扩大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随州市优质企业与央(省)国企进行对接合作。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推进市属国有出资企业转型发展,做大做强随州国投,形成资产规模过500亿的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践行“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努力使随州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推进统一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业务规范、数据标准和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企业开办线上全程网办、线下一窗联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企业注销办理流程。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政府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强化市县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实现流程再造,提高全程网办率,力争做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事联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涉企收费清单、收费标准,确保清单之外无政府定价收费。

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建设诚信政府,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社会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完善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机制,打造一流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数字诚信”建设,建设市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平台。推广行政执法管理与监督云平台,实现行政执法信息化。加快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优化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和信用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行业信用信息应用事项清单。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开展清单式联合奖惩。

三、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行最严格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制度。深化土地要素配置和差别化用地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和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制定土地征收目录,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管理服务。

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保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推进市县两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培育壮大地方财源,完善财税征管体系,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依法构建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公开透明、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强化监督。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丰富金融业态,增强金融有效供给,通过投贷联运等方式加强信贷支持,为企业融资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效保障中小微民营企业和“三农”融资需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清单式投资动态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并联办理、多评合一,积极探索企业投资不再核准、备案的项目承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探索知识产权质押和保险试点等融资模式。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重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投融资模式。支持扩大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等债券发行规模。发挥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导向作用和放大效应,积极组建和发展产业发展基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混改基金、创新创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为龙头企业注入战略投资。规范和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推动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服务企业上市全生命周期,加强后备企业分层分阶段精准培育,实施企业上市“种子”计划,引导推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交易所、“新三板”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市、挂牌,重点培育5—8家公司实现主板上市。

第十章统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发展

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原则,实施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双轮驱动,加快构建系统完备、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畅通城市出口、通达大中城市、串联重点景区、服务新区发展、支撑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构建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及重要县乡道一、二级公路为干线,高密度农村公路为基础,重要客货运枢纽为节点,航空为补充的外联内畅、高效便捷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鄂北区域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宁西铁路小厉线增建二线、随县石材铁路专用线、随州电厂铁路专用线、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建设,开展安康(经十堰、襄阳、随州、信阳)至合肥高速铁路、宜昌(经荆门、随州、信阳)至徐州快速铁路及沿大别山鄂北红色旅游高速公路(随州段)建设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构建随州市东达“长三角”、西融“襄十随神”城市群、南联“宜荆荆恩”城市群、北至中原城市群的综合交通网络。

构建对内交通大格局。逐步提升干线公路通道通畅水平,提高国省道和高等级干线公路等级,串联重要乡镇、枢纽及景区,形成随州市区“30分钟通勤圈”,随州各县市区之间“1小时市域交通圈”,客运站、物流园区至干线公路的10分钟快速衔接通道,建立随州市内“经济交通圈”。继续推进G316随县尚市至随阳店段、G316十岗至广水界段改扩建工程、G240国道随州市石桥到钟氏祠段、G346国道随州市十岗至任家台段、G346广水市城郊至长岭段、G316广水市境段一级化改造,加快推进G346任家台至肖家店段改扩建工程、G346安居镇肖家店至车岗段改建工程、G240槐东至石桥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随县旅游环线公路,打造“美丽公路经济带”。实施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四年行动计划,畅通城市微循环线路,打造城市快速交通体系。推动县乡公路提档升级,重点实施县乡道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

打造无缝连接快捷交通。依托汉十高铁随州南站、随县站和京广铁路广水站,建设随州南站综合客运站、随县客运站、广水客运站,实现铁路、公路与城市公交无缝对接。在重点镇(街道)新建一批等级客运站。建设随县厉山通用机场,谋划推进广水市军民两用机场和湖北(随县)蔚蓝龙脉支线机场建设。

二、提高能源安全保障

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多源、强网、增储、绿色、安全,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增强电力保障水平。强化电源点建设,加快国家能源集团随州电厂项目建设,加大电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力度,谋划推进一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项目,“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左右,装机总规模达到8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优化完善配电网架结构,提升配电网互联互供能力,加快布局以500千伏为骨干、220千伏为支撑、110千伏为基础的智能电网,重点推进随州编钟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编钟至孝感500千伏线路工程及随州电厂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

促进天然气利用。支持西气东输三线(随州段)项目建设,争取在我市境内设立站场,带动随南气化乡镇项目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支持农村地区开展分布式微管网的市场开发和经营活动,按规定参与农村管道燃气经营。推进广水市天然气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及杨寨LNG站项目建设,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水平。

专栏七:能源安全保障重点项目

1、国家能源集团随州电厂项目。建设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和烟气脱硝装置。

2、随州编钟500千伏变电站扩建项目。扩建500千伏主变1×100万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线路120公里。

3、随州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项目。新增及改造配电变压器4459台,容量80.4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6523公里。

4、西气东输三线随州段项目。随县境内约58公里。

5、随州市气化乡镇项目。铺设广水市12个镇及曾都区、随县部分镇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及惠及10万户农村居民的分布式微管网。

6、广水市天然气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占地50亩,建设一座储备能力达5000立方米的LNG调峰中心及城市车辆油气混合站。

7、东风油库迁建项目。建设罐容6万平方米油库及配套设施。

三、完善水利设施网络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加强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切实解决旱包子问题,全面提升水利支撑保障能力。

重点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开展广水市高峰寺、随县罗河、曾都区两河口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善配套全市小型水库管理设施。启动山洪灾害预防系统建设、河流自动遥测系统、大中型水库信息化提档升级等工程。实施河道治理和防洪工程,开展随州市府澴河河道和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工程、广水市城市防洪工程及随县柳林镇、曾都区洛阳镇等重要集镇防洪工程建设。

全力推进引调水及骨干水源工程。突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全力实现随州市“鄂北旱包子”摘帽,基本形成全市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的格局。重点实施随州市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随南区域大洪山北麓水资源配置工程、随中旱包子区域抗旱水资源配置工程等一批重点骨干引调水工程,新建金鸡河水库。

稳步实施灌排提升工程。突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灌区现代化水平,提高抗旱能力。实施随中灌区、黑花飞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28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及677座小型水库干渠节水改造工程,对广水虎山、高庙等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

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保障工程。突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按照“大水源配置、大水厂建设、大管网延伸、大体量运营”模式实现自来水全覆盖,改善60万人饮水问题,满足农村供水保证率要求。加大城乡供水改革力度,启动随县、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随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扩建广水市二水厂和霞家河水厂。

逐步实施水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白云湖水环境提升工程、随州市㵐水梁家桥水生态连通工程,加快推进随州市先觉庙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随县封江口水库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及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专栏八:水利领域重点项目

1、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随州市配套工程。建设封江口、先觉庙、两河口、黑龙口、鲁城河、砂河口、高城、余店、应山城区、四家门楼、霞家河等11个分水口工程。

2、随州市府澴河河道治理工程。对随州境内194公里的府澴河岸线、堤防进行防洪、防冲治理。

3、鄂北旱包子(随州)抗旱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包括随州市随南大洪山北麓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随中旱包子区域抗旱水资源配置工程。

4、随州市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主要包括随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曾都区“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广水市农村安全饮水补短板工程等。

5、随州市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随州市23个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重点实施㵐水河、清水河、广水河、漳水河、漂水河、浪河、游河等重点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

6、随州市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包括高峰寺、罗河、两河口、青林、红光、泉源、紫金山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高店、虎山等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

7、随州市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主要包括随中灌区、广水黑花飞灌区两个灌区和29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8、随州市智慧水利工程。主要包括随州市河道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随州市大中型水库信息化提档升级项目、随州市山洪灾害预防系统建设等方面。

9、随州市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工程。主要包括先觉庙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府河流域孔家畈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㵐水梁家桥水生态连通工程、白云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大洪山水生态治理建设项目、封江口水库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徐家河综合治理工程。

10、随州市城镇防洪工程及水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广水市城市防洪工程、随县柳林镇防洪工程、曾都区洛阳镇防洪工程和随州市水毁修复工程等。

四、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加强5G基站布局规划,推进5G“多杆合一”建设,加强资源共享,逐步实现5G网络城乡全覆盖。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规模部署,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统筹布局制造、交通、医疗、教育、消防安全、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5G应用,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进随州(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面向应急产业和地铁装备,提供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依托随州铁塔组建华中(随州)工业互联网运营中心,构建工业互联网开发及应用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和产业化推广平台。依托随州联通建设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加快推动互联网与随州市经济社会各项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推广应用“数字随州”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建设智慧停车诱导系统。加快建设充电站(桩),大力推动全市范围内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实现“电动化+”,促进车用能源转型,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快移动物联网网络建设,按需新增建设NB-IoT基站,推进县级以上城区实现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

专栏九:新基建重点项目

1、移动公司随州5G二期及配套建设项目。建设55个CRAN机房、328段传输线路,以及5G核心网、无线网等;神农云扩容10台物理服务器,1套分布式存储等。

2、随州市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以“随州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为新型运营模式,构建一流、区域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拟覆盖接入上云企业1200多家,并启动一批应用示范工程。通过企业服务、数据采集、建模统计、生产成本分析、资源环境消耗等指数体系设计等,全面监控经济运行、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及其趋势,定期发布结构改革与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推动随州市在工业领域的合理建设、统筹规划、精准管理等,构筑开放聚合的智能制造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

3、随州市城市智慧停车场建设项目。建设1.51万平方米立体停车库,安装道路智慧停车系统软硬件、城区停车诱导系统及配套设施,建成10623个公共停车位(含110个充电桩)。

4、国家华中(随州)大数据产业园。项目用地共500亩,建设2000个服务器机柜装机容量,建成产业园算力中心、科研中心和生活中心,规划建设5G专用汽车智能网联试车场、产业培训大楼等。

5、随州市区域医疗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互联网医院、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一体化大数据应用平台、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等。

6、随州市城区“雪亮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小区、智慧校园、村组技防以及视频解析大数据综合应用。

7、泰晶科技基于半导体工艺的高基频小尺寸石英晶片产业化项目。改造厂房2万平方米,购买和自主研发设备328台套及相关配套设施。

第十一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随州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落实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注重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平衡协调。

一、加快建设鄂北生态屏障

构建长江大保护长效机制。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决打好十大标志性战役,当好长江大保护生力军。健全河流休养生息制度,实施重要河流禁捕退捕。实施沿河污染企业“关改搬转治绿”行动,促进安全环保达标升级,推动化工企业实现入园集群发展。强化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管控,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监管长效机制,巩固非法采砂治理成果,抓好河道沿线“留白”“留绿”和功能恢复。建立健全河流生态用水保障机制,保证重要断面的生态流量,维护流域生态平衡。推动建立府澴河、淮河流域跨区域协商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共治能力。

持续开展“绿满随州”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依托“三山七水”(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府澴河、淮河、溠水、㵐水、漂水河、应山河、广水河),打造桐柏山-大别山生态屏障和大洪山生态屏障,随北桐柏山生态水资源涵养区、随南大洪山山地生态保育区和随中平原城镇生态协调发展区,构建“两屏三区、七廊多点”生态格局。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河流的管理、保护和修复,推进淮河、封江、徐家河湿地公园建设,开展府澴河、淮河等源头区域及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预防工程。全面推行林长制,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严格林木采伐审批管理和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推动长江防护林、国家储备林、中幼林抚育等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促进绿色矿业建设,重点推进“三区两线”矿山复绿、随县吴山、万和石材矿山等5个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在随县吴山镇、万和镇实施一批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推进全市国土综合整治,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强化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濒危物种种群保护。实施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切实保护七大水系水生物资源。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拯救与保护,建设野生动物救护场所和繁育基地。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外来物种管控,提高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能力,开展随州市优良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工程。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制定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形成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确权及产权交易制度,特别是农村自然资源权属确定、流转、交易等制度,国土及集体资源确权登记颁证比率达到100%。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积极开展环评审批改革试点,促进环评“三同时”与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机衔接。建立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落实境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市场化补偿模式,推行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林权等交易制度,支持大洪山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估论证机制。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市、县、镇、村“四级联创”,推动随州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随县、广水市、曾都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镇和生态村。

二、持续强化污染防治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健全天上地下、水陆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

实施“蓝天工程”。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施工扬尘、秸秆焚烧、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等大气面源污染整治力度。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建材、化工、专用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及高排放机动车、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开展重点行业绿色改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合治理、燃煤清洁化替代、车油管控等工作,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工程,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探索臭氧污染治理有效路径和举措。

实施“碧水工程”。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开展水生态修复,推动府澴河随州段(含广水河、应山河)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淮河源头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随州㵐水河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随州市漂水河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大洪山水生态治理工程、曾都区府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广水市徐家河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完善雨污分流管网、老旧管网修复,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巩固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成果,深入推进城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与规范化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城市污水管网建设、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与管理、地下水监测网建设与修复试点等工作。探索开展“智慧排水”。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控。

实施“净土工程”。落实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机制。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规范管理,提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能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处置能力、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处理能力。

三、推动资源节约绿色发展

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完善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附加值低的项目提高门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支持企业采用环保新设备、新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围绕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强随州高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实施广水华鑫冶金节能技改项目,建设随县石材绿色循环产业园、广水杨寨新煌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花岗岩尾矿及加工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石材综合利用项目、钢铁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资源节约示范区。加快构建绿色化循环利用体系,促进生产、流通、回收等环节绿色化,鼓励企业开展绿色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推进绿色包装,推广绿色采购,开展绿色回收,实现生产全程绿色化转变。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管控措施,建立相应指标体系,提高用水效率,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利用垃圾分类发展绿色产业,支持垃圾处理企业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促进餐厨垃圾转化为酵素堆肥、生物柴油,提高垃圾二次回收循环再利用价值,提升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深化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谋划推进随州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煤炭粉灰循环利用等电厂配套项目。拓展农业循环产业链,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效减少畜禽养殖场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深化碳减排工作,推进钢铁、电力等行业低碳发展,完成省定碳排放强度削减目标。

四、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宣传典型经验、典型人物,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出行,鼓励公众选择步行、乘坐公交、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减少机动车使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优先采购更多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严格执行“禁限塑”规定,加强不可降解塑料使用限制,推广可降解替代产品。引导绿色饮食,鼓励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导绿色家居,鼓励公众购买绿色家具和环保型建材产品。支持绿色旅游,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等行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提高生态文明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杜绝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氛围。

第十二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一、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和完善“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持续讲好随州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引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动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诚信制度化建设,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文明引导行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楷模等各类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持续营造崇善向好、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和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保护,推进文化典籍数字化和整理出版工作。传承发展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全力建设编钟文化产业基地,谋划推动音乐之都、编钟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青铜器修复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打造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振兴传统工艺。鼓励举办体现民俗、民间特色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纪念设施、遗址的保护力度,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编钟大剧院、编钟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完善农村文化站和图书室等农村文化设施。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立重大文化惠民项目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完善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加强档案、史志等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与网络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关联程度高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积极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一批文旅综合体、文旅融合品牌、文旅消费聚集区。

专栏十:“一地一廊四区”文化产业布局

“一地”。即世界华人寻根谒祖圣地。通过拓展炎帝文化内涵、增加寻根谒祖业态、丰富农耕体验记忆、深化国际文化交流,把炎帝故里固化为世界华人向往的寻根谒祖文化圣地。

“一廊”。即曾随文化遗址走廊。以庙台子遗址、叶家山墓地、义地岗古墓群、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遗址(包括安居城址和羊子山墓群)四处考古遗址为依托,打造考古遗址公园,形成一条曾随文化遗址走廊。

“四区”。围绕卓尔青铜古镇、编钟音乐之都、琵琶古城、公共活动中心、城市(工业)记忆小镇、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城市文化旅游核心区;围绕大洪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银杏、溶洞、温泉等自然资源,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围绕随县桐柏山田王寨、抱朴谷、神农部落、尚市桃花、牡丹和万和兰花,建设休闲体验旅游区;围绕广水印台山、武胜关、中华山、徐家河、马坪詹王故里,建设生态文化观光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健全网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导权。

三、增强随州文化影响力

充分挖掘和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与国内外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合作,整合传播资源,优化传播平台,讲好随州故事、传播随州声音。创新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举办模式和机制,积极探索多主体联办、多活动套办和多形式活化、多途径市场化的路子,将炎帝文化、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打造成湖北省第一文化品牌、全国知名文化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行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探索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有效机制,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扩大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大力推行学区制、集团化管理模式。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推动特殊教育特惠特办,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强特教资源教室建设。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多样发展,加强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和特色高中建设,落实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加强资源整合,重点建设10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支持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级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力争入选国家级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抢抓独立学院转设机遇,引进建设一所本科院校。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开展师德建设行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农村教师本土定向培养行动,努力恢复随州籍师范生供给。实施随州教育名家培养行动,持续推进“随州市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一批具有鲜明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教师和校长。到2025年,建成30个名校长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10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市、县两级名校长30名、名师100名、名班主任200名。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大力推进县级教师统筹管理行动,统筹管理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调配、岗位设置、聘用交流、培训教研、绩效分配、考核奖惩等工作,形成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校园建设行动,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在中小学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逐步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行动和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工程,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实施教育资源共享计划,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建设健康活力城市

全力推进健康随州建设。建立健全健康随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健康随州2030”行动纲要》,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将健康随州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实施常态化健康随州建设管理培训工程。完善健康随州评价考核机制,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完善监测机制。协调推进健康随州建设,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企业、健康乡镇、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健康村的创建活动。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强化县市区疾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职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组织体系。依托医共体,建立健康管理联合体,实现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联合。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促进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创新爱国卫生工作方式方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系统谋划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准备中心、重大传染疾病救治中心建设。健全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支撑、全社会协同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加强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完善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规范化。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重点改善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区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基础,县级医院、市级医院、专业卫生机构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密切配合、双向转诊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通过托管、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县域医共体等方式,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城市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建立覆盖市、县、镇、村的院前急救网络,市、县两级建立独立的指挥型急救中心,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非中心城区“15分钟急救圈”、县市“30分钟急救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健康、精神卫生、采供血和院前急救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推进职业健康工作,强化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及重大地方病防治,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加快推进市中医医院新院和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市中心医院新建市传染病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暨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呼吸专科等重大项目和一批公共设施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随州区域医疗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居民360度健康档案体系,推进“互联网+诊疗”“互联网+护理”等模式的全面应用,提高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和规范性。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弘扬体育文化,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推动体育文化与旅游休闲、武术养生、传统节庆和地域特色的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一批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健身公园、多功能运动场、全民健身步道等项目,打造百姓身边的 “15分钟健身圈”,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统筹谋划全民健身重大工程项目,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健身消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提高生殖健康服务水平,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力度,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大妇幼健康保障工作,促进青年优先发展。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妇幼健康保障工作。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全力保障母婴安全,落实孕产妇全程服务管理机制,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妇女儿童重大疾病防治,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做好妇女“两癌”检查与救治项目。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逐步将ND、NT、大排畸等项目扩展进免费产前筛查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托幼服务,鼓励托育机构向医院、学校等机构延伸。依托公立妇幼机构举办的托育机构与早期教育、感统训练、孤独症康复等服务结合,打造集托育、早教、保育、父母课堂、家庭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增加儿童身体素质。保障妇女儿童等群体权益,完善基层妇女儿童活动阵地,提高妇幼保健、托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青年优先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分类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突出实践体验,引导青年积极传播正能量。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完善青年技能人才培育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积极引导青年成为注册志愿者。服务青年健康成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扶持。实施“希望伴飞计划”,对受疫情影响、留守儿童等有心理疏导需要的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心理疏导服务,提高青少年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和抗挫适应能力。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法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等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援助。鼓励引导青年人才到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增加康复和护理床位。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丰富老年健康管理内容。落实老年人健康体检,指导做好失能老年人评估项目。强化养老服务信息技术支撑,构建覆盖家庭、乡镇和机构的“互联网+养老”云平台。强化老年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办好各级老年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十四章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促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保障居民充分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促进就业的考核机制,同等条件下对创造就业岗位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优先安排。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家庭服务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拓展小微企业就业渠道,落实融资支持和用工鼓励政策,创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市。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带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完善失业监测统计和预警机制。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力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平台升级、环境升级、保障升级、主体升级、开放升级,推动自主创业成为实现更有体面工作、更高质量就业的主抓手。加快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建设,试点推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设施、闲置楼宇、过剩商业地产转为创业孵化基地,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深入推进就业创业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简化公共就业服务流程。创新优惠政策,完善资金扶持、职业培训等举措,提升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水平。

着力提升就业质量。重点推进大学生、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引进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和返乡退役军人创业,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推动生存型创业向发展型创业转变。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实施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专项培训项目,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对接、技能提升与工作改善良性互动,培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型技能劳动大军。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支持随州技师学院加强技工教育“双品”建设。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持续开展“神农工匠”技能竞赛活动,支持各县(市、区)争创技能强省示范县。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统筹重点群体就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加强工资保障。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不断强化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即时提供就业岗位和企业招聘需求等各类就业信息,消除就业性别歧视。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就业扶贫”等系列活动,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就业依托培训、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方针,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推动培训促进就业,使更多的失业人员、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掌握一定技能。

二、促进居民持续增收

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实现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联动提升。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扩大企业职工集体协商覆盖面。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与经济发展、职务级别和岗位绩效相协调。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形成与职工之间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

重点提升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充分发挥创业致富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大幅提高经营性收入。促进居民提升安全理财意识,规范健全资本、产权、债券、房屋租赁等各类市场,丰富拓展租金、股息、红利等有效投资渠道。引导居民参股创办企业或者投资经营项目,稳步推进员工持股、岗位分红权激励,提高股权红利收入。

推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功能增加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入。推出转岗再就业培训项目,引导农村劳动力积极适应新兴产业技能要求,适度增加村容保洁、道路养护、林业维护、公共设施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地就业机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消费需求,打造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链,着力畅通农业产业链和资金链,保障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的高效运转。落实好农业补贴政策和减税降费、信贷支持、融资担保、技能培训补贴、稳岗奖励等具体支持措施。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执行力度,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提高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适度增长。

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制度,完善年薪制、职工持股、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等分配制度。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应保尽保,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扎实开展全民参保扩面行动。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对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待遇水平。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统筹制度。

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成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药品供应管理体系建设等重要机制和医药服务供给、医保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任务。健全覆盖全民、依法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实施公平适度保障。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确保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落实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缴费政策,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加强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加强财政对医疗救助投入,促进医疗救助统筹层次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相协调,最大限度惠及困难群众。加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管理和规范指导,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时根据省级目录动态调整本机构目录,促进合理用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探索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积极探索对未纳入国家、省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的药品开展带量、带预算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加大高值医用耗材治理力度。适应人口流动需要,做好各类人群参保和医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安居工程,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行以公租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保障并举的保障方式,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完善租赁补贴保障政策,将租赁补贴保障范围扩大到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群体。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在商住小区配建、收购小户型存量房屋等方式,适度增加政府公租房供应。在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和企业,通过集中建设或长期租赁、配建等方式,增加集体宿舍形式的公租房供应。依托政府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公租房管理系统与婚姻、户籍、社保、不动产、工商登记、车辆等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信息共享,实现公租房保障的网上申报、受理、审核、审批。

健全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促进精准救助。加强基层流浪乞讨救助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创新慈善模式,提高慈善事业的社会参与度。加快殡仪设施改造升级,构建殡葬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到2025年,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覆盖所有县市及60%以上的乡镇中心村,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生态的殡葬方式。

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坚持普惠加特惠,兜底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扎实做好生活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相关工作。加强公共场所障碍改造,推进公共服务场所信息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第十五章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效能

坚持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随州,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一、深化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和中共随州市委工作安排,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选举任免权,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定期向人大报告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和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

充分发挥政治协商作用。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方法,健全民主党派市委向中共随州市委提出建议制度,规范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完善协商规则,提高协商能力,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立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发挥政协制度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

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中共随州市委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领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完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完善政府综合发布制度和监督保障机制,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县(市、区)政府下移,推行跨部门联动执法、跨地区协同执法、跨领域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和国民教育体系,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机制,着力构建满足法律需求、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广泛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依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二、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分级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严格落实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各领域各环节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安全整治,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

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立健全重大自然调查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风险基础数据库,分类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完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气象灾害、火灾等灾害灾难的预警机制及评估和论证机制,根据灾害特点、人口分布和城乡布局,统筹建设一批城市防护工程和防震防空应急避难场所,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生活类救灾物资、水利防汛抗旱物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物资、森林防灭火物资等应急物资储备。

强化应急保障水平。坚持预防为主、精准治理、依法管理、社会共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运、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指挥信息化与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构建以信息技术设备为基础的信息化应急指挥运行体系。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反恐、消防、防洪、防震等设施能力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军地联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衔接驻军部队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全过程安全监管机制。深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杜绝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健全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聚焦生物安全领域主要风险,完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着力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加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力度,加快研究、开发、应用生物技术,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谨慎应对微生物耐药,防范生物恐怖袭击,防御生物武器威胁。加强联合防控能力建设,依法处置危害生物安全的违法行为,完善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应对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参与建立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测网络。

三、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优化城乡治理单元,合理设置村、居民小组,调整村、居民小组的管辖范围,把村、居民小组和网格建设成为基层群众自治、网格服务管理相衔接相统一的基本单元。继续完善村(居)民委员会、网格管理站“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以村、社区为平台,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体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优化社区服务内容,壮大社区服务队伍,健全社区服务体制机制,提升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为群众提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的格局。因地制宜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形成政府管理和村(居)民自治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局面。充分发挥村、社区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和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等骨干的引领作用,带动村(居)民广泛参与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完善群众参与激励机制,调动群众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充分动员村、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实现城乡社区内外各类资源的全面整合和综合利用,提高各类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改革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三维空间模型,归集乡村各领域运行态势、异常情况等数据,为乡村治理提供辅助决策分析。建立高效便捷的村情民意线上互动沟通反馈渠道,提供各类智慧民生服务。构建县域(乡村)数字治理中心,整合各镇(街道)、相关职能单位力量,分层分级、统筹调度、协同解决乡村治理各领域事务,打通村民端、基层治理端、后台决策端通道,形成全域数据闭环治理体系。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开展心理咨询、疏导、调节等服务。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工作,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维护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有效防范和化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全生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消化存量债务,依法处置隐性债务,坚决纠正违规违法、变相举债等行为。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实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链条管理,严密防范流动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信用风险,着力防控影子银行业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监测预警和排查,维护市场稳定。

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完善国防动员体系,优化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建设,统筹国防动员和政府应急管理建设,提升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能力。拓展新型动员领域,扎实推进人民防空、物资储备、战略投送、信息通信等重点领域动员准备。在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助推军队保障社会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工作上支持退役军人。加强党管武装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第十六章强化保障措施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坚持和维护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党领导经济社会工作制度化建设,坚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健全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体制机制,坚持党委定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形势研判和风险管控,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优化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提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好带领群众开启社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强政治监督,更加精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随州落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不断增强监督整体效能。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清廉随州建设,为落实“十四五”规划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二、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的积极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深化群团改革,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三、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作用,将其作为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安排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完善调控体系,加强年度计划与纲要的衔接,建立健全发展规划项目库,强化纲要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金融资本运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引导和协调。

强化政府目标责任,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任务,是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加强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科学引导市场行为,落实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等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

创新监测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库,有效整合互联网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真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创新评估方式,做好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相关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各相关部门要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实施过程中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纲要进行调整时,按程序报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