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市发改委2016年财政预算公开
  • 发布日期:2016-02-26
  •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
  • 编辑:admin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一、主要职责: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衔接平衡各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研究全市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议;参与组织重要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贯彻实施。
(三)负责汇总和分析全市财政、金融、物价等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财政、金融、价格政策的执行效果并提出建议;负责全市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
(四)承担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研究论证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方案;负责有关专项改革开放方案实施中的衔接工作;组织对省级和市级开发区以及开放开发城市和地区建设发展中涉及全局性的政策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协调解决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有关问题。
(五)负责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拟订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衔接平衡需要安排市政府投资和涉及重大建设项目的专项规划;组织提出全市重点项目计划草案;安排市级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会同相关部门安排市财政性建设资金;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引导民间投资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指导工程咨询业发展。
(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拟订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七)负责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组织拟订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组织拟订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全市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
(八)承担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节的责任,提出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政策建议;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负责组织重要物资的收储、动用、轮换和管理;提出全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九)负责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全市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组织拟订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牵头承担市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工作。
(十一)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
(十二)参与拟订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按规定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
(十三)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动员、国防交通保障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动员有关工作。
(十四)为重点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
(十五)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政策法规科)
(二)政工人事科
(三)国民经济综合科(发展规划科)
(四)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开发区管理科)
(五)固定资产投资科(项目稽查办公室、市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对外经济科(市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办公室)
(七)地区经济科
(八)农村经济科
(九)交通能源科(市交通战备办公室、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工业科
(十一)高技术产业科
(十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市人民政府节能办公室、应对气候变化科)
(十三)社会发展科(就业和收入分配科)
(十四)市鄂西圈办综合协调督办科
(十五)财金贸易科
(十六)经济技术协作科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级
随州市农业资源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随州市节能监察中心
四、2016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说明
(一)汇总预算收支编制情况

    2016年,发改委本级及二级单位汇总收入960.5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拨款605.8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54.64万元。2016年,发改委本级及二级单位汇总支出960.52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性支出373.3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81.04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06.15万元。
(二)发改委本级收入情况

    2016年,市发改委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厉行节约,精减会议,合理压缩一般行政性开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切实减少各项经费开支,合理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
2016年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总额为563.0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拨款563.05万元.
2016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总额为880.7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支出791.41万元,社会保障支出39万元,医疗支出20.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9.4万元。
(三)发改委本级支出情况
市发改委2016年支出预算总额为880.7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24.71万元,项目支出356万元,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基本支出:(1)人员经费支出387.11万元,其中:在职人员工资福利支出经费319.35万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经费38.36万元;行政单位医疗经费20.9万元;住房公积金22.97万元;提租补贴6.43万元;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0.58万元;对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0.06万元。 (2)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37.6万元。
项目支出:项目支出经费总额356万元。其中:项目专前期费1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评审费40万元,对口支援三峡10万元,出国考察76万元,机关信息化建设80万元。
(四)“三公”经费预算说明
2016年市发改委“三公”经费预算100.52万元,比上年增加46万元,增加84%。其中:因公出国(境)费76万元,与去年增加40万元;公务接待费2.46万元,公务用车费22.06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2.06万元,无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

  



五、2016年财政预算编制表见附件2016发改委预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