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建县十五载 随县正青春 | 碧水清波绘美景 㵐水安澜护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5-09 14:41
  • 信息来源:随县发布
  •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晴空如洗,河水潺潺,初夏的随县万和镇邱家大塆村如一幅秀丽的山水画,让无限田园风光尽显诗意。

㵐水邱家大塆段河道和河堤的疏通美化,让先前的小河沟如今大变身。参与建设的邱家大塆村民很是自豪,“咱这环境不比城里差。”护堤上的部分石块和水泥板,还是村民在村湾道路整修扩宽时自发收集起来的“废弃物”。

生态为底,水文塑魂。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随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幸福㵐水建设进程,与广大群众共同绘就了一幅生动的㵐水“变形记”。

㵐水,发源于太白顶景区王店村桐柏山南麓鹰子咀,为府澴河上游一级支流,流经太白顶景区、万和镇、尚市镇、厉山镇,于县经济开发区出境,境内河流长约90.3千米。

线长面广,如何持续长效管护,实现河库可控、㵐水安澜、环境改善?随县河湖治理“组合拳”重拳出击,以生态修复构建生态屏障。

健全制度,下好河湖治理“先手棋”。随县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印发了《随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县级河长统一指挥、镇级河长组织落实、村级河长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全力构建县镇村河湖长、联系单位、管护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河道治理、除险加固、防污控污、砂石管理整治,多年来,随县始终将河湖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优化和完善㵐水水系格局。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开展4次综合治理,长度达23.8千米,完成了㵐水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岸坡护砌、新建亲水平台、溢流挡坝加固、维修加固排水管、河滩绿化等治理任务。河流纵向连通、河道行洪顺畅,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基本形成。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随县通过开展水库承包养殖整治、封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河库“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取缔32座水库承包养殖合同,拆除水库拦汊筑坝40处,恢复水面面积3162亩,拆除临水违建房屋13个,完成4座大中型水库水源保护区标识标牌、隔离防护网及水域浮标、警示标志的建设,依法关停或搬迁㵐水两岸沿河200米范围内养殖场35个;实施㵐水流域(随县段)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和随县封江口水库良好水体保护工程,使㵐水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好山好水孕育好产业,㵐水治理优质效益不断转换,生态屏障撑起绿色经济。

太白顶风景名胜区风光奇秀、如诗如画,万和镇“中国蕙兰之乡”蕙力涌动,尚市镇“花经济”飘香乡村振兴路,厉山镇烈山脚下人文荟萃……一脉水系,滋养千娇百媚。

依托㵐河流域独特地理人文特色,随县全力写好全域旅游“水文章”。沿途建设的田王寨、封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炎帝神农故里及神农牡丹园等景点,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旅游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行走在烈山湖西路,杨柳拂堤、碧波荡漾,“花园新区 精品县城”的宜人风光曲径通幽。

近年来,随县投资1.2亿元建设㵐水一河两岸风光带,形成“一湖、两岸、三岛、三广场、七公园”的景观序列,“景城融合”绽放别样光彩。

修亲水平台、建游览栈道、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整修堰塘水渠……在农文旅产业综合牵引之下,社会资本“反哺”河湖治理。当地企业及群众积极投入幸福河湖、美丽乡村建设,呈现一河一景、多村联动的治水新局面。

“幸福河湖建设从来不是一个方式管全部,我们将持续加强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抓好河库水生态功能提升、水生态空间体系优化、河湖行洪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改善、河湖空间管控强化、文旅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出让群众满意的宜居水环境。”随县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