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优化环境,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随州专汽产业发展观察之六
  • 发布时间:2025-01-06 09:0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近日,一位安徽籍的车主从程力专汽购买了一辆冷藏车,当即在市交警驻企业的网点办理了临牌。
  “方便了许多,不用来回跑,也节省了时间。当天提车,当天就能返回。”车主夏先生说。
  为方便外地购车车主,交警部门在13家重点专汽厂家增设服务窗口,实现临牌业务即办即走,服务专汽厂家办理临时号牌5万余笔。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驱动力。
  我市持续优化专汽产业发展环境,用心用情厚植发展沃土,助力产业跑出“汽”势。
   “放水养鱼”育支柱
  企业发展,短期靠政策,长期看环境。
  一直以来,我市将专汽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积极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
  新楚风,一家老牌专汽企业。因经营、债务等原因,企业一度面临破产。
  在企业破产重组阶段,随州市、曾都区的主要领导七赴北京会谈,最终与清华工研院合作,促成“双向奔赴”。
  如今,新楚风专注氢能商用车领域,研发出49吨氢能重卡、31吨纯电动重卡、18吨氢燃料电池冷藏车等多款新能源车。
  新楚风并不是孤例——
  神百专汽遭遇技术难题,政府为其提供保姆式、订单式服务,最终促成校企合作,打造出吊机中的“战斗机”;凯力专汽寻求新的设备供应商,税务部门为其推送16条供应商相关信息,精准匹配企业采购需求;曾都区法院成立专汽行业“共享法庭”,高效处理各类专汽纠纷50余起,为企业减轻了诉讼负担……
  “随州专汽能够发展起来,发展这么快,离不开政府的‘放水养鱼’培育理念,让专汽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随州市汽车行业协会会长陈勇介绍。
  数据显示,随州专汽已形成年产专用车25万辆、车身12万台、车轮和轮毂各1000万套的制造能力,产品种类丰富,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做优营商“软环境”
  程力集团与成都壹为联手打造新能源专用车底盘生产线并正式投产,新楚风与清华工研院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齐星集团成功研发新能源重卡驾驶室,多家零部件企业开发出针对新能源车的轮毂、车灯等配件……
  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我市专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初步形成“电动+氢能”双驱格局。
  多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倡导“店小二”精神,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全面精准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要素供给、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出台《关于推动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随州市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以一系列亲商、爱商、护商的有力举措,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与此同时,我市还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专汽产业链条,三大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建专汽供应链公司,引入长投集团组建湖北长江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为随州专汽提供“科技+资本+产业+载体”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延链补链、差异化发展。
  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引入宏泰集团与随州金控集团组建融资租赁公司,打造随州专用车数智化融资租赁平台,自去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为企业融资近5亿元。
   做实服务“硬措施”
  近日,市委宣传部牵头开展了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环境调查问卷,收集了不少企业反映的真实问题,如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金融服务环境有待提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够等。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但需要‘硬措施’来托底。”市营商环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服务效能、加大政策与金融扶持,政企携手推动随州专汽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采访中,不少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
  ——优化市场环境。“加强质量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以次充好、假冒侵权等违法违规现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市场监管部门表示。
  ——做好资金保障。金融部门表示,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联手为专汽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增加授信额度,拓宽融资渠道。
  ——落实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和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加快向新能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提供有力要素保障,完善物流仓储基础设施,降低企业成本,落实惠企政策,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产业生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我市将继续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赛场”,让利于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愈发充沛,厚植专汽产业发展沃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