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抢占风口,引领产业迭代升级 ——随州专汽产业发展观察之一
  • 发布时间:2024-12-30 08:5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编者按:随州专汽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当前,科技创新、市场发展等日新月异,为专汽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即日起,《随州日报》推出专汽产业发展观察系列报道,剖析产业发展的瓶颈,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产业壮龙头、强链条、拓市场,打造千亿产业。敬请关注。

  专汽,随州特色产业“名片”。
  因种类齐全、特色鲜明、资源富集、区域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高,随州被授予“中国专汽之都”。
  随州,“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沿316国道绵延30公里,分布着220家专汽及零部件企业。去年,专汽产值超过600亿元,是我市工业支柱产业、全省重点产业集群。
  新时代新阶段,随州专汽面临着新能化智能化网联化的难得机遇,也有着转型升级不够的现实挑战。
  业内人士建议,随州专汽应抢抓风口,推动产业焕新、设备更新、产品创新,引领产业迭代升级,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引领力的专汽之都。
   抢抓行业风口,推动产业焕新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和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新能源网联汽车及应急产业专用车迎来风口。
  去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好。而我市新能源专用车销量不到1万台,市场渗透率仅为4.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市专汽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专用汽车领域,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领域的开发相对滞后。”市汽车行业协会会长、重汽华威公司总经理陈勇说。
  瞄准新能源、智能化新赛道和“专汽+应急”产业,我市专汽企业正在加速转型和突破。
  在新能化转型方面,我市初步形成“电动+氢能”双驱格局。程力集团与成都壹为联手打造新能源专用车底盘生产线并正式投产,新楚风与清华工研院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齐星集团成功研发新能源重卡驾驶室,多家零部件企业开发出针对新能源车的轮毂、车灯等配件。
  今年4月,程力集团与杭州时代电动合作开展新能源中重卡整车制造业务,曾都区应急产业公司牵头区内20家专汽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参与其中。“该项目具备1万台新能源底盘生产能力,将弥补中重卡新能源底盘方面的不足。”程力集团董事长程阿罗介绍。
  智能化网联化改造为专汽产业加载“云翅膀”。随州联通与新楚风、聚力等专汽企业合作,正在开发智能网联环卫车无人驾驶系统。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开发的车联网专用车信息化平台试运行。泰晶科技北斗导航关键器件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项目。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已完成载重监测服务、智慧环卫等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向“专汽+应急”转型也在加快步伐。我市是国家首批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应急产业初具规模,一些企业抢抓应急风口,开发出一批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如江南专汽围绕应急产业开发的高喷消防车、后勤保障车、森林消防车,以及宏宇专汽大排量抢险排涝车、博利特汽高空系留无人机消防车等填补国内空白,深受市场欢迎。
  市经信局局长刘涛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新能源底盘、动力电池、电机等项目的引进,同时完善新能化智能化零部件企业,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同时,按照“专汽+应急+低空经济+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的发展思路,引导企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抢抓政策风口,推动设备更新
  涂装车间自动喷粉作业,全流程AGV小车精准配送……楚帝智联智能制造车间,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每条生产线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300多万元。
  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我市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湖北新楚风的涂装车间技改项目,可提升纯电动车厢式运输车和氢能源商用车涂装效率与水平;湖北芯动力的新能源汽车转子轴项目,产品精度、性能可替代进口;楚胜智能工厂建成投产,凯力专汽智慧工厂项目正式开工……全市专汽行业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4家。
  今年以来,市政府拿出1200万元资金支持我市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荐35个项目申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已下达1890万元。
  数据显示,今年,我市专汽行业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3个,推动设备更新升级,产业迈向高端。
  总体来看,我市实现智能化改造的专汽企业还不多,有些企业依然是“敲敲打打”的生产模式。市经信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推动更多的企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实现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率。
   抢抓市场风口,推动产品创新
  今年7月,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随州产排涝车、宿营车、淋浴车等紧急驰援,其中“龙吸水”一小时可抽排积水近4000方,处于全国第一梯队。这是我市企业围绕应急产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成果。
  随州是专汽之都,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都在全国领先。但业内人士认为,随州专汽产品同质化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高端产品比较匮乏。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我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紧跟市场需求,推动产品创新。
  我市牵头组建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湖北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企业自建技术中心或与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转化科研成果300余项,推出的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智能化危化品罐式车、纯电动物流车等50多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实施“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培育行动。目前,我市专汽及零部件领域共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一批“高精尖”产品不断涌现。齐星集团开发车载无人机应急救援指挥车等新产品,在创新中赢得市场主动。程力集团的医监医保车,多次为航天员返回地面提供医疗保障。江南专汽的压缩空气泡沫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应急通讯指挥车单台售价突破千万元。
  抢占新风口,“智”闯新赛道,培育新动能。随州专汽抢抓机遇加速转型升级,一定能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引领力,早日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