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香菇产业概况
  • 发布时间:2023-06-08 15:28
  • 信息来源:随州市农业农村局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随州被国家授予“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是我国香菇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高品质香菇的出产地。炎帝神农尝百草,发现香菇不仅美味而且治病,奠定了人们对香菇的认知基础。特别是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随州已成为全国香菇四大主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香菇菌种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交易市场、全国重要的加工出口基地。

产业概况:800多年前,世界香菇鼻祖吴三公在浙江庆元县发明香菇利用自然界孢子进行种植的“砍花”栽培模式;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在随县三里岗镇试种段木香菇获得成功开启我国“菌丝”种植香菇的新时代。全市现有83家规模化菌种生产企业,香菇菌种年生产量3000万公斤以上,其他菌种200万公斤以上,总量占全省菌种年产量的50%以上,除满足本市所需外, 还远销十堰、襄阳、贵州等30多个省市。全市共拥有大中型香菇交易市场5个,年干香菇交易量在8万吨以上。拥有扶星、三龙等16家食用菌专用机械生产企业,发明专利169项,年生产食用菌机械1万余台以上,占全国50%以上,产值超2亿元,销往国内9个省市,并出口到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香菇产业从业人员30万,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万,种植规模3亿袋,产业链产值超过300亿元。

种植产量:2022年,香菇种植规模、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香菇种植规模3.21亿袋,居全国香菇四大主产区之首。全市标准化、规模化香菇种植基地达444个,10万袋以上的种植基地超过110个,50万袋以上的种植基地有8个。日生产能力1万袋以上的集中制棒厂75个,年集中制棒能力8000万袋以上。全市香菇干品总产量7.62万吨,占全国香菇总产量的5%左右。

出口贸易:全市现有食用菌加工企业185家,其中规上企业4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7家、过10亿元企业2家。2022年,全市香菇及其制品出口额达10.1亿美元,首次突破十亿美元,连续20年位居湖北省首位;我市常年香菇出口占全国20-30%。

品质独特:“随州香菇”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优良的品质。“随州香菇”品质独特,营养丰富。随州香菇有板菇和花菇之分。板菇表面光滑无裂纹;花菇花纹如刻,颜色洁白,花纹深裂质密。随州香菇,香味醇厚,口感细腻爽滑,风味独特。由于生长时间长,干物质积累多,营养和味道出类拔萃。据农业农村部权威机构检测,随州香菇粗多糖和干物质含量名列榜首,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也名列前茅,富含活性多糖和硒,综合评定为“外观品质优良,内在品质上乘”。随州香菇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随州香菇的品质,而香菇独特品质则源于特定栽培品种、丰富栎木资源、特定气候条件、优质水土环境、科学栽培技术等,其中好多条件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

品牌建设:“随州香菇”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列入湖北省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连续四年登录央视多个频道进行展播,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成立了全国首个香菇学院。日前,在2022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中,“随州香菇”区域品牌价值106.76亿元,位列榜首,是榜单中唯一一个价值超百亿元的区域品牌。

产业展展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加快随州香菇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尽快把“随州香菇”打造成为国家级品牌。努力把随州建设成为全国香菇菌种研发和生产中心、全国高品质香菇种植中心、全国重要的香菇精深加工贸易中心、全国一流的香菇文化博览中心。让“随州香菇”,焕发出更加璀璨绚丽的光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