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县洪山镇温泉村:红色文化铸魂 乡风文明添彩
  • 发布时间:2024-12-02 09:1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温泉村红色教育基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李文军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黄芳芳 通讯员 钟于国
  在随县洪山镇,温泉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以红色文化为魂,绘就乡风文明的绚丽画卷,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鄂北豫南的这片热土,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早在土地革命时期,1928年10月,随西第一个党支部在此成立,点燃了随枣地区革命的星火;1930年6月,随县第一支红军队伍在这里诞生,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前行。抗日战争时期,温泉村成为凝聚抗日力量的核心地带,村民们积极参与抗战,为胜利奉献力量。解放之后,作为保存完好的战备基地,它见证了历史的重要时刻。如今,20余处红色遗址静静矗立在青山绿水间,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11月26日,走进温泉村,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记者来到温泉村政治生活馆,目光所及真实地再现了随西人民革命斗争的宏伟画卷。温泉村党支部书记裴家新介绍,政治生活馆主要包括随西革命纪念馆、洪山乡愁记忆馆、文化礼堂、东方红食堂等内容。
  随西红色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文化的宝库,馆内陈列的锈迹斑斑的大刀、老式三八步枪、发黄的军装等文物,以及丰富的图片、照片和文字简介,生动重现了曾经的艰苦斗争与辉煌成就,每一件展陈都仿佛在诉说着热血沸腾的红色故事。
  温泉村十分注重乡愁文化传承与优良家风弘扬。乡愁记忆馆通过五个部分展示照片和生活物品,展现洪山镇发展轨迹,弘扬耕读传家、勤劳苦干的洪山精神。同时,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该村于2023年6月16日创办幸福食堂。裴家新介绍,该食堂主要服务本村高龄、独居老年人及“三留守”人员,让他们共享幸福“食”光。
  在位于西游记公园的“张体学在随县”纪念馆,陈列的张体学在随县生活、工作期间的部分实物和珍贵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了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该馆先后被授予“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等称号。
  裴家新说:“我们组建了红色文化宣讲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讲会、文化展览、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将革命先辈的精神品质传播开来,让村民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熏陶,积极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中来,踊跃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为打造文明和谐、富有底蕴的乡村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年,该村各红色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年收入达30余万元。
  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温泉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蓬勃发展。文明实践公益集市活动丰富多彩,便民服务区提供体检义诊、家电维修、理发、磨刀等生活服务,还有心理疏导、就业咨询、技能培训等贴心关怀,切实满足村民生活需求。文化服务区的文艺表演、方言宣讲、手工制作、爱心义卖等活动,传承文化且增添乐趣。安全宣传区通过消防、防盗、防诈骗等知识的普及,增强村民安全意识。文明积分兑换区更是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成为新时尚。裴家新介绍,今年以来共开展文明实践公益集市活动3期,每期活动都吸引众多爱心单位成员、村民和文明实践者积极参与。
  温泉村老街的太和粮坊咖啡馆也别具特色。它由旧粮仓改造而成,保留了原有建筑轮廓,斑驳的砖墙、古朴的门窗与原木色桌椅、复古灯光装置相互映衬,富有年代感的口号标语增添复古韵味。太和粮坊咖啡馆店长赵亚佩说:“我们这个咖啡馆是今年年初改建的,有很多游客来我们这里打卡喝咖啡,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感受温泉村的红色文化底蕴。”
  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中的“铸魂”作用,将红色文化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用红色文化浸润人心,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提质增效,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力赋能。2019年,该村被评为“湖北省文明村”。2023年,该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