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独山村:瓜蒌架下好“丰”景 集体经济结“硕果”
  • 发布时间:2023-12-05 09:3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村民在基地采摘瓜蒌
  
  

虽已入冬,气温如春。11月24日,记者来到随州高新区淅河镇独山村的瓜蒌基地里,只见一个个金黄的瓜蒌果沉甸甸地吊在藤蔓下,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泛着透亮的光泽,煞是喜人,村民们穿梭在藤架下或采摘,或剥皮取籽,一派丰收景象。
  “村集体的瓜蒌基地总共有100亩,今年是第一年采收,预计有30多万元的收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曹江洪介绍说。
  独山村位于淅河镇东南部,山多地少,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集体经济较薄弱。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如何发展产业建设美好家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村“两委”思考的头等大事。
  一开始,听说种植紫草赚钱,村里就试种了少部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加上技术不到位,最终选择放弃。后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专程外出学习“取经”,打算种植瓜萎。
  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帮助联系健民集团和安徽岳西创惠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等企业,争取他们的技术支持,并签订购销协议,销路有了保障。
  种植技术和销售有了着落,资金怎么办?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获得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驻村帮扶单位随州高新区税务局也伸出援手提供帮扶资金。一切准备妥当后,今年4月,第一批瓜蒌苗种下了地。
  瓜蒌一次种植能多年采收,其皮、籽、根茎均可入药,综合经济效益高。为发挥带动效应,村干部带头用现金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同时可以在基地务工,起到带农增收的作用。
  基地里,十几个村民正在忙着采摘瓜蒌果。50多岁的陈秀芳经常到基地做工,瞅准成熟的果子,她拿着剪刀对着瓜蒂快速剪下,不一会儿,地上就堆了一大堆。“村里建了这个基地,我们在家的人可以到这里就近务工,既能照顾家庭,又增加了一笔收入,这个项目好!”她高兴地说。
  不远处,机器轰鸣,村民李恒明正在清洗瓜蒌籽。瓜蒌被采摘后,剥掉外皮取出里面的籽粒和瓤,经机器洗净、去壳后出籽,晾晒后就可以成为炒食的瓜蒌籽。瓜蒌籽是药食同源食品,炒熟后味道润绵、脆香,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
  村党支部书记张刚告诉记者,村里与购销企业签订了协议,生瓜蒌籽卖24元一斤,加工炒熟后包装成休闲食品可卖到100元一斤,一亩瓜蒌籽产量在250斤左右,光这一项今年就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5万元。“我们准备扩大种植基地,同时发展电商,利用村里丰富的资源走农旅融合之路,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谈起下一步发展,张刚信心满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