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花节节高 ——随州这五年之人民生活篇
  • 发布时间:2021-12-02 12:04
  • 信息来源: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充满深情、质朴真诚的话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
  随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市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9.16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1.9%,医疗保险参保率99.5%,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指数达到100%……
办好实事,聚焦民生解难题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五年来,我市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每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全力破解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难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幸福生活,就在身边。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社会稳定之基。市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将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出台了系列鼓励就业创业政策,建立了多层面、多维度“稳就业”政策支持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各类专场招聘会,开展跨省劳务协作等系列举措,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2万人以上,目前累计已超过10.19万人。同时累计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超4.6亿元,落实各类创业补贴8000多万元,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
  破解看病难,守护大健康。五年来,我市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59张增加到6.54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81人增加到2.34人。随州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医院新院、市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等重点项目正在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五年来,我市着力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持续加大教育基建投入,改造扩建提升原有学校,推进新校区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缓解城区入学难问题。同时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到高中、中职,到大学的资助体系,学生资助工作实现“全覆盖”,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的相继入驻,城区居民购物愈加便利;以铁路为骨架,以公路为主干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融入武汉“半小时经济圈”;274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4万余户、10万多受益居民喜笑颜开;中心城区新增公共机动车泊位7500余个,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精彩的五年,神韵随州绽放光彩。
兜牢底线,织密民生保障网
  我市始终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作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幸福生活的关键支撑,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五年来,我市持续推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资源互补、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城区探索建立了居家养老智慧平台,已经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2.1万余次;在城乡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5家,农村日间照料中心434家。全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让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2020年底全市保障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12万人,5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4.25亿元,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五年来全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0.2万人次、支出资金8493万元,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电费补贴1.1亿元。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五年来,我市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民医保市级统筹。推出全省第一家普惠商业健康保险“惠随保”,逐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五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2.17万人,参保率达到98%以上,医保扶贫政策惠及贫困人口就医36万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超8亿元。
勠力同心,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十三五”时期,我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将脱贫攻坚作为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截至2020年底,我市18.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万元以上,1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村集体经济均达到5万元以上。
  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519元增长到2020年的10569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群众吃穿不愁,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解决了3.8万多户脱贫户住房安全问题和4万多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3.2万脱贫群众和1.25万脱贫人口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根本改变。脱贫攻坚以来,全市完成通湾公路建设1327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907公里。投入1.3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全市所有村级卫生室均达到“一房三室”,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实现全覆盖。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户因人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不致贫,进一步强化产业就业带动,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生事,幸福家,品质城。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我市将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用民生温度绘就幸福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