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汉东明珠添“神韵” ——随州这五年之城市建设篇
  • 发布时间:2021-12-01 08:2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古随州的赞誉。
  籍山随水绘神韵,山水之间浮大城。地级随州市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随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发扬炎帝神农精神,开拓奋进、执着造城,始终不渝地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经营城市,以“神韵随州”建设为目标,以城市品牌创建为抓手,实践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追求,实现了从县城向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蝶变。
  聆听编钟古乐,触摸鹿鹤之光,穿行时空隧道,历史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鄂北大地、汉水之东,一座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挺拔崛起,增神添韵,典雅大气,绽露芳华!
   坚持品质引领 彰显神韵随州魅力
  初冬时节,汉十高铁随州南站,独具随州特色的银杏叶造型的站房顶棚,金灿灿的柠檬黄在阳光的映照下全身透亮,入选“全球最美火车站”。
  在随州城南浪河至何店一级公路(编钟大道延长线)项目现场,路面沥青摊铺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收尾施工。该道路建成通车后,随州南部地区将形成由迎宾大道和编钟大道组成的南北交通“双通道”,外部出行、城镇连接将更加畅通。
  路网是城市的骨架和发展的先导。过去五年,我市加大城市路网建设力度,新建站前大道、涢水南路、桃园路等道路23条,完成沿河大道北段、擂鼓墩大道北段、汉东路延伸段等道路改造,完成㵐水一桥、涢水一桥拆除重建,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内外交通联络更加紧密,市民交通出行更加顺畅。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在神韵随州建设的科学规划指引下,过去五年,随州中心城区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持续补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短板。
  㵐水一桥是随城解放路上的一座城市桥梁,也是连接老城区和城西的重要通道。2016年11月22日,原㵐水一桥爆破重建,经过480多个日夜奋战,一座全新的蝴蝶兰斜拉桥展现在市民面前,成为㵐水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五年来,随州城区改造㵐水一桥、涢水一桥,新建成桃园大桥,老城区与城西、城南各版块的连接更加密切,出行更加顺畅。
  提升完善城市综合服务配套。近年来,汉十高铁随州南站、回龙寺公园、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一批城市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五丰学校、鹿鹤学校、编钟中学等项目相继建成,老城区功能进一步疏解,新城区配套不断完善,随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0平方公里,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
  强化产业引领,做好山水文章,擦亮文旅品牌,围绕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我市全面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随州。 
   践行绿色理念 城市环境持续优化
  冬日随城,蓝天下的白云湖像一面镜子,倒映出两岸美景。人们沐浴着冬日的暖阳,徜徉在滨湖廊道。
  白云湖是随州城市的“母亲湖”。2020年下半年,我市启动白云湖水环境提升工程,环境治理和品质提升同步开展,打造湖滨八景,成为随州一张亮丽“城市名片”,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强化行业监管和系统治理,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让城市环境更加美好,让城市生活更舒心。过去五年,我市坚持把水环境治理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全市投资10亿元整治完成中心城区黑臭水体14条、总长度15.42千米,整治率100%。
  东、西护城河承载着随州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治理过程中,我市创新城市内河治理理念,重点突出自然、人文、绿色、休闲等景观功能,充分采取岸带修复、植被修复、水体净化等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生态环境,重现了碧水穿城景观。五年来,全市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对城市建成区内所有沟渠实施规范化改造,加大城市内涝治理,确保了城区渠道、管网设施排水畅通、安全度汛。
  大力植绿、护绿、爱绿,建成城市公园10多处,城市绿地率达到3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央视十佳魅力城市等桂冠,是随州这座城市生态宜居的印证。
   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11月22日,在城南向阳棚改二期项目现场看到,参建各方正抢抓晴好天气,科学推进项目建设。已还房分配的一期,不少居民已装修入驻。
  住房问题是民生头等大事。过去五年,我市引进恒大等一线房企入驻随州,新建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居住品质。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住房保障、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持续发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五年来,全市通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公租房实物配租、棚户区改造,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向3856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45万元;建成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1.03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27233户。
  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我市以提升物业管理全覆盖为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拓面提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推进全覆盖实事项目做深做实,全市1056个居民小区,已覆盖1030个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97.54%。
  “红色物业”让基层治理更加有力。全市1056个住宅小区,成立小区党组织974个,覆盖率为92.23%;商住小区业主委员会覆盖率为100%,老旧小区(自管小组)业主委员会覆盖率达到75%。今年来,通过“红色物业”创建,共化解小区矛盾1634起,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个。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白云湖社区抢抓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机遇,对辖区老旧小区、小巷道路进行全面摸排实施连片打造,社区人居环境大变样。市民感叹说,活动空间变大了,文化符号增多了,环境卫生更加整洁了。
  五年来,随州城市建设用实干和实绩描绘出了壮丽画卷。当前,我市正紧紧围绕建设“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在“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引下,更加注重前瞻规划、功能建设、品质提升、文化涵养,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神韵、更具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李白应无恙,当惊随州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