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是一片红色沃土。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批又一批广水儿女为推翻阶级压迫与剥削、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谋求人民幸福与安宁,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舍生忘死,谱写了一首首慷慨悲烈、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鲜血沃大地,忠魂铸丰碑。近日,记者赴广水市印台山文化生态园,瞻仰“应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追忆广水烽火岁月。
抵御侵略,英雄挺身而出 松柏苍翠,丰碑耸立,英雄的故事无声流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0月,侵略者的铁蹄突袭荆楚大地,在对平靖、武胜、九里三关久攻不克的情况下,分三路从花山黄蓬坳进入应山境内。10月24日拂晓,日军岗田支队在望城岗摆开战线,炮击应山县城,并出动飞机对县城进行轰炸。城内一片火海,不少民房被毁,大量士兵和平民被炸死。国民党守城部队、应山县政府相继撤出县城,流亡到浆溪店,县城沦陷。25日,占领县城的日军向平靖关和武胜关出发,配合其主力向国民党守关军队出击。守关之军腹背受敌,向西撤退。日军第六师团占领应山后,继续南下,第三师团随即进驻应山。
随后,日军在应山推行奴化教育,大肆掠夺、破坏文物古迹,进行细菌实验,使用各种残暴手段屠杀应山人民,致使当地人口锐减,共计死亡85000余人。而国民党五战区部队、县政府及其“游击队”龟缩在浆溪店以北,对日寇避而远之。
为应对当时日、伪、顽、匪共存的复杂敌情,共产党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应山南部成立中共应南县委,积极召集革命人士,同日军开展武装斗争。
1940年10月,应北县独立团与马坪区中队向马坪蜂子山日军据点发起攻击,几十名日军和伪军负隅顽抗。应北独立团将敌人包围后,老百姓拿着土枪、大刀、长矛前来助战。在军民联合打击下,日伪军溃败逃窜。这一仗,消灭日军10余人,摧毁了日军企图控制的应北交通线据点。
1941年11月,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旅长周志坚率38团,从大悟山出发,奔袭李店日伪据点。战斗打响后,驻应山县城日军急调300余人增援,38团随即派兵阻击。经6小时激战,消灭敌人100余人。
1943年6月,泰山庙日伪据点纠集100余人,在天子岗一带“扫荡”。应随县大队随即出击,毙敌20余人。当晚,群众自发组织,与应随县大队一道,将泰山庙日伪据点的工事、寨墙全部拆除。
……
1938年—1945年,在应山反对外敌侵略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依托山区有利地形,依靠群众大力支持,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与日伪军正面作战近百次,消灭了大批日伪军,打破了日军企图占领应山全境的计划。
反对内战,应山全境解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战乱,百废待兴,人民迫切希望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实现独裁统治,准备挑起全面内战。日军投降不久,国民党调集数十万大军,向中原地区进军,企图抢占共产党解放区。次月,中原军区在应山浆溪店成立,为反内战作准备。
1949年1月后,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全面胜利,驻守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军无心应战,纷纷退守驻地。根据斗争形势变化,中原军区发布命令,要求各级军队向中原敌军发起全面进攻,歼灭敌人,解放中原。遵照这一指示,安应县和应随县集中兵力,对境内之敌发起进攻。
1949年3月30日,洪山军分区三十九团奔赴应山,准备解放应山县城,守城之敌闻讯弃城出逃,三十九团将敌人追至杨家岗以东鹰嘴山,将国民党河南省保安四旅第八团副团长彭继武及残部30余人全部俘获,缴获枪支20余支,并搜获部分国民党应山县政府印章和文书档案。
同年4月3日,洪山军分区司令员杨涣民率军分区第七团、第九团到达应山附近的大山口和小山口一带,准备歼灭五一三团及盘踞应山的杂牌武装。国民党桂系第七军一七一师五一三团及杂牌武装3000余人闻讯而逃。第七团、第九团长驱直入,应山镇遂告解放。
同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三十八军进入应山。8日,第四野四十六军进入应山县城,盘踞应山的各种反动势力迅速土崩瓦解、仓惶溃散,应山全境解放。应山气象随之一新,民众载歌载舞,喜笑颜开,欢庆解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