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旧称应山县,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交汇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25年,应山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东肖店党小组诞生。两年后,中共应山县委成立。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应山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大革命时期,他们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大造革命声势,成为“全省最好的县份之一”。土地革命时期,他们不惧白色恐怖,多次举行武装暴动,革命旗帜始终高扬。
鲜血染大地,忠魂铸丰碑。近日,记者奔赴广水市档案馆,查阅党史资料,聆听专家讲解,先辈们为革命信念奔走呼号、矢志奋斗的身影逐渐清晰……
星火燎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同年6月,应山各界开展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声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罪行。
1925年7月,何子述、庄子道、卢玉成等进步青年响应号召,利用暑期回应山开展革命活动。他们走村串户,开办读书会、举行爱国青年演讲会、秘密散发进步书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声讨帝国主义列强罪行。
7月下旬,经卢玉成等人介绍,陈杰臣、马其松、樊仁轩等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们秘密召开党员会议,宣布成立应山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东肖店党小组。
1923年,“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发动农民运动。1926年底,应山小河农民协会成立。至次年6月,应山建起8个区农民协会、142个乡农民协会,会员达6.7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各农民协会均成立农民纠察队,建立农民武装。
捆绑土豪劣绅,揭露其罪行,责令其检讨认错,游街示众……应山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展开,几乎每天都有土豪劣绅被送往县城关押。顶峰时期,临时看管所永阳书院关押土豪达200余人。与此同时,各级农民协会积极开展乡村自治运动,将各级政府机关权力全部收缴,实行“一切权利归农会”,长期被压迫的农民终于翻身做主。
各级农民协会安排专门地方接待农民上访,县临时党部、农协机关成为“公堂”,每天都有破坏农民运动、抗拒减租减息的坏分子前来受审。即便是农田水利纠纷、家庭婆媳吵架等琐事和矛盾,大家也愿意奔波几十里路,找农民协会调解处理。负责县农协庶务工作的负责人,每天都要审理官司几十起。
1927年11月,驻地设在应山的京汉特委将分散活动的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共应山县委,下辖城区、广水铁路、广水腊水河、高店柴家岗、太平樊家河、陈巷、骆店等12个党支部,党员达300余人。
不屈不挠,武装革命如火如荼
中共应山县委成立后,全县建立了7个暴动据点和农民游击队。
1928年1月13日,应山县委决定组织武装暴动,夺取应山县城。攻城部队分四路埋伏于城区四门附近,为避免认识混乱,所有人胸前佩一条赤带,攻城口令为“江海赤”,城里内应同时发动。
因消息走漏,午夜攻城部队发起猛攻时,遭到国民党军疯狂反击,暴动失败。次日,国民党应山县政府组织军警搜捕攻城人员,对农民游击队进行围剿,城区党支部书记曾传经不幸牺牲。
攻城战斗失败后,应山县委总结经验教训,决定把斗争重点放在农村,开展农村武装暴动。1928年2月始,应山农民武装暴动掀起高潮,农村武装割据局面基本形成,全县党员发展到400余人,农协会员发展到1000余人,全县大部分地区都开展了惩处土豪劣绅的行动,烧毁200余名土豪劣绅的房屋。
大规模的武装暴动,触怒了反动势力,他们相互勾结,对农民游击队进行反扑。应山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革命遭到严重挫折,全县牺牲农运骨干60余人,百余名农民房屋被烧毁,约200余名农协会员流离在外。应山县委被迫停止工作,全县农运组织有的自行解体,有的转入地下活动。
1928年12月,在中共湖北省委的帮助下,中共应山县委重建,各级农民协会恢复活动。次年12月,应山县委准备发动冷家湾暴动。因消息走漏,暴动还未发起便告失败。国民党应山县政府在全县进行大搜捕,许多共产党员、农协负责人和赤卫队员遭到杀害,应山县委被迫解散。
1930年春,中共应山县委再次重建,各级党组织和红色政权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当年年底,全县党支部发展到15个、党员100人,东南乡建立了7个苏维埃政权,赤卫队也发展到一定规模。同时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土豪劣绅的土地契约,将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全县武装斗争颇具声势,消灭部分反动武装,对前期武装暴动的告密者进行处决,对反动势力形成了有力震慑。
时光流转,初心不忘。为缅怀英烈,广水市在印台山文化生态园修建了应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历史纪念馆,积极保护修复吴店镇新四军第五师遗址、冷家湾暴动遗址、七里冲农民协会旧址等红色遗址,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学习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