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提升文化基因吸引力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2-08-05 08:5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和核心竞争力。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厚重的独特优势,提升文化基因吸引力,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作出随州贡献。
  激活各类文化形态,实现文化全面复兴
  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季梁文化、遗址文化、古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深厚悠久、丰富多样,尤其是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编钟文化、季梁文化等文化遗产中蕴含着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基因和精髓。
  一是依托国政方针,盘活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开发。可依托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各类政策,申请国家专项资金对民间古籍、民间技艺、古城墙、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等各类形态的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梳理、价值提炼,进行顶层设计,为其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实现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保护传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传承。
  二是依托“随州精神”,激活城市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命脉,也是城市经济背后的价值支撑。随州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文化精神的引领。可依托炎帝文化凝练出激发全市干事创业的“随州精神”,激活城市精神,并将这些“城市精神”转化成城市标志和城市形态,打造富有随州文化特色的文化片区、文化景观带,让随州百姓在生活中可处处感受城市的生命灵魂和精神命脉,实现以文兴城、以文塑城的目的。
  三是依托乡村振兴,激活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文化铸魂。文化复兴,本质上是文化价值复兴,文化吸引力说到底是文化价值吸引力。乡村文化主要蕴含在家风家训、乡规民俗、传统技艺、古建筑等文化形态中,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根脉。可结合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不同发展形态,打造不同文化发展路线,如文化小镇、红色乡村等,促使随州各类文化资源融入到百姓生产生活中,融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让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传承文化遗产,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是依托节庆平台,激活商业文化。文化经济,说到底是有文化价值的经济。随州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龙头文化带动,可打造文化拳头产品,以文化拳头产品带动其他文化产品的推广传播。如随州炎帝文化蕴含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精髓,编钟文化是中华礼乐文明的象征,这些文化价值都可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如充分挖掘炎帝文化中的商业鼻祖、农耕鼻祖、中医药祖的地位,举行中医论坛、中医药材市场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艾灸文化论坛等,充分挖掘炎帝的中医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整合随州艾灸资源,借鉴黄冈蕲艾经验,打造神农艾灸产业链条、随县艾灸康养小镇等。通过挖掘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促进百姓增产增收,以此激起随州百姓自觉传承炎帝文化。
  保护文化原动力,培养文化人才队伍
  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人是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而人才又是人力资源中最稀缺难得的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依靠各类人才。
  一是党建引领抓“关键少数”。在全市大兴学习之风,学习文化之风,大力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倡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中华优秀文化,自觉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各机关单位成立道德讲堂,定期举办文化大讲堂,在全市机关营造学文化、懂文化、用文化、爱文化的良好人文氛围,在工作中形成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和大局思维。
  二是培养文化人才队伍。一方面培育乡土文化传承人。充分利用好乡村文化站的“文化人”,给予资金、人才、技术支持,鼓励民间文化传承人、技艺传承人不断创新传承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组织懂文化、爱文化、有人文情怀的随州本土文化专家,成立文化专家团队,对随州文化发展把脉问诊,对随州文化发展提出建议对策,编写本土文化教材,进校园、进社区进行文化宣传,依托随州本土文化专家的人才优势,贯彻落实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的文件精神,调动全市百姓传承保护文化的自觉性,培养全民文化自信。
  三是涵养市民的文化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文化活起来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文化的终极价值是“化人”。人人都是随州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市民素质直接关系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气质,政府可主导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大力推动文化下乡活动、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建设,将传统文化优秀基因有效融入婚丧嫁娶的活动中,引导百姓了解随州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百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观。
  四是培养文化传承青年接班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随州的未来也必然依靠青年一代,所以必须培养一批热爱随州文化、传承随州文化的专业技能型青年接班人。可以把学校作为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深入推进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等各类形式的文化资源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培养文化传承人,为随州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原动力。
  立足文化核心价值,创意传播文化内涵
  文化要有持久的吸引力,关键还是取决于文化内容。文化内容说到底就是文化内在的价值。随州文化资源丰富,如炎帝文化、编钟文化、遗址文化、红色文化等都蕴含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炎帝文化甚至是中华文化优秀基因的源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网络已成为年轻人了解中华文化的主平台、主阵地。可结合时代需求,对随州文化进行包装打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播,增强文化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升随州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立足文化价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离开了人,就失去了灵魂,以文化人,以人传文,人文相得益彰,才是文化最好的发展状态。可把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文化价值内核提炼出来,生产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如编钟蛋糕、炎帝奶茶等,增加普通大众对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的了解,也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转化成文学、艺术、音乐、影视等形式,借用B站、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平台,融入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当中,讲好随州故事,提升随州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扩大文化交流,输出文化品牌。随州文化只有走出去,才有吸引力,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可充分借助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等文化资源在全国及海内外“智库”“资源库”“高平台”的优势,着眼于世界和未来,大力实施随州文化资源海外推广活动。例如,可建立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等官方网站,建立网上文化交流平台,以官方网站为依托扩大随州文化对外交流,着力打造一座可以和世界对话的精彩城市。
  三是创意文化内涵,打造网红经济。要深挖随州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和文化基因,与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和现代化、艺术化、时尚化的表达方式相结合,打造“网红打卡地”。通过文化内涵、生活美学、艺术特色、时尚气息和旅游功能的结合,构建“网红打卡地”独特而持久的魅力。让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游客新需求相融合,打造游客能够深度体验、感受城市生活的新场景,进一步丰富业态类别。
  四是巧借数字技术,实现文物活起来。随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遗产价值厚重,如何让散落在随州民间大地的文化遗产和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成为随州文化走出去的破题关键。首先要把文物保护好,通过文物保护,为文物展示、交流保驾护航。其次用人文的、科学的手段,把文物的价值研究透、挖掘好,形成文物的综合价值,把这些价值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分享给广大群众,运用新媒体手段向百姓传播文物知识,让他们了解文物背后隐藏的知识和奥秘,从而培养随州普通大众爱文物、护文物、讲文物的本土文化自信。
  (作者系随州市委党校学员组织科科长副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