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评论
坚持“两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炎帝文化与中华文明系列谈之五
  • 发布时间:2024-05-31 09:2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神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炎帝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000多年前,炎帝始祖带领先民制耒耜、植五谷、创医药、倡贸易等,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创制了早期的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炎帝功绩泽被后世,炎帝精神博大精深,炎帝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和重要组成部分,炎帝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资源,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源泉。
  岁月的脚步浩浩荡荡地从远古走来,一路迤迤地向未来延伸。长河旭日,光耀千古。我们要始终守护炎帝文化的源头,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温故知新,传承先祖的血脉,赓续中华的文脉,充分汲取丰富的智慧营养,认真思考使命担当,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强市提供滋养。
  (一)
  赓续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随州连续15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扛起了传承与转化炎帝神农文化的使命担当。农历四月廿六,相传是始祖神农诞生日。每年的这一天,在寻根节旗帜的召唤下,无数华夏儿女齐聚烈山脚下,虔诚拜谒炎帝始祖,共同祈愿国泰民安。寻根,寻文化之根、精神之根,也寻发展之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寻根节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一个联系全世界华人的纽带。”我们要持续办好寻根节,使其成为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名片、彰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凝聚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的桥梁纽带,展示荆楚良好形象、昂扬湖北、随州奋斗激情的重要平台。
  既要薪火相传,又要勇于创新。随州围绕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与拜祖大典同步策划系列展示活动。传承与弘扬炎帝削桐为琴的功德,开展“礼乐随州·寻根音乐会”,以礼乐文明为主题,打造具有随州特色文化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视听盛宴;传承与弘扬炎帝首倡贸易的功德,邀请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高管来随开展经贸洽谈;组织“炎帝文化庙会”和“炎帝故里寻根文化周”,集中展示炎帝故里民俗风采和文化元素;组织海外华人华侨、港澳优秀青年学生、学者、企业家出席拜祖大典,深度考察随州历史文化、城市风貌和特色产业,增强炎帝文化认同和血脉联系;注重创新性推广,开展“随我寻根·恋上随州”系列活动,多形式地宣传展示炎帝文化。我们要通过“两创”,让炎帝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炎帝的奉献与创造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以此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常办常新的寻根节,将存于文学典籍、固化于历史遗存的炎帝文化,以节庆活动的形式鲜活呈现,已成为响亮的随州文旅IP。我们要以文聚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全国具有吸引力的谒祖圣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机。
  随州以寻根节为引领,推动炎帝故里、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三个景区联合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我们要整合炎帝、编钟等优质文化资源,联合打造“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讲好炎帝、编钟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的故事,持续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如今,随州文化品牌越来越响亮。“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曾侯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随州神农祭典、青铜编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炎帝故里景区获评全省首批文化遗址公园。
  下一步,随州要整合好文旅资源,以炎帝故里景区、随州博物馆和曾侯乙墓景区为核心,串联草甸子街、文峰里等历史文化街区,着力打造历史文化体验区,让游客体验文化随州、寻根随州、礼乐随州的魅力。
  (三)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有历史才有底蕴,有文化才有内涵,注重文明传承,彰显文化、山水个性,才能告别“千城一面”,留住城市独有的记忆。
  行走随州,编钟造型的路灯、公园里的炎帝大像雕塑……随处可见的文化元素,将炎帝文化的理念融入市民心中、转化为城市的“灵魂”。随州文化公园内,神农坛、季梁雕塑、盛世同庆尊盘、隋文化浮雕等景点,体现了文化与山水的巧妙融合。滨湖八景两岸,“汉东之国随为大”、编钟乐舞、尊盘等墙面浮雕讲述着随州历史。两座公园内伫立的曾侯乙编钟复仿制件,引得市民游客争相敲响、合影。我们要以文塑城,以城弘文,让炎帝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要进一步挖掘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内涵、特色,做好物化、活化、转化文章,将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以此彰显“信义由礼、乐和来仪”的城市特质,熔铸城市人文精神。
  坚持融合发展突显个性鲜明的旅游业态,持续叫响“休闲度假到随州”文旅品牌,以擦亮炎帝故里金字招牌为引领建设世界华人寻根祈福圣地,以曾随(编钟)史迹群为核心建设中华礼乐文明传承发展高地,以大洪山等景区为重要点位建设全国知名旅居康养福地,不断提升“神韵随州、一见钟情”城市美誉度,聚力打造礼乐文明传承和休闲度假目的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炎帝文化,汲取炎帝文化的精神滋养,挖掘炎帝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承炎帝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炎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炎帝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随州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价值引导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