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随州市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24-12-12 11:01
  • 信息来源: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随州市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等作出重要部署。随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较快,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必须积极应对新形势,探索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发展背景及现状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发展按照联合国老龄化程度划分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20%至30%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为重度老龄化,超过35%为深度老龄化。截至2023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50.0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4.9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约3.9个和1.4个百分点;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33.9万人,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67.7%。我市正从中度人口老龄化,加速向重度人口老龄化阶段迈进。预计到2030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预计达到65.53万人,老龄化率约30.48%,迈入重度人口老龄化阶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室联建、医养融合”模式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构建机构、社区和居家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典型经验全国推广;2023年养老服务群众满意度79.45%,高于全省均值一是养老服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19家(公办54家、民办65家),养老机构床位10589张。其中4家获评省级星级养老机构(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形成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资源互补、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政策创制,搭建“1+3+5”的政策框架,包含1个发展规划、“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3个纲领性文件,制定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改革、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幸福食堂试点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等5个指导意见。市政府连续年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政府民生实事,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二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完善机构养老服务功能,实施“改造工程”“平安工程”“冬暖工程”。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全市共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10个,目前在建3个。建有169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96家农村互助照料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71%。建成社区幸福食堂33家。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883户,今年在建1000户。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20张,今年在建200张三是老年人福利制度更加健全。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建立留守老人定期探访制度,健全高龄津贴发放制度,完善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惠及8万余老年人。四是养老产业发展呈现较好势头全市养老相关行业现有企业553家,其中规模以上老年人服装相关企业15家、老年人护理用品相关企业2家、老年人保健品相关企业3家、老年人药品相关企业11家、老年人出行相关企业14家。初步统计,产业规模约23.3亿元。

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我市养老服务不断改善,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高。目前养老机构床位,以普通居住型床位为主,服务于65岁以上行动不便、长期卧床老人的护理型床位较少。随着老龄化发展,护理型床位的需求将逐年扩大。二是社区养老功能发挥不充分。目前养老服务主要依靠家庭和机构提供,社区养老面临着养老设施不配套、运营保障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个性化问题。三是城乡养老服务不均衡。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滞后于城市,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设施覆盖不足、服务内容偏少、服务质量偏低、服务模式有待加快创新。四是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激发不充分。坚持以共同缔造的理念,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政策举措不完善,智慧养老、信息化建设滞后,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够。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知晓度还不高,个人养老消费能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个性化期待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养老服务新产业、新业态不多,市场活力尚未充分释放。

三、对策建议

紧扣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立足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坚持政府保基本、社会增供给、市场配资源,做大做强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建设养老服务供应链平台,加快构建供需对接、精准有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打造“银杏颐养”品牌,进一步擦亮“颐养随州”城市名片。

(一)强化服务供给一是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能力。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评定结果与运营补贴和支持措施挂钩,所有公办养老机构全部达到一级以上等级。完善公建民营、公建公营机制,完成农村中心福利院县级直管改革任务,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作用。大力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积极争取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等支持项目,全市社会办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0%。二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按照“四同步”要求,逐步配齐100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每个社区(村)配备不少于1名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推动养老服务综合体、日间照料中心持续运转。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社区嵌入式网点,兴办或托管养老服务中心。三是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制定老年助餐、助浴等补贴办法。整合养老服务供应商资源组建“孝爱联盟”,通过智慧赋能开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行、助急等居家养老“六助”服务。持续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并纳入智慧养老平台管理,到2026年累计完成适老化改造4000户、家庭床位700户。四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场所,推进乡村养老合作社、互助养老中心户、开放多元幸福院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特困供养机构增加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为周边老人提供基本照护服务。

(二)打造主体支撑依托“湖北随州智慧康养有限公司”,实施“个十百千万”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康复医疗、智慧养老、康养教培、养老社区等养老服务业态,聚力打造“银杏颐养”品牌。一是建成1个银杏颐养“旗舰店”。改建市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大楼,设立失能失智照护、康复疗养、文化娱乐、信息调度管理等养老服务专区,打造成为集“医养康护教”于一体的全市中高端养老服务“旗舰店”。二是打造10个养老服务示范“连锁店”。通过租赁、联营、合作等方式,托管一批养老机构,按照名称、功能、标识“三统一”,打造标准化、专业化养老服务“连锁店”。三是辐射提升100家养老服务设施。各县市区加强与随州智慧康养公司对接合作,推动乡镇(街道)综合体、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完善资源链接、全天托养、休闲娱乐、上门服务等功能,统一品牌、服务标准,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运转。四是开展1000人次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岗前培训、在岗轮训和技能培训等。五是服务1万名居家老年人。各地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委托、以奖代补等措施,支持随州智慧康养公司依托平台开展居家养老“六助”服务。

(三)搭建智慧平台一是明确平台架构。依托省民政厅正在搭建的“湖北养老服务平台”,采取省级统一平台,市县免费使用的方式,组建专业团队,建设市级调度监管中心、区级运营枢纽,推动设立镇街(村、社区)服务网点,形成三级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其中市级调度监管中心主要承担对接和共享养老平台数据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养老服务主体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区级运营枢纽主要负责区域内养老服务的推广应用、服务响应、质量把控、业务运营、市场拓展、投诉处理等工作。镇街(村、社区)服务网点主要协助线下组织、需求调查、宣传引导、联络推送等,打造“建设运营一盘棋、服务监管一张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银杏颐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二是完善平台功能。同步推进硬件设施完善和功能模块设计统筹高龄津贴、养老机构备案、床位建设运营补贴申请等政务服务增强养老服务便利化水平。围绕健康养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大领域,集成家政、餐饮、养老产品、健康医疗、旅居康养、文化体育、法律咨询、心理慰藉、银龄金融等养老服务供应商,实行零成本入驻、零成本交易,探索制定养老服务商评星评级、奖励激励政策,引导培育居家上门、助餐、助浴等多元化养老服务入驻平台,通过网络服务、电话服务和智能终端服务等形式,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为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供需对接服务。三是强平台建管。各县市区负责区级运营枢纽建设。随州智慧康养公司负责市、区两级平台的运行维护,研究完善平台运行供应商注册认证、利益分配、风险控制、用户反馈、数据安全等各项机制。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平台数据存储和加强供应商监管。

(四)推动医养康养融合一是持续推进养老机构“养办医”。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推动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医办养”。推动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老年病专科和增设老年人护理床位,促进镇卫生院与养老院(福利院)“两院融合”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运营补贴。三是大力支持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等医养结合机构,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项目,纳入地方财政配套和债券支持范围。

五)完善推进机制一是增强部门合力。积极发挥民政部门牵头职能,加强与发改、卫健、人社、财政、住建、规划等部门联动,用好联席会议机制,化任务、挂图作战,协调督办、跟踪问效推动解决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出台,进一步明确重点,体现操作性二是加强资源供给。增强兜底养老功能推动落实、县《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支持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扩面,增加护理型床位优化设施布局,推动县级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照护中心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管理水平补齐居家社区和农村短板,结合完整社区建设,配建完善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用房;扩大幸福食堂试点成果,推动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城乡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依托专业照护机构,推广家庭养老床位试点经验;持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和互助照料中心、卫生室“两室联建”,探索长效运营机制。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坚持数字赋能和共同缔造理念,用好智慧养老平台,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广泛链接医疗健康、出行陪护、代缴代购、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紧急救护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点单式”就近便捷服务,打造“一刻钟”老服务圈。三是做强产业支撑。完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探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银发经济加强项目招引,调动市产业招商分局和相关部门积极性用好随州康养资源,积极引进养老产业经营主体;加强养老服务和适老产品加工制造项目招商谋划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和老龄产业聚集区。加快项目建设,动态更新养老产业重大项目库,抢抓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推动各县市区围绕全市五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健康养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填补中高端养老服务空白。四是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通过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带动,推行一站式标准化服务。积极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加强养老护理员、志愿者等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充足支撑。强化行业质量、安全、资金等监督管理,全力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