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炎帝故里景区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 发布时间:2022-03-28 09:09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张春燕
打印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日日有祭祀、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红火”的工作要求,炎帝故里景区不等不靠,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主题主线,努力克服疫情反复导致市场萎缩的问题挑战,在全省各大景区普遍元气未复、负向求正的情况下经营额持续实现逆势增长2021年,景区有效运营318天,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创2017年以来最高纪录;2022年1-2月,实现综合收入110万元,较2019、2021年同比分别增长32%、73%,再创历史最好成绩。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顺势创新,以活动带“热点”。贴近消费导向,顺应市场需求,在创新常态化拜祖机制的基础上,先后策划开展12次各类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设立“开放日”,每月的农历初一免票游玩景区,让共建共享走进百姓身边。聚焦端午佳节,成功举办“龙舟竞演”,得到中国龙舟协会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一步将作为寻根节暖场活动进行打造,争取发展成国际邀请赛。引入社会力量,联合开展“非遗进景区”“金秋菊展”等活动,推出“极光灯展”“璀璨烟花”等精彩节目,发展“夜游经济”,活动期间入园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40%以上。2022年1-2月,特色活动继续燃爆热点,“喜迎冬奥、欢度春节”“虎年闹元宵”等活动走出随州、辐射省外,吸引各地游客达5万余人次。以文促旅,以商兴旅,“景区搭台、市场唱戏、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二是借势扛责,以担当强“重点”。对标行业“扛旗者”定位,自我加压奋进,助力全市文旅产业发展。以辛丑年寻根节为契机,自筹资金完成景区内外公共设施的修缮更新和提档升级,实现综合形象面貌“月月有变化”。以文旅大会为平台,启动商业街招商引商,先后达成神农中医药文化馆、茶文化馆、艾草文化馆等项目招商协议,形成了基于炎帝神农“八大功绩”的商业氛围,为立体展现炎帝文化、丰富研学实践内容创造新的载体。以落实全市旅游布局为杠杆,全力配合鄂旅投开展调查,积极协调解决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双方合作已进入资产评估阶段。  

三是造势营销,以渠道聚“焦点”坚持把年收入的10%用于宣传推广,大力度、创造性开展营销造势,主动对接“旅游直通车”和“旅游专列”,建立全市景区联合营销机制,与湖北卫视、经视等省级主流媒体形成常态化互动,和20余名“网红达人”签订门票代销协议,“两微一抖”点击转发量突破3000万次,实现了由模糊推广向精准推送、由单点直射向面状辐射的历史性转变,市场影响力走出湖北,吸引不少新兴团体客户慕名前来。辽宁某企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决定与景区开展“一揽子”商业合作,不仅一次性捐赠100万元,还与景区共同开发“炎帝故里谒祖三日行”产品,每年定向发送游客2万名。

四是乘势作为,以改革破“难点”打造研学新品牌,围绕炎帝文化和炎帝精神,面向中小学生,丰富研学课程体验,设计研学精品路线,联合随县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营地和全国中小学生劳动实践营地,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为景区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组建营销新团队,成立百家信旅行社,从武汉、襄阳等地广泛“挖聘”行业专才,统筹“送出去练”“沉下来干”两条途径,开展“金牌营销”“王牌导游”等职业技能大比武,各级员工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树立激励新机制,以效益为导向,提倡“多劳多得”,承诺“上不封顶”,鼓励“全员营销”和“全员招商”,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下阶段的工作计划

一是联动聚能,融入全市发展布局加强与鄂旅投合作,扎实推进景区改制,做好壬寅年寻根节和其他重大接待活动的保障工作。主动对接“襄十神随”城市群一体化,广泛与省内外优质文旅资源开展联合营销、打造精品线路,借势引流。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关于“四宝”理念的精彩论述,串联好“炎帝故事”“香菇故事”和“中药故事”,推出“炎帝四宝”,先试先行促融合。

二是以新赋能,固化常态化特色活动延续虎年春节期间的活动创新良好势头,着重谋划好寻根节前后的系列活动,做到“节庆不断档、活动不打烊”。坚持“赛事赋能、打造精品”,延展端午龙舟活动形式和精神内涵,推动活动向赛会性质转变。深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密切捆绑美食、游乐、表演等重要旅游元素,重点打磨夜游观感和体验项目,让“夜游经济”成为常态。

三是夯基释能,增强营销宣传质效树立“效益为王”的工作导向,制定“全网营销”“全员营销”实施办法,营造“大营销”气候。畅通大客户、大平台带客带流通道,尝试在活动中引入冠名、联办或赞助机制,探索开展定制团建活动,力争全年团体收入突破600万元。将年收入的20%用于营销造势创新,着重抓好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完善与发布量、关注量、点击量、转发量挂钩的奖惩激励机制,有效利用网红名人效应开展带票带货。

四是涵蕴蓄能,提升景区发展气质围绕“神韵随州、一见钟情”城市IP,着力打造景区特有的“钟”“灵毓秀气质。组建“炎帝故事”创作团队,探索举办炎帝文化展,不断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尊重民间信仰,厚植拜祖氛围,力争把景区打造成民间“祈福文化”圣地。设计和推出一批有首创版权、象征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在全市服务性场所进行试行探索。面向社会策划开展与炎帝文化相关的推介词、歌曲、小视频或征文有奖大赛,扩大炎帝文化知名度。

五是强筋养能,强化基础服务保障加强与全市文旅资源的链接融合,以农耕体验为内核,启动研学教育和劳动实践两个“国家级营地”建设,丰富研学体验。加大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抓好商业街各类文化体验馆运营管理。制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继续开展“金牌营销”“金牌导游”大比武,加强服务礼仪培训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保障景区平稳运行。

三、工作启示

以炎帝故里景区近年来的工作为对照,见微知著,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应该做到:

一是以“大文化”为支撑,做到以文塑旅、以文强旅要把“文化四宝”和“生态四宝”的理念精髓融会贯通到各类景区景点的发展全过程,用文化的“魂”丰富旅游的“神”,做到以魂养神、神魂交融;要站在文化的高度,以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谋划和推动文旅融合,用文化提升发展层次、以文化扩大发展纵深,讲好“随州故事”,厚植“文气”。

二是以“大活动”聚流量,形成特色卖点、增长支点按照克克市长“开展特色文化创意活动,尝试夜游经济,打造人气爆点场景”的指示要求,统筹实施“开源战略”和“引流行动”量和“留”量并举持续推出基于文化内核的特色活动打造一批常态化、有吸引力的活动品牌,用“月月有活动”撬动“季季都红火”,广吸“人气”

三是以“大营销”扩市场,保持向上态势、发展胜势把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作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坚持聚“金”会神创业兴业,敢用、活用、善用市场化理念和机制,树立营销第一导向做强本地市场,做大外部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激活行业“春水”;要贴近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善于运用新思路、新办法、新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提升影响,扩大“财气”。

四是以“大改革”强机制,抢占发展先机、市场商机要深化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统筹整合不同文化旅游资源的“主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共同发展;要大胆开展“请进来”探索,广泛与业内的大资本对接合作,通过外部力量推动自身建设,实现借力建设、借势发展;要注重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能动性,用激励机制释放主观能动性,以考核手段促进优胜劣汰,培新扶强,助力发展,增添“灵气”

四、有关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市级层面探索创新办节办会机制,强化市场化运作,在寻根节中引入冠名、赞助联办等商业元素,以节促商、以商哺节。二是建议从市级层面推动,做好与中国龙舟协会和秭归龙舟团队的对接协调工作,支持景区将龙舟赛打造成为国际邀请赛。三是建议从市级层面规划,支持在炎帝故里景区周边区域建设华中地区野生中草药材交易中心,与香菇智慧交易城联动发展,搭建“谒祖圣地”和“现代农港”链接纽带。四是建议从市级层面指导加快与鄂旅集团的合作,确保项目早日落地见效。(炎帝故里景区管委会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