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三措并举”优服务 “三题同答”创品牌
  • 发布时间:2021-12-08 08:43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张春燕
打印

近年来,广水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卫生健康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1+1+N”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补短板工作部署,按照随州市委提出的招引多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保障职业化”要求,围绕织牢“健康广水”网底,“三措并举”优服务,“三同答”创品牌,有力推进了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6月5日,省委书记应勇到广水调研时,对村卫生室管理模式给予指导,广水市切实将应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行动指南,积极探索、全力推进。

一、实施“四个一批”工程,解决“招得来”问题

一是定向培养一批。坚持计划培养与定向培养相结合,压实政府主体、卫健主管、部门协同“三方责任”,出台《加快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行动方案》,结合全市村医缺口,依托省职业技术学院和十堰医药卫生学校,每年委培60至100名大学生村医,近几年培养村医151名,已完成学业返岗65人,形成“计划一批、在读一批、上岗一批”阶梯式培养格局。

二是社会招聘一批。坚持精准招、公开聘,面向社会和医学院校,积极选拔招聘有意向到村卫生室就业的优秀人才,尤其对符合全日制医学毕业、到村卫生室执业5年以上、经镇办卫生院考核合格“三项条件”要求的,按相关规定落实编制待遇,近几年公开选聘22名村医,极大充实了乡村医生队伍。

三是院管村用一批。注重统一管理、统筹使用,从镇办卫生院选派70多名大专以上学历医生,组建13个医生团队,通过下沉驻村、定期巡诊等方式参与村卫生室坐诊服务,尤其对村医力量严重不足的8个卫生室,由卫生院直接托管、安排专人管理,实现了镇村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共用、均衡布局。

四是教育提升一批。坚持抓教育、强业务,开展村医能力与学历提升行动,通过“在职专升本、中专升大专、在校生转专业”等方式,全市356名50岁以下在岗村医参加成人自考,定向委培中专在校生48名,21名在校高职生转修农村医学,夯实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硬底盘。

二、实施“五大机制”保障,解决“留得住”问题

一是政策激励机制。坚持以保障有力促进激励有效,每年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对在岗村医每人每年发放养老保险补助2000元,并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济补偿提标至每人5000元,对到龄离岗村医,按工作年限给予每人每月170元至220元生活补助,保障了村医工作待遇,解决了村医后顾之忧

二是教育补助机制。坚持应补尽补、应保尽保,市级财政设立教育补助专项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村医提升学历,对2025年以前完成学业并拿到毕业证的,一次性给予每人6000元学费补助,并对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给予每人1万元生活费补助,优化了村医学历结构,提升了业务能力水平。

三是派驻补贴机制。聚焦统筹选、精准派、高效用,在市级医院选派6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师到镇村工作、指导帮扶,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200元交通生活补贴、300至500元特岗补助,并对派驻到条件比较艰苦地方的医师延长带薪休假时间,真正让派驻人员安心“扎下来”、工作“实起来”。

四是定向招聘机制。围绕工作有盼头、发展有出路,每年由市级统筹,拿出10-30个专项编制,组织编办、人社、卫健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医定向招考,目前已与考试合格的20多人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岗位管理、纳入财政预算,增强乡村医生荣誉感”,提升岗位吸引力。

五是考核奖励机制。牢树“有为才有位”导向,强化村医考核管理,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对连续派驻2年以上、工作业绩突出的村医,在评先表优、职称晋升和选任使用上优先给予倾斜,目前已表彰村医69人、优先晋升职称3人,进入村“两委”班子13人,营造了比拼赶超、创先争优浓厚氛围。

三、实施“六个统一”管理,解决“用得好”问题

一是人员统一调配。立足各地实际,统筹安排公卫资源、调配乡村医生,对服务人口较多的村增加人员力量,对常住人口低于200人的村优化整合,对临近城镇的村由卫生院统一选派,优化了村卫生室布局、提高了村医使用效率,全市在岗村医由741名减少到612名,乡村医生“空白村”全面消除。

二是财务统一核算。坚持财务核算集中化、一体化,严控村卫生室日常开支,将卫生室财务纳入镇办卫生院集中管理,实行办公经费统一核定拨付、网费统一缴纳、医疗责任保险统一购买“三统一”机制,有效杜绝了铺张浪费、减少了不合理开支,全市村卫生室年均工作经费由5000元降至4000元。

三是设施统一配备。按照政府买单、村医服务工作要求,投资5000多万元推动全市389个村卫生室“五化”达标,投资1000多万元为全市卫生室统一配备电脑、诊断桌椅、远程监控等相关硬件设施,规定使用年限,定期进行更新,极大减轻了卫生室经济负担,让村医变“负重行”为“轻装跑”。

四是药械统一调拨。坚持全链条监管、全过程公开,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械采购渠道,结合各地药械上报计划,统一向省疫病药物平台申报、购进药品,零差价调拨到村卫生室,有效杜绝了基本药物以外擅自采购行为,群众人均就医费用下降近20%,真正以最低费用享受到最优质医疗服务。

五是绩效统一考核。以基本公卫服务、执行国家基本药品和医保政策、服务质量等指标为重点,将绩效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提高至30%,出台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办法,定期对村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工资发放、签约续聘重要依据,调动了村医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公卫服务规范性,增强了群众幸福感、满足感。

六是工资统一发放。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统一核定村医工资基数,每月按时预拨,每季严格考核,年终汇总制定工资清单、定期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资足额正确发放,全市村医年均收入由2.9万元提升到3.7万元,打造了一支“有保障、有动力、有活力”的村医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