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关于鄂北旱包子随州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
  • 发布时间:2022-09-06 09:46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陈刚
打印

    随州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上,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970毫米左右,人均水资源量仅1300立方米(低于全国2200立方米和全省1760立方米平均水平),属于水资源贫乏地区,是湖北省有名的“鄂北旱包子地区”。为推动我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均衡,确保旱包子地区尽早摘帽,我们对全市水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我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措施。

一、随州区域水资源现状

随州北部为桐柏山、东北部为大别山,南部为大洪山。北部是长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西部是汉水流域与府澴河流域的分水岭,全市府澴河流域面积8299平方公里,淮河流域面积918平方公里,汉水流域面积419平方公里,有大小河流780条,特殊的地貌造就了“三山护随、百川出境”的特征。历史上,随州十年九旱。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农业生产,全市建成了各类水库700多座。目前全市在册水库705座,其中大型7座、中型21座、小型677座。全市水利工程挡水能力26.5亿立方米,其中有效挡水能力17.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用蓄水总量15亿立方米,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灌溉,为建国70年来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生活生产挤占了大量农业、生态用水,随州水资源短缺问题再度显现。特别是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随州“正常年景局部小旱、非常年景区域大旱”的趋势更加严峻,形成了“每十年一连旱”的规律。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率先完成所有水库除险加固,夯实水资源基础2008年以来,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全市水库“全脱险”的目标,我市利用2010~2015年持续干旱库容腾空的时机,完成了所有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避免了水库蓄满后再放水施工的不利影响。2016年底,我市完成702座(其中3座水库无需加固)水库除险加固及所有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任务,较中央总体计划进度提前了3年。

(二)争取各类项目投资,缓解了农业灌溉用水矛盾一是争取资金3.66亿元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其中:(1)黑花飞、随中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规划(一期)上级到位资金3.42亿元,2019年完工。其中随中灌区建设的黑屋湾水库东干渠新街渡槽1678米,成为我市最长的渡槽2)争取资金2400万元,启动桃园河、白果河、罗红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二是争取投资2.91亿元实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其中:(1)投资1.23亿元建成了随县丁家垭水库、广水市芦花沟水库、曾都区花湾水库2)投资1.69亿元,对广水市徐家河高干渠泵站等8座155千瓦以上泵站进行了改造,建成了随县尚市镇王家冲泵站及管线。三是争取投资1.1亿元,吸收社会资金约5亿元,实施节水改造项目助力多个农业产业园区解决水源问题。四是“三万”活动,全市自筹资金约5亿元,整治堰塘约5万口。

(三)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全面解除了农村饮水困难共争取资金7.62亿元,解决了164.55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争取投资5111万元,巩固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人口7.4万人。全市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36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广水市高起点规划,东线以霞家河、高峰寺水库为集中水源,中线以飞沙河、许家冲水库为集中水源,西线以黑洞湾、徐家河水库为集中水源,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成为全省标杆。

(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促进河道和源头同步整治一是争取资金4亿元,完成㵐水、均水、漂水、浪河及随县游河、溠水、广水市广水河、应山河、龙泉河、小河、曾都区清水河等21条河流(或河段)的治理任务。二是争取投资8000万元,完成了11条山洪沟治理的任务。三是争取投资2.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4平方公里,助力形成农业产业园近10万亩。湖北丰年农业产业园区建成了全省水保示范基地,得到了水利部陆桂华副部长和省委书记李鸿忠的高度肯定。四是争取资金5000万元,对先觉庙、封江口、许家冲、霞家河、涢水王福窑等进行了综合整治。

(五)促成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上马,改写了随州历史经历了1999-2001三年连旱和2011-2015四年连旱,随州的资源性缺水问题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晓东多次到北京汇报,促成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上马。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随州境内投资约50亿元,总长119.2公里,主要以隧洞为主,沿途设黑龙口、鲁城河、砂河口、封江口、高城镇、两河口、先觉庙、广水市应山城区、霞家河等9个分水口,配水总量2.68亿立方米。项目于2015年正式开工,2020年1月实现封江口水库以上通水,2021年1月28日全线通水。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随州无客水的历史。在该工程建设中,湖北省下达我市地方债券资金9.6亿元,要求同步实施二期配套工程建设,让丹江口水库的水不仅“引得来、蓄得住”,还能“输得出、用得上”。截至目前,我市地方配套工程已全部开工,其中先觉庙分水口配套工程即将完工,设计日供水20万吨。

三、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尚未实现空间均衡鄂北工程及二期工程只是解决了随中区域的生活用水,但农业灌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而随南的生活和灌溉还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据统计,随州市经常性干旱区域(灌溉保证率不足70%、供水保证率不足90%)面积约113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2%。其中常年干旱面积(灌溉保证率不足50%、供水保证率不足70%)约35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

(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尚未达标通过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一、二期工程建设,我市的城乡供水得到很大改善。城市供水在先觉庙水库复线工程完工后可达到36万吨的日供水规模,可保30年无忧;而乡村供水则是今后的工作重点。目前,广水市结合大水源实施大水厂建设已形成规模,构建了东线、中线、西线供水管网,且三线互通补水,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而随县、曾都区的乡村供水过去起点不高,点多面散,“有人用、没人修”,无法良性运行,保证率较差,尚需重新布局。

)大型灌区末端严重萎缩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好穿越我市随中、黑花飞2个大型灌区。而2个大型灌区的16座大中型水库水源地,过去都承担了城市和农村供水任务,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灌溉效益的发挥。特别是灌区末端,渠道常年不用,大部分已经淤堵。虽然灌区经过了多年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但基本上集中在灌区上游,且干渠硬化率尚不足20%。因2个大型灌区体制问题和地方管护资金不到位影响考核排位导致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未进入“十四五”规划,可能导致鄂北工程置换的2.68亿立方米水量难以用于灌溉,影响鄂北工程发挥效益。

(四)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除随中、黑花飞2个大型灌区外,我市还有随县青林、双河、罗红广水市高峰寺、徐店泵站曾都区桃园河、白果河等20个中型灌区。这些灌区一直未得到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4,浪费较大。

(五)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并未解决全市677座小型水库是农业灌溉的基础性调节水源。目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但下游老百姓常说“看得到水,但用不到水”,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水库渠道淤堵、没有硬化,放水很难到农田。

(六)水利死角依然存在主要指历史上还没有彻底解决水源问题的水利死角片区,包括岗地、水库库稍以及过去规划兴建蓄水设施而未建成的区域。比如新街镇黑屋湾水库库稍连片3万亩干枯。

(七)水源地保护任重道远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水库水环境较差,拦汊筑坝、占用水域建设、污水直排、集中畜禽养殖场、网箱养鱼、投肥养鱼等情况,若要根治,成本较高。在当前资源性缺水的情况下,限制了水资源调度和效益发挥。

四、随州旱包子摘帽暨随州现代水网谋划

目前,全国正在推进的现代水网建设,我们重点谋划推进我市一批水网建设项目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省级规划,包括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乡村供水保障工程、渠系现代化改造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等,推动随州市旱包子摘帽。

(一)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空间均衡

在最新的湖北省水网规划中,随州市被分配在两个区域,府澴河以北被划归鄂北水网、府澴河以南划归鄂中水网。

1、鄂北水网。一是谋划推进随中旱包子区域抗旱水源配置工程。拟将鄂北工程置换出来的水源优化配置,通过渠系连通新建泵站等措施,解决鄂北区域万福店、唐镇、万和13个乡镇经常干旱区域的抗旱水源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推进广水市金鸡河水库工程。在广水市武胜关镇梅家湾村新建金鸡河中型水库,并将渠道与霞家河、高峰寺灌区渠系连通,疏挖衬砌现有渠系,彻底解决杨寨、李店、太平3镇的干旱缺水问题。该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并向水利部申报纳入“十四五”规划

2、鄂中水网。主要谋划推进随南大洪山北麓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从大洪山水库向罗河、白果河、桃园河、青林水库或灌区通过干渠、暗涵、隧洞等设施引水,解决罗河灌区、白果河灌区、桃园河灌区及沿途小型灌区的灌溉供水和沿线7个乡镇(洪山镇、长岗镇、三里岗镇、均川镇、柳林镇、何店镇、洛阳镇)的生活供水不足问题,改善受水区的灌溉、生活供水及生态用水条件该工程已与荆门孝感、天门等地项目打包为鄂中丘陵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目前省水利厅正在统一组织推进前期工作。

(二)推进乡村供水保障,促进水厂良性运营

1、随县按照“大水源配置、大水厂建设、大管网延伸”原则,规划实施“三片十线”工程①随南片新建大洪山水厂,覆盖洪山、环潭、均川、安居、新街镇。②随中片依托鄂北二期工程在建的唐王水厂,向吴山镇、唐镇、万福农场进行管网延伸;依托玉龙水厂向厉山镇进行管网延伸;依托沙河口水厂向尚市镇全镇和万和镇部分村进行管网延伸;依托天河口水厂向高城镇、殷店镇和万和镇太白顶风景区进行管网延伸。③随北片小林镇双河水库兴建万吨级水厂,与淮河镇永民河水库和草店游河水库进行管网连通,并网运营。

2、曾都区实施“现有水厂并网运营”工程①随州城郊水厂连通,并网延伸,对西城、东城、南郊、北郊农村全覆盖;②万店镇通过鄂北二期工程在建的两河口水厂,铺设供水管线达到全镇覆盖;③何店镇现有4个水厂、淅河镇现有3个水厂、洛阳镇现有4个水厂、府河镇现有10个水厂均进行改造,分镇并网运营,并通过管网延伸,达到各镇全覆盖。

推进渠系现代化改造,打通渠道“最后一公里”

1、推进随中灌区黑花飞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随中灌区干渠渠道疏挖衬砌28条272公里;支渠渠道疏挖衬砌108条1239公里;拆除重建、维修加固干支渠渠系配套建筑物2170处。黑花飞灌区对干渠渠道疏挖衬砌8条292公里;支渠渠道疏挖衬砌172公里;拆除重建、维修加固干支渠渠系配套建筑物509处。

2、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湖北省登记注册我市中型灌区20个,有序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

3、推进小型水库干渠节水改造对全市677座小型水库渠道疏浚、衬砌、硬化,打通渠道“最后一公里”。

推进水源地保护,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1、推进㵐水综合治理及封江口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㵐水流域面积1283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上的封江口水库是鄂北工程的在线调节水库,计划对㵐水系统治理和封江口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

2、推进徐家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徐家河水库是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向安陆市供水的在线调节水库,项目主要包括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及上游余店河、龙泉河、肖店河系统治理。

3、推进漂水综合治理及先觉庙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漂水流域面积1085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上的先觉庙水库是随州市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库,主要对漂水系统治理和先觉庙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

五、有关对策建议

(一)抢抓机遇,利用一切政策,争取上级支持依托长江大保护、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汉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争取重点项目更多进入中央规划;将随州水网纳入到大区域水网构架,依托大洪山区、淮河流域等区域性规划,争取更多列入随州项目;关注中央对水利的投资政策和方向,适时申报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突破思维,挖掘项目收益,争取债券资金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的一揽子政策,其中专项债券资金较多。比如随中旱包子区域抗旱水源配置工程,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争取到无偿投资,但如果与沿线的大中型水库水源地保护打包为水资源配置和保护工程,就可以利用水库清淤产生的砂石资源收入,打包申报专项债券资金(尚需探讨可行性)。

(三)用活资源,体现运营能力,吸引市场联营比如农村供水项目,规划时要融“大体量运营”理念,考虑建后良性运行,吸引社会资本建管一体化运营;城市防洪或城市河道项目,可利用土地增值招商引资实现市场运作。

(四)整合资金,统一规划实施,助力协同发展比如河道整治可综合考虑防洪和生态需求;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可用于对农村供水和乡村振兴的农村小河沟整治等。(市水利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