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关于推动“快递进村”的对策和建议
  • 发布时间:2022-10-03 09:10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推动快递进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21〕29号)文件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工程,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全市快递进村工作推进情况

我市共有建制村892个,目前已建成村级快递服务站点402个,占比45.07%,快递服务通达建制村824个,通达率92.38%。一直以来,全市邮政快递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快递进村工作安排,在巩固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会主推、企业主体、成果共享”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探索“1255”模式推进快递进村工作,即1个中心村建设快递服务站点快递服务覆盖周边2个非中心村、引导5个以上品牌入驻中心村快递服务站督促市级快递企业按到村派费不低于0.5元进行结算。具体采取了以下推进方式:

1.“邮快”合作。邮政企业利用现有邮乐购站点、村邮站等网点,与快递企业合作开展农村快件代收代投服务。

2.“快快”合作。各快递企业按照“一网点多品牌”模式,抱团共建村级快递服务站点。

3.驻村设点。快递企业单独在业务需求相对固定、具备一定业务量的建制村直接设立末端网点。

4.快商合作。利用村级电子商务配送站点提供快件收转投、自提服务。

5.快交合作。利用通村客车、物流配送车辆提供快件村级末端运输服务,实现快递进村专线运输。

二、快递进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收入成本价格倒挂,市场手段不奏效。近十年来,我市快递行业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得以快速发展,实现每年30%以上的平均增速。我们坚持统筹谋划、合理布局,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快递企业实现“快递进小区、快递下乡镇”全覆盖,但推进快递进村仍面临较大阻力。近年来,快递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打价格战已成为常态,快递收费价格也一降再降,乡镇网点的派费已普遍降至0.6元左右,生存压力较大,无力将快件派送到村和在村组设点,快递进村的成本超过了快递收入。因此,各快递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快递进村积极性普遍不高,这项工作进展缓慢。

(二)制度设计不周全,缺乏政策支持。从当前的政策措施、社会环境来看,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快递行业,快递进村缺乏资金等各类要素保障和支持。而从快递进村本身来看,这项业务是非营利性的,企业是亏本的、赚不了钱的。若要顺利推进快递进村,必须由政府介入,给予资金、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三)部门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快递进村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不单单是邮政管理局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仅靠邮政管理局一家就能办好的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目前县市区各级政府还没有将快递进村纳入日常工作议程,也没有专人负责推进,各相关部门还没有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来推进快递进村。如:商务部门“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有项目资金,但该资金只划给电子商务企业和网点,试想如果只是电子商务进了农村,快递没有进村,农产品如何出村?消费品如何进村?所以,电商和快递要统筹考虑,资金要统筹安排,工作要统筹推进,好事才能办好。

(四)快递进村意愿低,企业合作不积极。由于快递进村利润较低,甚至无法覆盖快递进村的成本支出,各快递企业和快递从业人员对在农村地区建设快递末端网点的意愿极低。同时,由于各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通过抱团合作采取共配方式推进快递进村的难度同样很大,各企业不愿意与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如邮快合作,邮政企业在农村地区已有较为完善的村邮站网络,但邮政企业不愿意将该网络用于与民营快递企业合作推进快递进村;各企业采取共配方式还存在数据、系统对接问题和利益分配分歧等。

三、推进快递进村的工作建议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对于非营利性、公益性的工作,必须由政府来主导推进。我们认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协作”的工作思路,快递进村是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的。

(一)依靠政府主导,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推进快递进村,关键在县、重点在镇、难点在村。以县为单位推进快递进村,既能让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又能行使督查督办职能,确保工作实效。要解决快递进村难题,整合乡镇一级快递网点、搭建村级快递运输网络、建设村级快递服务站点等是基础性工作,各乡镇对辖区内的行政村的情况最为熟悉,对村“两委”的管理最为直接,也是具体负责快递进村工作落实的一级政府,是推进快递进村的重点。村级快递服务站点是快递进村的最终环节,承担着快件接收和投递的职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村级快递服务站点盈利能力较弱,建议由各村提供场地和人员进行快件的接收、处理和投递工作。

(二)发动企业参与,激发企业主观能动性。农村快递市场是我国当前快递市场中尚未完全开发的最后一片蓝海,农村地区的线上消费和寄递市场潜力巨大。当前快递业务量增速已有疲乏之态,开展快递进村是快递企业寻找下一个业务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因此,要积极引导快递企业主动投入到快递进村工作中,加快推动快递品牌之间的合作、取消村级快递服务站点加盟费、放宽对快递进村的时效考核,并在发件费用、物料购买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同时,要执行《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强化对快递进村工作的督导和监管,确保执行标准不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三)强化部门协作,统筹推进快递进村与乡村振兴工作“快递进村”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还担负着保障民生、拓展农村消费渠道加强城乡经济循环的重任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寻找快递进村与各自主业主责之间的交叉点,共同为推进快递进村营造良好环境。如将电子商务进农村与快递进村工作结合起来,在场地、人员方面进行共享,并将有关政策向快递进村倾斜;借助村村通客车工程为快递进村提供运输便利等。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快递进村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快递进村短期内无法盈利。要为快递进村设置专门的财政补贴资金,并将有限的资金充分使用到快递进村工作中,直接补贴或奖励到快递进村最末端。要积极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对推进快递进村工作的企业和网点放宽许可审批条件。

(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快递进村。快递进村是一项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能够实实在在改变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让农民朋友享受快捷、方便和实惠的寄递服务。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社会资本和更多人员参与到快递进村工作中来。同时,要呼吁广大用户给予快递进村工作更多的包容,在快递时效等指标方面适当降低期待值,对快递从业人员给予更多关爱。(市邮政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