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速推进应急产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20-04-20 10:4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省委省政府勾画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同时提出打造“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这对随州来讲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我市应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以应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带动我市制造业提档升级,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应急产业基本情况
  随州是“中国专汽之都”,特色鲜明。2015年11月,随州被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三部委授予“全国应急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11月,随州承办了全国第二届应急产业发展大会,从此掀起了随州应急产业发展的新高潮。随州应急产业呈现如下特点:
  1、产业集群雏形初显。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聚集度名列前茅。全市应急产业关联企业120家,其中专汽生产资质企业50家,央企及地方国资背景企业8家,军品资质企业5家。2019年,汽车机械规上企业实现产值417亿元。
  2、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湖北专汽研究院与30多家企业合作研发的高效罐式洗扫车等一批高端智能化产品,入选全国专用车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成果库,直升飞机救援车、飞机除冰车填补了国内空白。
  3、推动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成立了随州市应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随州市应急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随州应急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12月,工信部组织对我市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进行验收,领导专家充分肯定随州市应急产业“有规模、有效益、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并且顺利通过验收。
  4、行业影响日益扩大。我市应急产业涌现出一批优势拳头产品和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骨干优势企业。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2018年,随州专用车被工信部授予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湖北楚胜等三家企业成为全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程力专汽入选2018年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二、我市应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够优,同质化问题突出。我市应急产业总体上仍存在“三多三少”,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多,高端品牌少;大路货产品多、有科技含量的少;传统的产品多、国内领先的产品少。由于同质化竞争、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企业的发展。
  2、市场主体结构不优,集群优势尚未形成。虽然全市应急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20家,但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不多。同时行业配套水平不高,缺乏产业集中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独角兽”企业。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有的企业由于认识不到位,还存在不愿创新、不敢创新的问题。专用汽车在智能化、无人化、轻量化及高机动、多动能、全地形方面还存在短板。
  4、一些企业资金短缺,加快发展后劲不足。当前,我市应急产业一些中小企业面临信贷担保难、融资渠道窄问题,现金流普遍紧缺。
  5、创新人才紧缺,“两头缺”仍是难题。高端人才与实用人才两头都缺、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加快随州市应急产业发展的建议
  1、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夯实应急产业基础。大产业要有大气魄、大规划、大手笔、大举措。要瞄准目标,制定规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培育1家产值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产值过20亿元的核心企业、10家产值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使随州应急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在大规划上,将随州市应急产业打造成为“一基地、一中心、一试点”,一基地:即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一中心:即中部应急产业配套服务中心。一试点:即国家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在大举措上,瞄定“四化”发力:一是综合化。实现由生产制造为主向制造与服务并重转变;实现由当前应急专用汽车为主向多产业共建转变。二是一体化。整合优势,弥补短板,实现救援产品与服务向水陆空一体化迈进。三是融合化。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推进产城融合、产业融合、两化融合。四是国际化。秉承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理念,在国际舞台展示自己,在更宽领域谋求合作,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开拓新产品,让随州应急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坚持创新为本,强化技术研发和市场研究。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组建科研中心和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际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行业拔尖人才的合作。引导企业找准应急救援产品及服务的薄弱点,力争在高机动、多功能等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3、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和特色优势。引导应急企业实施差异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争创一批全国“单项冠军”;支持龙头企业更新生产设备、转换发展模式,实施技改扩能,重点在“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上取得重大突破;支持应急企业实施品牌滚动发展计划,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4、完善基础配套,构筑应急体系和服务平台。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筹建华中区域应急装备及物资储备调运中心、应急产品与服务展览展示中心;着手建立和完善应急产业信息中心、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物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构建应急产业云平台、大数据,在高起点上打造大产业,促进大转型,推动大发展。
  5、强化开放合作,开展招商引资和产业对接。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应急产业特色园区,通过以商招商、园区招商,扩大对外合作力度。抢抓机遇,加强与其他“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应急产业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共享。(作者鲁钟鸣 系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