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随州发布
系列访谈|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汪海涛:以投资扩量提质助推总量能级跨越
  • 发布时间:2025-03-17 16:5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陈刚
  • 审核:陈刚
打印

全市“新春第一会”提出,要牢记“省之大计”,以“支点建设”来牵引和推动发展。全市发改系统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结合随州实际,找准“七大战略”落地实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大经济总量,提升战略支撑力?随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访了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汪海涛。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汪海涛


做强经济总量 助推能级跨越


问:围绕建成支点,省委提出实施能级跨越战略,请问我市在能级跨越上有什么样的目标和计划?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汪海涛: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比学先进,锐意进取,全市经济走出逐季回升的昂扬向上发展曲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2.35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目前,虽然全市GDP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在全省区域发展竞争中,“追兵渐近、标兵渐远”的总体态势还没有改变,仍需我们加倍努力,奋勇直追。

2025年,围绕省委提出的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争先意识,聚焦做强经济总量,以2029年GDP突破2000亿元为目标,全力跑出后发赶超速度。重点是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围绕“专汽+应急+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发展思路,拉长延展产业链条,做优做强专汽+安全应急,全力打造华中安全应急基地;围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特色产业链”精准发力,加快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打造3到5个省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同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建立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抓实七大行业156家重大增长点投产达效服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进特”企业梯次培育,力争2025年“四上”企业总数达到2100家以上。

强化争先进位 推动投资扩量提质


问:省委省政府提出围绕支点建设要重点实施七大战略,特别是2025年开展投资扩量提质专项行动,请问随州有什么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汪海涛:

2024年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化比学赶超意识,抢抓宏观政策机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提振项目建设的强大气场。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建立了市政府领导领衔谋划实施30亿元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抓实“在谋、在推、在建”5亿项目月转化和“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周调度,定期印发项目建设“红黑榜”,推动全市上下“比中学、学中干”,全年新开工入库重大项目624个,总投资584.7亿元。成功争取“两重”“两新”和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8.6亿元,其中城市地下管网资金居全省第7位,工业“两新”资金居全省第4位。


2025年,市发改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化争先进位意识,全力推动全市投资扩量提质。全力以赴抓对上争取。开展随州市“争项目、争政策、争资金”三年行动,明确各地各部门对上争取工作目标,做好“国家所需、随州所能、未来所向”的深度融合,确保全市2025年对上争取实现大跨越。截至目前,我们已争取中央、省预算内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32个,获批资金57024万元。其中,中央、省预算内项目29个,获批资金24984万元;超长期国债项目3个,获批资金32040万元。全力以赴抓项目推进。做实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督促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开工,开工后4个月内统计入库,入统后2年内建成竣工,竣工后1年内培育进规、进限、进高。全年拟按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分领域组织3次项目观摩拉练,推动各地“比中学、学中干”。全市2025年获批省级重点项目43个,总投资1042.82亿元,个数和总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8.7%、94.5%,重大项目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全力以赴抓运行调度。瞄准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要求,力争全年项目“三库”规模达到1.5万亿元,夯实发展根基。打响项目入库攻坚战,一季度全市拟新入库项目投资166.55亿元,投资增速10%以上;全年力争新入库项目投资850亿元,投资增速9%以上,在全省再进位,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投资项目底盘。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问:全市“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将全部力量向“整体提升环境”聚拢。请问全市发改系统在优化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将如何发力?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汪海涛:

一是紧紧围绕“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市场主体痛点难点和所期所盼,深入开展政策惠企、亲商暖商、服务提质、审批提速、市场便利、执法规范、融资促进、降本减负、聚才引智、督促护航“十大行动”,全力以赴破难点、畅堵点、治痛点、聚焦点、添亮点,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整体大提升、大进位,积极创建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二是依托“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和政企双月恳谈会,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对接机制,搭建民营企业服务平台,做到精准帮扶、真帮实帮。


三是扎实推进市县领导包保服务重点培育企业,盯紧抓牢116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推动惠企政策落实,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示范带动强的领军骨干企业,以市场主体硬核支撑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